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不僅重視中印兩國文化的研究,還重視兩國文化的交流,他再三強調:"我們研究文化交流,決不是為研究而研究。除了學術意義外,還有現實意義。……全世界各國人民都時時刻刻生活在文化交流中,都從文化交流中既得到物質利益,也得到精神利益。" 季先生以語言學、歷史學等為依據,勇于探索,勤于耕耘,獨辟蹊徑,對中印文化交流的諸多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從而開拓了新的領域。隨著中印兩國關系的改善,兩個毗鄰的東方大國,在世界上日益崛起,兩國人民都渴望對中印文化交流有更多的了解,這是非常自然的。本書的出版,必將對增進兩國的彼此了解和發展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起到積極作用。
季羨林先生是國際知名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然而,由于季先生所涉獵學科如語言學、佛學等對于普通讀者來說較為陌生。讀者所能見到的季先生的作品,也以文學作品為主。季羨林先生的學術研究高瞻遠矚,他的許多觀點和研究仍具有現實意義,通過推廣他的學術成果,可以對當代學術起到引領的作用及深遠的社會意義。
社科院研究員,季羨林的學生.王樹英,男,1938年生,河北省安國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研究員。196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后留校任教。1978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專門從事印度歷史與文化研究,1983—1985年在印度尼赫魯大學進修與研究。發表的著作有《印度文化與民俗》、《印度各邦歷史文化》、《印度》、《宗教與印度社會》、《中印文化交流與比較》、《南亞印度教與文化》、《印中文化關系》(印地文版,在印度出版發行)《中印文化透視》(印地文版,在印度出版發行)、《印度文化簡史》、《世界民族與文化》(印度卷)、《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印度卷)、《走進印度》等40余部。擔任叢書及時、七、十卷的主編。
季羨林基金會隆重推出《季羨林學術著作選集》全十二冊,內容都是季老生前研究的各個領域的最精彩的文章和有學術價值之集萃,其作為傳承后人是不可多得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