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圍繞晚清以來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這個主題,敘述清末民初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全書分成三個部分:新教傳教士篇、天主教傳教士篇、東正教及其他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清末民初以來的中西文化交往、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中國近現代出版史、中國近代官派幼童留學史等問題。
廣告語:了解清末民初中外交通史、基督教來華史不可多得的佳作。
譚樹林,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外關系史、近現代國際關系史及基督教在華傳教史的教學科研工作,已出版《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美國傳教士伯駕在華活動研究(18341857)》等著作4部,發表學術論文近60篇,內容涉及中外關系史、外交史及基督教在華傳教史等領域。
新教傳教士篇
早期來華基督教傳教士與近代中外文期刊
馬禮遜漢語教學活動述論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研究
中國叢報》考釋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個重要海外傳教組織
關于恒河外方傳教團的創建及其對華影響的考察
近代教會學校開設儒家經典課程原因初探
中美《望廈條約》再研究
以美國傳教士伯駕與《望廈條約》的關系為中心
美國傳教士伯駕在華醫療事業及其影響
衛三畏與中美文化交流
近代來華基督教傳教士與客家源流研究
以歐德禮、畢安、肯比爾為中心
天主教傳教士篇
利瑪竇易服問題再研究
晚明赴京使臣與朝鮮西學之發展
以陳奏使鄭斗源一行為中心
明末清初來華耶穌會士翻譯《四書》芻議
清初在華歐洲傳教士與中國早期的海外留學
沈福宗的歐洲之行及其影響
晚明南京教案起因再探
以西方殖民活動為視角
鄂本篤之旅研究
東正教及其他篇
北京傳教士團與俄國早期漢學
馬士及其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研究
英國東印度公司與中西文化交流
以在華出版活動為中心
也談晚清幼童留美計劃中途夭折的原因
以李鴻章對幼童留美計劃的態度轉變為中心
后記
本書具有視角獨特,觀點新穎;資料詳實,旁征博引的鮮明特點。作者不但利用了國內(包括港澳臺)的一手、二手資料,還大量引用了外文(英法等外國語言)資料。加上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平白曉暢,說理深入淺出,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論述近代以來中西交通史的力作。
本書具有視角獨特,觀點新穎;資料詳實,旁征博引的鮮明特點。作者不但利用了國內(包括港澳臺)的一手、二手資料,還大量引用了外文(英法等外國語言)資料。加上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平白曉暢,說理深入淺出,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論述近代以來中西交通史的力作。
市場賣點:作者選取的是以往少有人觸及的"西方近代傳教士在中國"的角度,以此出發,作者對近代以來的中西交通史作了全新的論述。
這個商品不錯~
這本書還不錯,具有一定收藏價值。
書很好~是正品~~很喜歡!價格合適很干凈紙質好~就是快遞太慢了~~
物流贊,超級快!
挺好
書很好,送貨及時,正版書,喜歡在當當買書。
非常不錯
敘述而已,與大陸其他出版物一樣,缺少創意
喜歡
還沒看
全新正品、價廉物美、服務周到、發貨快捷。
正品,網購以來最滿意的了。寶貝不錯發貨很快,質量很好,非常不錯!一個字“好”!
有很高的可讀性,對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傳教士的信息,但是包裝褶皺變形了,看著心情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