如何快速有效解決民事糾紛,必然涉及一個系統的機制問題。民國時期,外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內受封建觀念的束縛,政局變換多變,經濟發展不穩,在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民事糾紛呈現新的特點。它不僅阻礙了經濟發展,而且影響了社會穩定。為此,民國各屆政府采取措施立法定制,選用調解、和解、訴訟及仲裁等多種方式,努力構建解決機制。根據不同類型的民事糾紛,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解決"。而這些糾紛解決方式的背后都有著完備的制度做支撐,民國政府除了進行細致的民事立法,確認許多民間習慣之外,還將判例、法理、甚至黨義作為處理民事糾紛的制度規范。在解決民事糾紛方面表現出了自己的特色。民國時期矛盾糾紛解決的歷史表明:既要考慮國家制度的安排,也要考慮民間力量的作用。民事糾紛解決機制在民國時期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意義非凡。然而,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局限性,我們在借鑒參考其合理成分的同時,也應對區別對待其不足的地方,用歷史的眼光去審視它。
謝冬慧編著的這本《糾紛解決與機制選擇(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試圖從法理學和法史學的視角,綜合運用歷史分析、文本分析及比較分析等方法,對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進行深入系統研究探索。全書共分八章,內容包括: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古代探源;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設計背景;民國時期民事糾紛的生成及其特點;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的方式;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的制度;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特色;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價值;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局限。
謝冬慧,法學博士,法學博士后,南京審計學院法學院教授,民國法研究中心主任。現主要從事法律史和法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前
及時章 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古代探源
一、古代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緣起理念——和諧
二、古代民事糾紛解決方式核心類型——調解
三、古代民事糾紛解決機制之特色——契約化
(一)中國古代民事契約的產生與發展
(二)民事契約對民事糾紛的抑制與防范
(三)民事契約對糾紛解決的證據作用
四、古代民事糾紛解決機制對近代民國社會的影響
(一)理念傳承
(二)制度變更
(三)經驗永存
第二章 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設計背景
一、政治經濟環境
(一)政治局面
(二)經濟環境
二、思想文化背景
(一)三民主義濟民救世,民主觀念有所增強
(二)結合中國國情,強調社會本位的價值觀
(三)國家法制觀念的提升,法治化程度明顯提高
三、人們的社會心態
(一)受外來訴訟文化的影響
(二)社會對糾紛解決方式的需求
(三)民眾個人私權意識的增強
第三章 民國時期民事糾紛的生成及其特點
一、民國民事糾紛的兩大類型
(一)財產型糾紛
(二)人身類糾紛
二、民國民事糾紛的生成原因
三、民國民事糾紛的幾個特點
(一)民事糾紛的主體:雙方法律地位的平等性
(二)民事糾紛的內容: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性
(三)民事糾紛的歸宿:選擇路徑的自由處分性
四、民國民事糾紛的不利影響
(一)糾紛阻礙了經濟發展
(二)糾紛干擾了家庭生活
(三)糾紛影響了社會穩定
第四章 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的方式
一、調解方式(民間+官方)
(一)調解選擇的獨特民族心理
(二)調解類型的民間官方互動
二、和解方式(民間+官方)
(一)民事和解的內涵
(二)民事和解的制度
(三)與現行制度區別
(四)民事和解的效力
三、訴訟方式(官方)
(一)民事訴訟的制度設計
(二)民事訴訟的實踐運作
(三)民事訴訟的歷史局限
四、仲裁方式(準官方)
(一)民事仲裁的基本理論
(二)民事仲裁的制度規范
(三)民事仲裁的實務簡析
`第五章 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的制度
一、解決糾紛的基本原則:貫徹意思自治精神
(一)當事人地位平等
(二)當事人自由處分
二、解決糾紛的具體規范:綜合法律內外因素
(一)遵循國家基本立法
(二)尊重民間善良習慣
(三)判例法理甚至黨義
第六章 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特色
一、糾紛解決的方式選擇:訴訟外優勢與訴訟內強勢
(一)訴訟外方式的優勢
(二)訴訟內方式的強勢
二、糾紛解決的技術含量:綜合多種解決方式的效應
三、解決糾紛的資源分析:重視民間力量的特殊作用
(一)人的因素是民間解決民事糾紛的豐富自然資源
(二)制度因素是民間民事糾紛處理可資依賴的力量
第七章 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價值
一、一般理論
(一)自由價值
(二)效率功能
二、當時意義
(一)民事糾紛解決的規則依據
(二)民事糾紛解決的藝術展示
(三)民事糾紛解決的效果闡析
三、現代價值
(一)周密設計機制
(二)有效運作機制
(三)教育感化策略
第八章 民國時期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局限
一、法律制度運作的有限性
二、傳統風俗習慣的危害性
(一)家族遺風
(二)衙門斷案
三、調解解決的公正問題
(一)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二)民事調解人的素養
四、訴訟途徑的效率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不錯。內容正需要。送朋友的。朋友很滿意。
從特定的角度來論述糾紛解決機制。
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