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體量的建筑崛起于上海四方,它們無一例外地被水平與垂直這兩個向度所表述。水平向度上,我們看到許多精彩的新空間形式聯接了老上海精妙的水平向度建筑;垂直向度上,超高層這種新空間形式的生成,成了164年以來"海派建筑"變遷的主流,這由超高層新空間在物理意義上的不斷攀登——從1933年的國際飯店到1984年的上海賓館到1998年的金茂大廈到2007年的環球大廈——得到確證,不斷上升、不斷成長、不斷沖刺,這是164年以來"海派建筑"呈現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基本現實,這也是164年以來發自這座城市內心深處的一種隱秘而強烈的欲望。
王唯銘,上海作家,青年報博學編輯。 二十年來,出于與生俱來的對城市人物、城市生活和城市空間的敏感,有《欲望的城市》、《上海七情六欲 1965--2005 一個狩獵者的城市記憶》等作品的書寫。 《墻•呼嘯——1843年以來的上海建筑》是其個人的第十本作品,這本
總序
楔子
及時章 四堵墻內如此"暴美"
及時節 極力風格的上海民居
第二節 在西部別墅看花
第三節 公共空間中的"暴美"
第二章 歷史總是從容不迫
及時節 "海派建筑"石庫門
第二節 烈士們曾在這里盤桓
第三節 那些香氣四溢的女人
第三節 此刻域外:從"埃菲爾"到"法古斯"
第三章 "萬國博覽會"——鋪陳
及時節 "從遠東到白令海峽好的建筑"
第二節 李家莊鳳凰涅槃成外灘
第三節 大班們的迷人行宮
第四節 此刻域外:狂熱的《走向新建筑》
第四章 向上的欲望和野心
及時節 對高度的"上海式沉醉"
第二節 沙遜人廈"惡斗"中國銀行
第三節 讓你掉了帽子的國際飯店
第四節 梟雄們的"營寨"
第五節 裴多斐的老鄉
第六節 此刻域外:芝加哥"惡斗"紐約州
第五章 寒意緊逼的日子
及時節 不幸流產的"大上海"
第二節 迷狂的上海電影院
第三節 臨界點之后
第四節 此刻域外:逃亡的大師與成長的少師
第六章 好好壞壞的開始
及時節 "零度"以下的上海
第二節 人道主義的盛器
第三節 "走調的一條街"
第四節 此刻域外:粗野的"馬賽"與文雅的"湖濱"
第七章 艱難歲月默然呼吸
第八章 復蘇中的那派生機
第九章 上海活力洋溢
第十章 大潮已臨
第十一章 墻頂風云越發激蕩
第十二章 收獲時節不止秋季
第十三章 海派文化視野中的上海建筑
跋
后記 呼嘯、呼吸與深憶
主要參考書目
建筑和歷史息息相關,尤其是上海的歷史,有滄桑感
讓人了解了上海建筑的發展與變遷,并且文筆雄健,結構對稱,又能娓娓道來,拈出一個又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故事。顯然,作者是花了很大心思的,是一本值得閱讀和收藏的好書。
好
還沒讀。書看上去在倉庫里放了挺久的樣子。紙質OK
收藏了好久的一本書,不太出名,不過買回家,自己還沒看過,老爸老媽倒都翻過了,都是這本書挺好看的,準備春節在家翻一翻~
作者的書一本一本拜讀,喜歡20年代的上海,特別是屈辱的法租界
挺好,文人論筑
雖說是幾年前出版的書,但內容還是蠻有趣味的
內容空洞而乏味。
還不錯,質量挺好的,速度也快。
好
好評
信賴當當,所以一直在當當上買書
好
物流比之前慢,可能受了雙十一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