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十年,絕版五年,全新修訂,耀世而來
大歷史不會萎縮小切片嶄露崢嶸
百年中國的細節呈現一個時代的歷史注腳
那些對當代話語習焉不察的人是該穿越了!任何時代語體的演進都有先行者的拓荒之功,十年之前,《非常道》橫空出世,不僅恢復了《論語》《道德經》《世說新語》等等漢語世界的光榮,而且當之無愧地成為網絡時代微博微信語體的先驅。盡管十年來的變遷劇烈,《非常道》仍堪稱起點即高標,它的細節留存和中國關懷使其成為歷史寫作中的經典。
非常道》以1840一1999年間中國的歷史片斷為內涵,記錄了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代表的晚清權臣,以孫中山、黃興、袁世凱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為代表的國共領袖,以胡適、陳獨秀為代表的文化精英,以錢鍾書、陳寅恪為代表的學術大師等,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留下的趣聞軼事和精彩話語。
從切片入手,原來“細節里的中國史”如此的生動、豐潤與鮮活;見微知著,百年中國話語的變遷,是對自1840年以來的大歷史的絕佳注腳。十年前,余世存先生五年磨一劍,梳理數百部圖書典籍,精心遴選出這一非常時期的非常話語,凝成《非常道》,以“不著一字,不為一注”的“編錄”的方式,為我們“原汁原味”地深刻展現了近現代中國大變局下的種種探索及其成敗、反復和困惑,以及此間的人間冷暖與人世滄桑。它請出歷史豐沛的多聲、復調,安慰了世道人心,它是證詞,是啟示錄,它對歷史和人性的見證使其能夠對未來敞開,讀者曾經并仍然在這里歌哭,在這里聚精會神,在這里明心見性。
非常道》是余世存先生的代表作,2005年一上市即震撼無數讀者;2010年第二版之后,絕版五年,一書難求。此次新版,余世存先生不僅娓娓與大家道來《非常道》“十年出版感言”,更深入修訂,增加了許多此前從未收錄的內容。
有種! 這依然是一本面向未來之書!十年前,余世存先生五年磨一劍,梳理數百部圖書典籍,精心遴選出這一非常時期的非常話語,凝成《非常道》,以“不著一字,不為一注”的“編錄”的方式,為我們“原汁原味”地深刻展現了近現代中國大變局下的種種探索及其成敗、反復和困惑,以及此間的人間冷暖與人世滄桑。它請出歷史豐沛的多聲、復調,安慰了世道人心,它是證詞,是啟示錄,它對歷史和人性的見證使其能夠對未來敞開,讀者曾經并仍然在這里歌哭,在這里聚精會神,在這里明心見性。
詩人、學者,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湖北隨州人,現居北京。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公務員、志愿者。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主持過十年之久的“當代漢語貢獻獎”。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國話語》《老子傳》《人家世: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家世》《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東方圣典》(主編)等。
非常道》(2015新版) 精彩書摘
{史景及時}
民初,北京的教授們經常領不到薪水。有一次,幾百位教員去要求政府發放欠薪,遭到武裝憲警的鎮壓。法政大學校長王家駒“像死人一樣躺在地上”。北大政治學教授挺身與士兵理論,責備他們毫無同情心,不該欺負餓肚皮的窮教員。北大國文系教授馬敘倫額頭被打腫一大塊,鼻孔流血,對著憲兵大喊:“你們只會打自己中國人,你們為什么不去打日本人?”
馮友蘭晚年口授《中國哲學史新編》,涉及“意境”問題,特意寫下一個附記,說日軍進北平城后,他覺得清華不同了。24小時夜里,吳有訓和他一起巡察清華園,皓月當空,十分寂靜,吳說:“靜得怕人,我們在這里守著沒有意義了。”馮友蘭頓覺幻滅,他們守清華為的是替中國守一個學術上教育上完整的園地,北平已淪陷,他們還在守著,豈不是為日本服務?過了幾天,他就和吳有訓同往長沙去找清華了。他讀清人黃仲則詩:“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以為所寫正是一種幻滅感,反復吟詠,倍覺沉痛。到長沙馮住朋友家中一小樓上,經常憑欄遠眺,見欄下一臘梅花,頓覺李后主“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之亡國痛油然而生,深刻極了,沉痛極了。
{政事第二}
期間,譚嗣同、楊銳等人很為光緒權力受制約不平,光緒手詔答之,大略謂:“頑固守舊大臣,朕固無如之何。然卿曹宜調處其間,使國可富強,大臣不掣肘,而朕又不上失慈母之意。否則朕位且不保,何有于國?”流言傳至慈禧太后耳中。八月初四黎明,光緒給太后請安,太后已由間道入西直門,光緒倉皇返回。慈禧到光緒寢宮,把奏章都卷走,召光緒罵他:“我撫養汝二十余年,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光緒戰栗不發一言,良久,囁嚅道:“我無此語。”慈禧唾罵:“癡兒,今日無我,明日安有汝乎?”于是傳太后懿旨說,皇上病得不能理事,太后臨朝訓政。凡皇上變法興革,盡反之。
徐樹錚做了國務院秘書長,處處秉承段祺瑞的旨意,不把黎元洪總統放在眼里。一次,因公布福建三個廳長的任命書,徐樹錚到總統面前蓋印,當黎元洪問及三人情況時,徐不耐煩地瞪起眼睛:“總統不必多問,請快點兒蓋章,我的事情很忙。”黎倍感難堪,連連嘆息:“昔受項城侮辱,今又見侮于段。”
{文林第三}
古直在廬山東林寺設帳收徒,杜宣等人前去聽課,古直問他帶了什么書,杜說只帶了一部《辭源》,古直勃然大怒:“怎么我的學生用《辭源》?”杜問:“我不認識的字,不查《辭源》查什么?”古直更加生氣了:“怎么,我的學生查《辭源》?”后來他才緩和下來說:“做學問,不能靠二手貨,不懂的字,要查《說文》,查《爾雅》,查《水經》……”“要查這個字的及時次出現的地方,這樣才。《辭源》這一類書,是二手貨,不的。我們做學問要有窮根究底的精神才行。”
陽翰笙曾請茅盾為他的小說《地泉》寫序,茅盾直言不諱:“你的書是用革命公式寫的,要我寫序,我只有毫不留情地批評它。”陽翰笙倒也大度:“批評也是好事。”茅盾推辭不得,只好動筆作序,直言這是一部不成功的小說,或者說失敗的小說,太過符號化。沒想到陽翰笙竟然把如此尖刻的批評原文出版,茅盾連嘆:“雅量,真是雅量。”
{武運第四}
年輕時與北洋軍作戰,被一顆子彈打進右眼,造成右眼球壞死,醫生決定開刀把壞死的眼球和爛肉割掉。不愿使用麻醉劑,因眼睛離腦子太近了,擔心麻醉劑影響腦神經。手術做完,劉告訴醫生:“我一直很清醒,在記著刀數,一共是72刀。”醫生感動地說: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你可以被稱為“軍神”。
續范亭在抗日戰爭期間以“剖腹自殺”的方式抗議“不抵抗主義”。1935年,他赴南京呼吁抗日,在中山陵放聲痛哭:謁陵我心悲,哭陵我無淚,瞻拜總理陵,寸寸肝腸碎。戰死無將軍,可恥此為最,靦顏事仇敵,瓦全安足貴?又賦絕命詩一首:赤膊條條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竊恐民氣摧殘盡,愿把身軀易自由。
{武運第十二}
陳獨秀說:“我只注重我自己獨立的思想,不遷就任何人的意見,我在此所發表的言論,已向人廣泛聲明過,只是我一個人的意見,不代表任何人。我已不隸屬任何黨派了,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張自負責任,將來誰是朋友,現在不知道。我絕不怕孤立。”
胡適在北大講學時,常與黃侃同宴會。有一次,胡適偶然談起墨學,黃季剛立即罵道:“今之講墨學者,皆混賬王八。”胡嘿然無語。過了一會兒,黃侃又說:“就是胡適之尊翁,亦是混賬王八。”胡適大怒,謂其辱及先人。黃侃至此大笑說:“且息怒,吾試君耳!吾聞墨子兼愛,是無父也,今君有父,何是以言墨學?余非詈君,聊試之耳。”舉座嘩然歡笑。
梁實秋聽梁啟超演講,見任公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后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么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
{信念第十九}
1927年7月,林巧稚以優異的成績從廈門女子師范學校畢業了。父親林良英問她畢業后打算做些什么?她說想考協和醫科大學。“協和?那得幾年?”“8年吧。”林巧稚故意說得很輕巧。繼母在一旁大聲嚷起來:“啊,8年?那得多少錢??!”“每年總要四五百個大頭(銀圓)吧。”林巧稚囁嚅著低下了頭。“上大學干什么?女孩兒家,嫁個好人家才是真的!你現在已經是20出頭的人了,再上8年學,還嫁給誰呀?”繼母說。林巧稚倔強地回答:“那我就不嫁,一輩子也不嫁!”
魯迅去世前說:“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儀式,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1962年夏,李萬春帶著內蒙古京劇團進京匯報演出。章詒和受父母命前去登門拜望,告辭時,李萬春一家人把章送到大門口。李萬春握著章詒和的手說:“回去給令尊大人問好,給令堂大人問好,再替我問候黃(琪翔)副主席和李(伯球)主任!”所問候的四人是中國農工的“四大右派”。李萬春的“右派”帽子與發配內蒙古,皆源于此。章詒和聽了李萬春的話,大為感動,一下子哭了。李萬春不知所措,李的夫人李硯秀在一旁勸慰說:“別難過,戲班的人都是萍水相逢,講的就是互不嫌棄。”
居然是余世存老師親筆簽字的書。最后兩頁有破損,看在余老師簽售的面份上就忍受了。
非常經典的一本書,這次新版又作了修訂,排版印刷也得到了加強,值得推薦。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書 微博式 語錄體 經典 非常喜歡這個作者 向喜歡書的朋友特別推薦 贊!!!
感慨:很多經常出現在歷史資料片里的人物原來是這樣的;很多那樣的好漢沒有出現在任何歷史資料片里。
從寫作的目的、行文布局看,是明顯模仿的《世說新語》。雖不可能達到如此高度、境界,也還可好喝讀讀,對20世紀的歷史有一種不一樣的認識。
乍一讀像世說新語,跳躍性也大,看過幾章后,感覺非常不錯,看似條理不分明,實則信息量大,適合有一定歷史基礎的,并且要多讀幾遍。
老版的買過一次,這次再版,迅速拿下,《非常道1、2》《常言道》都很喜歡
本書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人物少為人知的一面,也認識了很多之前不知的人,是本增長學識的好書。
一直想買,聽說絕版了,不過現在又出了,余世存老師經典之作!!
等了一段時間才買到。拿回來迅速翻看,歷史故事簡短精辟,比起來冗長的大段大段的歷史教科書,要有意思的多。
語言的力量,使我們明白的了解歷史的真像。非常的時代有非常的人物,讓我們學習和領悟。
非常非常喜歡的一本書,最愛文章的語言,頗有世說新語之風,含蓄蘊藉盡得風流!
非常時期的非常話語,很好的八卦書!就是紙質內容都很好,就是封面不喜歡!
很喜歡??!這本書是我這個高三生為了積累素材買來的,不過看了以後覺得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已經不只是素材,而是人生百態。許多位名家的故事飽含人生經歷,我很喜歡。
非常道:1840-1999的中國話語(當當獨家限量簽名本隨機. 有簽名
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
還沒看,今天剛剛收到,物流挺快的,3天就到了,包裝也比以前好了,用了箱子還有減壓氣袋,書都是新的,沒有破損,之前也在當當買過,但收到后書的邊角都有些許破損,這次真心給個贊!
道可道非常道,終于在這個時代可以敞開了說過去的事情了
袁騰飛老師推薦過。非常精彩,非常時期必有非常之話語。
對本書的第一印象就是當代的《世說新語》。通過一個個片段,反映出中國人的時代風貌和特征,所謂種種風流人物的另一面,高尚者的高尚、卑微者的卑微。最大的特點是超越了意識形態,客觀地反映,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詩人對固有的觀念有一種明顯的沖擊和再認識,是一本難得的良心之作!
余世存先生的這本書讓我對歷史的認知又加深了一層,以小見大,留白部分給讀者充足的想象空間,同時對于歷史人物也有了一個不同視角的理解
十年之后的非常紀念!歷史不光是教科書上的只言片語,我們還可以通過《非常道》像用放大鏡一樣,把歷史切成薄薄的切片,細細觀察,品味。
這是我已經上大學的表姐推薦的。絕版了很久。終于買到了。買回來,借了給2個同學看,都欲罷不能。同學的原話是,本來看著一段一段都不知道想說什么,但是看著看著又覺得停不下來。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小歷史細節。
非常道這本書在大學里老師就介紹過,余世存先生的名作,今天買來仔細讀讀,里面的很多思考和觀點都是很值得去學習的。另外這本書質量很好,印刷很棒,紙張很厚,字體也很清晰。正版書,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這是高中老師推薦的,這本是中國話語,非常道2是外國話語,這兩本書字里行間藏著歷史的細節,藏著歷史人物的蹤跡,既是對正史的補充,也是對正史的畫龍點睛。它比正史更直白,更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