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實例照片和圖解,
闡釋中國建筑結構體系30個世紀的發展及形制的演變——
孕育并發祥于史前時期
發育并成長于漢代
成熟并逞其豪勁于唐代
臻于醇和于宋代,
顯現衰老羈直之象千明代初葉
面對現代化挑戰的當代
一本理解中國古代建筑有機結構的入門讀物。
一部不甚完備但卻的圖像中國建筑史。
梁思成(1901-1972),中國建筑史學家,建筑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護中國古代建筑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英文版致謝
中文版序
敘粱從誡
前
中國建筑的結構體系
起源
曲面屋頂與斗棋
兩部文法書
佛教傳入以前和百窟中所見的木構架建筑之佐證
間接資料中的佐證
漢代的佐證
石窟中的佐證
木構建筑重要遺例
豪勁時期(約公元850-1050年)
醇和時期(約公元1000-1400年)
羈直時有(約公元1400-1912年)
佛塔
占拙時期(約公元500-900年)
繁麗時期(約公元1000-1300年)
雜變時期(約公元1280-1912年)
其他磚石建筑
陵墓
券頂建筑
僑
臺
捭樓
粱思成傳略費慰梅
村錄:英文皈編輯方法
中國建筑的結構體系
起源
中國的建筑與中國的文明同樣古老。所有的資料來源——文字、圖像、實例——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人一直采用著一種土生土長的構造體系,從史前時期直到當代,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基本特征。在中國文化影響所及的廣大地區里——從新疆到日本,從東北三省到印支半島北方,都流行著這同一種構造體系。盡管中國曾不斷地遭受外來的軍事、文化和精神侵犯,這種體系竟能在如此廣袤的地域和長達四千余年的時間中常存不敗,且至今還在應用而不易其基本特征,這一現象,只有中華文明的延續性可以與之相提并論,因為,中國建筑本來就是這 文明的一個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
在河南省安陽市市郊,在經中央研究院發掘的殷代帝王們(約公元前1766年-約公元前1122年)的宮殿和墓葬遺址中,發現了迄今聽知最古老的中國房屋遺跡(圖10)。這是一些很大的黃土臺基,臺上以有規則的間距放置著一些未經加工的礫石,較平的一面向上,上面覆以青銅圓盤(后世稱之為(木質))。在這些銅盤上,發現了已經炭化的木材,是一些木柱的下端。它們曾支承過上面的上層建筑。這些建筑是在周人征服殷王朝(約公元前1122年)并掠奪這座帝都時被焚毀的。這些柱礎的布置方式證明當時就已存在著一種定型,一個偉大的民族及其文明從此注定要在其庇護之下生存,直到今天。
……
可以的,和中國建筑史相比,是不是有圖像少文字
不錯,自營店質量和服務有保障。
這個商品不錯
不錯,性價比高高,值得買,包裝一般
良心書籍,這本是我見過的裝幀設計、排版都非常好的書之一,強烈推薦。
特別喜歡的一本書,寫的好,印的好。值得閱讀和收藏。
非常喜歡的書,很有幫助!嗯嗯嗯嫩嗯嗯
寫個評論要十五個字,還有六個要湊
很棒的古建書籍,不愧是梁思成大師
這本書非常的好哦
讀后頗有所得
包裝不錯 性價比很高 印刷很正 紙質好 排版不錯
包裝不錯 性價比很高 印刷很正 紙質好 排版不錯 值得購買,好活動給力
博大精深 值得收藏 包裝不錯 性價比很高
好書推薦一下
收藏這本書很久了,一直等著合適的價格。現在終于被我等到了。書還沒能仔細閱讀,但大致翻了一下,很喜歡~當當的物流飛快,贊一個!
梁思成經典作品~
梁思成的書買了很多,佩服他們那年代對中國古建筑的執著
本來很期待建筑史的,不過收到后看到圖片里的標注文字很小,感覺很可惜。
不錯,有很多圖。后半本書全是英文后記鳴謝,更推薦買另一本《中國建筑史》。
仰慕這本書和耐久了要是是誰線裝板的就更好了
聽廣播時得知梁思成先生手繪這本書的不容易,值得擁有
書的印刷質量有點差,不過不影響閱讀,整體上比較滿意
很久喜歡梁思成大師的書籍,一直是圖書館借閱。這次買一本,留個念想。
包裝很好,書都很完整。零星的看過這部書的一部分,這次買來系統的看一看
中國建筑學的奠基人,偉大的大師,梁思成,有的時候,書籍里沁出來的是精神。
很棒的一本建筑史論書,只是因為我不是學建筑的,有一些內容看起來有點生澀,看不太明白,還需要再研究一下。
物流超快 當天下單就到貨 內容很豐富 看了好幾本梁思成的書決定收藏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