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婚姻法新解讀(第四版)圖書
人氣:36

婚姻法新解讀(第四版)

規范文本,全新法條注釋,生動以案說法,貼近日常糾紛,法規檢索便捷,實用法律工具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民法>婚姻家庭法  
  • 作者:[中國法制出版社]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9372647
  •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4
  • 印刷時間:2017-04-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法律法規新解讀叢書”作為一套實用型法規匯編,歷經三版,以其、實用、易懂的優點,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認可,真正成為“遇事找法者”運用法律維護權利和利益的利器。了解學習刑法,不僅是維護我們自身權益的需要,也是增強法制觀念,減少、避免違法犯罪的需要。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根據中央精神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調整刑罰結構,進一步減少適用死刑的罪名;加大對恐怖主義、主義犯罪的懲治力度;完善懲處網絡犯罪的法律規定;加強對公民人身權利的保護;加大對腐敗犯罪的懲處力度;維護社會誠信,懲治失信、背信行為;加強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秩序等,對刑法的相關規定作了重要的修改補充。

編輯推薦

出版

中國法制出版社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所屬的中央級法律類圖書專業出版社,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文本的出版機構。

條文解讀精煉到位

叢書各分冊將重難點法條以[條文解讀]形式進行闡釋,注釋內容在吸取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人民法院等部門對條文的解讀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全新撰寫,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并根據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糾紛與難題,以[應用]形式,提煉歸納出問題點,邀請學者、律師作出解答。

以案說法生動形象

叢書專設[以案說法]板塊,生動形象展示解決法律問題的實例,這是市面上其他圖書所無法比擬的。各分冊更是加入司法部門的裁判案例,指導實踐更、更有力。

關聯法規檢索便捷

叢書各分冊除了精選與主體法相關聯的法律規定外,還在主體法中以[關聯參見]的方式鏈接重要條文,幫助讀者多方位理解相關規定內容。

作者簡介

中央級法律類圖書專業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是中國的法律專業出版商和法律信息服務提供商之一,隸屬于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目錄

及時章 總 則 003

及時條 本法地位 003

第二條 婚姻制度 004

1.我國法律是否承認同性婚姻? 005

2.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與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是否矛盾? 005

第三條 禁止的婚姻行為[1] 006

3. 買賣婚姻與借婚姻索取財物有什么區別,實踐中對于借婚姻索取財物一般如何處理? 008

4.索要“彩禮”是否是婚姻法所禁止的行為? 008

5. 實踐中因夫妻一方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時,在法律適用上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08

6. 實踐中因虐待、遺棄、家庭暴力等導致離婚時,在法律適用上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09

第四條 家庭關系 010

7. 實踐中當事人僅以違反忠實義務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一般怎樣處理? 011

第二章 結 婚 011

第五條 結婚自愿 012

8.對因婚約解除引起的財產糾紛,如何處理? 013

第六條 法定婚齡 013

第七條 禁止結婚的情形 014

9. 旁系血親的代數應當如何計算,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范圍具體包括哪些? 015

10.姻親之間可否結婚? 015

11.擬制血親之間可否結婚? 016

12.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有哪些? 016

13.因生理缺陷不能發生性行為的人是否準許其結婚? 017

第八條 結婚登記 017

14.結婚登記程序具體包括哪些環節? 018

15.在我國,結婚應去哪個機關辦理婚姻登記? 019

16.辦理婚姻登記需要準備哪些證件或者證明材料? 019

第九條 互為家庭成員 021

第十條 婚姻無效 022

17. 實踐中處理無效婚姻應當注意哪些問題?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婚姻無效案件是否適用調解? 023

18. 當事人申請宣告婚姻無效之后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如何處理? 023

19.婚姻關系當事人死亡后,還能否申請宣告婚姻無效? 024

第十一條 可撤銷的婚姻 024

20.哪些人可以申請撤銷婚姻? 025

21.請求撤銷婚姻的途徑有哪些? 026

22.請求撤銷婚姻的期限如何計算? 027

第十二條 無效與可撤銷婚姻的法律后果 028

第三章 家庭關系 029

第十三條 夫妻平等 030

第十四條 夫妻姓名權 030

23.姓名權包括哪些內容? 031

第十五條 夫妻的自由 031

第十六條 計劃生育義務 032

第十七條 夫妻共有財產 032

第十八條 屬于夫妻一方的財產 035

第十九條 夫妻財產約定 038

第二十條 夫妻扶養義務 041

24.不起訴離婚,僅起訴被告給付扶養費,法院是否支持? 041

第二十一條 父母與子女 042

25. 實踐中對于因父母撫養子女引發的糾紛,在適用法律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43

26. 實踐中對于子女履行贍養義務引發的糾紛,在適用法律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44

第二十二條 子女的姓 046

27.確定子女姓氏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46

28. 夫妻離婚后,一方如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變更子女姓氏,另一方以此為由拒絕給付撫養費的,應如何處理? 047

第二十三條 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和教育 048

29.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管教職責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048

30. 父母因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而承擔賠償責任的,在適用法律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49

第二十四條 遺產繼承 050

31.怎樣理解配偶間的互相繼承權? 051

32.婚姻被宣告無效后,一方死亡的,另一方是否享有繼承權? 052

33.實踐中怎樣理解父母子女相互之間的繼承權? 052

第二十五條 非婚生子女 053

34.我國法律對非婚生子女的保護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053

35. 在無效婚姻或者可撤銷婚姻中受胎或出生的子女是否屬于婚生子女? 054

36.對于非婚生子女的撫養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54

第二十六條 收養關系 055

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 056

37. 繼父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具體包括哪些? 057

38.繼父母可以收養繼子女嗎? 058

第二十八條 祖與孫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 058

第二十九條 兄姐與弟妹之間的扶養義務 059

第三十條 尊重父母婚姻 060

第四章 離 婚 061

第三十一條 自愿離婚 061

39.協議離婚的條件有哪些? 062

40.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離婚登記的情形有哪些? 063

41. 已在民政部門協議離婚,能否再就子女撫養及財產分割提起訴訟? 063

42. 夫妻一方不履行財產分割協議或者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配的約定,另一方能否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064

第三十二條 離婚程序與準予離婚的情形 065

第三十三條 軍人配偶要求離婚 069

第三十四條 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的情形 070

43.男方在哪些情況下不得提出離婚? 071

44. 男方在女方分娩后1年以內以結婚時女方不達法定婚齡為由起訴解除無效婚姻該如何處理? 071

第三十五條 復婚 072

第三十六條 離婚與子女 072

第三十七條 離婚后的子女撫養費用 074

45.實踐中一般如何確定離婚后子女撫養費的負擔? 076

46. 在離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判決兩婚生子女一隨原告生活、一隨被告生活時,因兩子女年齡有差距,是否還要判決撫養較大子女一方補償年齡差距部分的撫養費予另一方?

076

47. 父親是否應負擔在離婚后出生的原協商流產的孩子的撫養費? 077

第三十八條 離婚后的子女探望權 077

48. 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中,對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父或母對子女的探望權,法院是否應一并作出判決? 078

49.實踐中,探望權如何執行? 078

第三十九條 夫妻共同財產的離婚處理 080

50.實踐中如何確定離婚時的夫妻共同財產? 080

51.財產分割的原則和方式有哪些? 081

52.離婚時,財產中涉及有限責任公司出資額的應當如何處理? 081

53. 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如何處理? 082

54.怎樣保護一方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 082

55. 離婚訴訟涉及家庭共有房屋的分割,能否將其他家庭成員追加為共同訴訟人? 082

56. 離婚訴訟涉及家庭共有房屋的分割,在法院中止離婚訴訟后,離婚訴訟的夫妻及其家庭成員均不起訴對房屋進行確權和分割,該離婚訴訟案如何處理? 083

第四十條 對付出較多一方的補償 084

57.實踐中如何確定離婚補償數額和給付方式? 084

第四十一條 共同債務 085

第四十二條 一方困難時的適當幫助 086

58. 實踐中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時一方因生活困難要求另一方給予適當幫助的案件,應注意哪些問題? 087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088

第四十三條 家庭暴力與虐待 088

59.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尋求法律救濟? 088

60.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根據受害人的請求,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的行為進行調解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89

61.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取證? 090

62.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090

第四十四條 遺棄 091

63.被遺棄的受害人可以從哪些途徑獲得法律救濟? 091

第四十五條 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犯罪 093

64.在認定重婚罪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94

65.什么是告訴才處理? 094

66.在認定虐待罪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94

67.在認定遺棄罪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95

第四十六條 離婚中損害賠償的情形 095

第四十七條 隱藏、轉移共同財產等情形的處理 098

68. 在處理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以及偽造債務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098

69. 對于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人民法院有權采取哪些措施進行制裁? 098

第四十八條 強制執行 100

70.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執行的措施有哪些? 101

71.協助執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01

第四十九條 婚姻家庭的其他違法情形 102

第六章 附 則 103

第五十條 變通規定 103

第五十一條 施行日期 104

關聯法規歸類解讀與應用

一、 綜 合 107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107

2001年12月2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115

2003年12月2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125

2011年8月9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及時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131

2014年11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節錄) 132

2009年8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節錄) 145

2007年3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節錄) 147

2005年8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 149

2015年8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51

1985年4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157

2015年12月27日

較高人民法院、較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 162

2015年3月2日

二、結 婚 169

婚姻登記條例 169

2003年8月8日

民政部關于貫徹執行《婚姻登記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174

2004年3月29日

婚姻登記工作規范 177

2015年12月8日

民政部關于進一步規范(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相關工作的通知 192

2015年8月27日

三、重 婚 194

較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重婚案件中受騙的一方當事人能否作為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問題的電話答復 194

1992年11月7日

較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重婚案件的被告人長期外逃法院能否中止審理和是否受追訴時效限制問題的電話答復 196

1989年8月16日

較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軍事法院判處的重婚案件其非法婚姻部分由誰判決問題的電話答復 198

1980年11月27日

較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處理重婚案件判處原配夫妻離婚同時對非法婚姻關系在法律文書上如何表述問題的電話答復 199

1964年10月2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黃少亭重婚問題的批復 201

1957年12月2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重婚納妾幾點意見的復函 201

1953年9月8日

四、離 婚 204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204

1993年11月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208

1993年11月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 210

1989年12月1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212

2001年3月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劉立民與趙淑華因離婚訴訟涉及民辦私立學校校產分割一案的復函 214

2003年8月7日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離婚后房屋權屬變化是否征收契稅的批復 218

1999年6月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問題的解答 218

1996年2月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下放職工高乃春與汪家敏離婚案件中退職金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 221

1964年4月2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男方受欺騙撫養非親生子女離婚后可否向女方追索撫育費的復函 222

1992年4月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辛偉克與張曉杰撫養子女糾紛申請再審案的函 222

1992年1月2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時協議一方不負擔子女撫養費,經過若干時間他方提起要求對方負擔撫養費的訴訟,法院如何處理的復函 224

1981年7月3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及時審離婚判決生效后應予出具證明書的通知 225

1991年10月2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群眾夫婦間因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堅持要求離婚問題的批復 226

1962年12月1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一般公民夫婦間一方沒有音訊另一方申請離婚的處理問題的批復 226

1962年10月1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夫妻離婚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確定的復函 227

1991年7月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按中國法律離婚的父母對子女的權利義務,中國婚姻法的規定如何理解的函 227

1987年8月21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劉秦勤與鄧西民離婚問題的函 228

1985年12月30日

較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于李玲與王景年婚姻糾紛案的復函 228

1982年8月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馬娜萍離婚問題的批復 229

1965年1月31日

五、再 婚 230

司法部關于暫時調整涉外未婚、未再婚公證辦證方式問題的通知 230

2003年12月31日

司法部關于辦理未婚(未再婚)保障書公證的通知 231

1998年3月12日

六、同 居 232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 232

1989年12月1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符合結婚條件的男女在登記結婚之前曾公開同居生活能否連續計算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并依此分割財產問題的復函 235

2002年9月19日

較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于貫徹執行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有關問題的電話答復 235

1990年10月11日

七、軍 婚 237

較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破壞軍人婚姻罪的四個案例》的通知 237

1985年7月18日

民政部辦公廳關于暫未領取居民身份證軍人辦理婚姻登記問題的處理意見 242

2010年4月13日

軍隊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243

2001年11月9日

八、涉外婚姻 246

一)涉外結婚 246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節錄) 246

2010年10月28日

中國邊民與毗鄰國邊民婚姻登記辦法 248

2012年8月8日

民政部、外交部關于做好涉外婚姻登記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50

1995年2月9日

民政部關于對持外國護照的中國血統香港居民同我國內地公民結婚問題的批復 251

1986年5月8日

民政部關于婚姻狀況登記證明的認證等幾個問題的函 252

1985年5月22日

民政部關于辦理婚姻登記中幾個涉外問題處理意見的批復 253

1983年12月9日

較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于美籍華人曹信寶與我公民王秀麗結婚登記有關問題的復函 254

1993年1月22日

司法部公證司關于轉發《關于自費留學生婚姻的有關問題》的通知 255

1990年2月27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涉外婚姻幾個問題的請示的通知 256

1984年8月3日

二)涉外離婚 258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旅居外國的中國公民按居住國法律允許的方式達成的分居協議,我駐外使領館是否承認問題的函 258

2001年9月2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在居留地所在國無合法居留權的我國公民的離婚訴訟文書的效力的復函 259

1991年4月2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離婚訴訟中子女撫養問題如何處理的批復 259

1987年8月3日

較高人民法院對我國留學生夫妻雙方要求離婚如何辦理離婚手續的通知 260

1985年12月31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旅荷華僑離婚問題的復函 260

1981年3月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越南歸國華僑楊玉蓮與越南籍人陳文勇離婚問題的函 261

1980年5月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我國公民與蒙籍配偶離婚問題的批復 262

1965年12月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外國人與中國公民以夫妻關系同居多年現外國人提出離婚應如何處理的批復 262

1964年12月1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中國籍朝鮮族公民離婚問題的批復 263

1955年12月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日籍婦女林楓葉和我國公民王秉珍離婚后發生的子女撫養問題的函 264

1955年10月2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歸國華僑與日籍配偶離婚問題的批復 265

1956年10月22日

三)離婚判決的承認 265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中國公民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程序問題的規定 265

1991年8月1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受理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案件有關問題的規定 268

2000年2月2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中國公民黃愛京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確認書受理問題的復函 269

2003年5月1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中國法院作出的離婚判決書是否生效由誰證明問題的復函 270

1987年11月1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當事人持臺灣地區法院公證處認證的離婚協議書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可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答復 271

2002年8月23日

九、涉港、澳、臺婚姻 272

民政部、司法部關于去臺人員與其留在大陸的配偶之間婚姻關系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72

1988年4月16日

民政部關于出國留學生申請與臺灣居民辦理結婚登記問題的復函 273

1994年5月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我國公民周芳洲向我國法院申請承認香港地方法院離婚判決效力,我國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批復 273

1991年9月2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楊志武由臺灣回大陸定居,起訴與在臺灣的配偶離婚,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問題的批復 274

1984年12月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黃翠英申請與在臺人員李幼梅復婚問題的請示的批復 274

1982年10月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蔡茂松提出與居住在臺灣的吳琴離婚應如何處理問題的復函 275

1981年10月1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配偶一方在港澳臺或國外,人民法院已經判決離婚,現當事人要求復婚問題的復函 275

1980年8月28日

十、監護、撫養 278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78

2012年10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288

2009年8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 293

2001年6月20日

較高人民法院、較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 300

2014年12月18日

司法部公證司關于為何天祥辦理認領親子公證的復函 308

1992年4月21日

司法部公證司關于為李威、孟云峰申辦非婚生子出生公證的復函 308

1991年7月2日

司法部公證司關于辦理認領親子公證的復函 309

1989年6月22日

較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于雷俊文訴張秋花、馬國歸還親生子一案的電話答復 310

1989年10月1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季素梅、張勇訴泰興縣人民醫院(第三人馬兆霞、生炳林)確認血親關系一案執行問題的電話答復 310

1989年3月21日

較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于田海和訴田甫民、田長友扶養費一案的電話答復 311

1988年11月14日

司法部公證律師司對《關于繼母子間權利義務關系是否可以終止的請示報告》的批復 313

1986年1月1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兄妹間扶養問題的批復 313

1985年2月1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馮虎山與王鏞撫養糾紛一案請示的批復(節錄) 314

1982年

在線預覽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修正

及時章 總 則

本章說明]本章共有四條,規定了婚姻法的適用范圍、性質、任務及基本原則。這是總攬全法的關鍵所在。以下各章各條都不得違反總則中規定的精神。

及時條 本法地位[1]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準則。

? 條文解讀

[適用范圍]

法的名稱雖為婚姻法,但適用范圍為婚姻家庭關系,即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主體之間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法律規范。本法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家庭關系,保護男女兩性在婚姻家庭領域的合法權益,區別于其他法律。

注意,本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準則,但不是全部準則。婚姻家庭關系主要由婚姻法調整,但除了本法之外,我國現行法律,如憲法、民法通則、刑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收養法、繼承法等法律中均有涉及婚姻家庭關系的規范。

婚姻法規范的范圍是廣泛的,包括婚姻家庭法律關系的發生和終止,以及婚姻家庭中的夫妻、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這些規范告訴人們在婚姻家庭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如果有所違反,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觸犯刑法的還將追究刑事責任。

[試婚]

試婚,是現今社會存在的一種男女同居狀態,是指男女同居過一段夫妻生活,雙方滿意時,就辦理結婚手續,成為正式的夫妻;任何一方不滿意,就分手,互不干涉。婚姻法不保護試婚,產生糾紛的,一般按同居關系處理。

關聯參見

憲法》第48-49條;《民法通則》第103-105條;《繼承法》;《收養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17-29條;《母嬰保健法》第7-12條;《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43-59條;《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13-21、72-82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10-16、60、62、69、71條;《殘疾人保障法》第9條;《農村土地承包法》第6、30-31條;《刑法》第234-238、240-242、257-262條;《刑事訴訟法》第204-206條

第二條 婚姻制度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 條文解讀

婚姻自由是指當事人有權根據法律的規定,自主自愿地決定自己的婚姻問題,不受任何人的強制和非法干涉。但婚姻自由不是的,而是相對的,即婚姻自由是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自由,而不是任意的、無限制的自由?;橐鲎杂砂ńY婚自由和離婚自由。結婚自由是指婚姻當事人雙方具有自愿締結婚姻關系的自由權利,其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雙方當事人自愿結婚意思真實;二是結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結婚條件和結婚程序。離婚自由是指夫妻一方或雙方具有通過法定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自由權利。

? 應用

1.我國法律是否承認同性婚姻?

我國婚姻法中確立的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這表明在我國婚姻特指男女異性之間形成的特殊法律關系。因此同性戀人在我國不能進行具有法律意義的結婚登記、離婚登記,雙方也無法形成受法律保護的婚姻關系,相互之間也不享有法律規定的配偶的各項權利和義務。

2.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與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是否矛盾?

我國婚姻法在確立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同時,又對婦女的合法權益加以特別保護,二者并不矛盾,是同一問題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是男女平等婚姻制度的必要補充,也是實現男女平等原則的有效保障?;橐龇ㄖ兴^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婦女享有的與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權益,體現在男女平等制度上;二是婦女依法享有的特殊保護權益,由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制度來規范。后者在婚姻法有關婚姻的效力、離婚及其法律后果、父母子女關系等規定都有具體的體現。例如,關于法定夫妻共同財產制的規定確保從事家務勞動的婦女與其丈夫享有平等的財產權;在離婚及其法律后果方面,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1年內或中止妊娠后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以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等等。

關聯參見

憲法》第48-49條;《民法通則》第103-105條;《繼承法》;《收養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18條;《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3-59條;《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3-27、72-82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0-16條;《農村土地承包法》第6、30-31條;《就業促進法》第27條

第三條 禁止的婚姻行為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 條文解讀

[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

包辦婚姻是指包括父母在內的第三人違反婚姻自由的原則,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行為。包辦婚姻的主要行為表現有訂娃娃親、抱童養媳、指腹為婚等。買賣婚姻是指包括父母在內的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買賣婚姻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一是父母將兒女視為“搖錢樹”,公開要彩禮或聘禮,大量索取財物;二是拐賣婦女而形成的買賣婚姻;三是騙婚騙財。對于這些買賣婚姻行為,視具體情形,受害人依法有權請求撤銷婚姻或離婚。對于第三者索取的財物應予追繳沒收或責令退賠。對于拐賣婦女而形成的買賣婚姻、騙婚騙財的行為,受害人還依法有權向公安機關控告,請求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重婚]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與他人結婚的違法行為。重婚者可能同時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婚姻關系。有配偶者與他人登記結婚的,是法律上的重婚;雖未登記,但有配偶者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是事實上的重婚。

包二奶是不是重婚?包二奶,一般是指有配偶之男性通過提供金錢等物質利益,供養婚外異性并與其較為長期地保持異性性關系的行為。包二奶的表現形式主要是提供住房、生活費用等?;橐龇ㄖ袥]有出現過“包二奶”字樣,“包二奶”并非一個法律概念,情況很復雜,有的情況下構成重婚,有的情況下只是違法同居。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如果同居的雙方都是單身,那是個人的自由,只會受道德和社會風俗的約束;當同居行為侵害到法律保護的婚姻關系時,法律才禁止。所以不能籠統地說“非法同居”。而丈夫在外面養情人、“包二奶”通常屬于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在婚姻案件中的家庭暴力,施暴人與受害人之間存在特定的親屬身份關系,多為配偶關系,并以家庭住所為特定的行為場所。侵害的客體包括有形的身體暴力和無形的精神暴力。主觀上行為人存在明顯的故意和目的性,一般過失行為不構成家庭暴力。客觀上,既可以是積極行為,如毆打、傷害、捆綁、禁閉等暴力行為,或以暴力進行恐嚇、威脅、逼迫;也可以是消極的不作為,如使受害人受凍挨餓、不給治病等。同時,暴力行為已達到一定程度,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后果,此為家庭暴力與日常的爭吵、打鬧或造成一定后果的家庭糾紛行為之間的重要區別。

? 應用

3.買賣婚姻與借婚姻索取財物有什么區別,實踐中對于借婚姻索取財物一般如何處理?

借婚姻索取財物的特點表現為:(1)索取財物的主體一般是婚姻當事人一方,表現形式多是女方向男方索取財產,有時也發生婚姻當事人一方的父母等第三人索取財物的情況。(2)在婚姻決定權上,男女雙方對結婚基本是自主自愿,體現了他們的個人意志,但以索取財物作為同意結婚的前提條件。這兩點也是它與買賣婚姻的區別之所在。在實踐中,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行為比買賣婚姻為數更多,涉及面更廣,其危害性不可忽視。因此婚姻法也明令加以禁止。對于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行為人,一般予以批評教育;對借婚姻索取財物所發生的財產糾紛,一般應責令索取財物的一方予以返還。

4.索要“彩禮”是否是婚姻法所禁止的行為?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流行著結婚之前男方給女方一定的“彩禮”的風俗習慣,如“彩禮”是男方主動提出給予女方的,則屬于自愿行為,不違反婚姻法的規定。但如果女方的父母(或其他親屬)以給付“彩禮”作為結婚的條件,甚至以此為要挾,那么就屬于婚姻法所禁止的“借婚姻索取財物”行為。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女方接受“彩禮”后又反悔的情況,是如何處理因“彩禮”引發的糾紛的呢?根據《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0條的規定,若雙方當事人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由于該婚姻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則應返還“彩禮”;若雙方已經登記結婚,則只在并未共同生活或由于給“彩禮”導致男方生活困難的情況下,才返還彩禮。除此之外,法院一般不支持返還彩禮的請求。

5.實踐中因夫妻一方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時,在法律適用上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夫妻一方與他人同居,是對方提起離婚訴訟的離婚理由,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在適用這一規定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1)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與重婚的區別。二者具有相似之處,即都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生活;但二者有著嚴格的區別,重婚系以夫妻關系的名義共同生活,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則不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換言之,重婚為婚姻關系,而姘居則為非婚同居關系。(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與通奸、婚外戀等行為的區別。通奸是指雙方或一方有配偶的男女,秘密、自愿發生兩性關系的行為?;橥鈶俜褐敢鸦檎吲c配偶之外的人發生戀情。通奸、婚外戀都是違背婚姻道德的行為,應由道德規范調整。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則是婚姻法禁止的違法行為,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民事法律后果?;橐龇ú坏诳倓t中明令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且還在其他章節的相關條文中規定了這一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責任。因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在離婚訴訟中請求損害賠償。

6.實踐中因虐待、遺棄、家庭暴力等導致離婚時,在法律適用上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婚姻法將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和對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作為離婚的法定理由,在適用法律時需要注意:(1)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和對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的行為人為夫妻一方,但受害人則不限于其配偶,也包括其他家庭成員。例如,夫妻一方虐待、遺棄或者對未成年子女實施家庭暴力,他方配偶因此而要求離婚的,同樣適用婚姻法的規定。(2)適用法律時應就具體事件,衡量夫妻一方所受侵害的嚴重性,斟酌當事人的教育程度、社會地位及其他情事,是否已危及婚姻關系的維系為斷。如果已逾越夫妻通常所能忍受的程度,經調解無效,即應認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3)虐待、遺棄或者對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的法律后果?;橐龇ú坏诳倓t中明令禁止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和對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而且還在其他章節的相關條文中規定了這一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責任。因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和對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在離婚訴訟中請求損害賠償。

以案說法1]王某與尹某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訂立婚約,并按尹某的要求,給付了尹某11000元。不久,二人按當地農村風俗舉行了婚禮,并按尹某的要求,又給付了尹某11000元。二人舉行婚禮后一直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婚禮后的一個月,尹某無理與王某分手。對于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雖然王某多次與尹某交涉,但尹某均置之不理。因此王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尹某返還彩禮22000元。在本案中,男女雙方為達成婚姻而訂立婚約,并贈送彩禮,事后雖然沒有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婚姻登記,但仍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在短期內要求解除同居關系時,可以適當返還彩禮。這是因為,本法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關聯參見

憲法》第49條;《婚姻法》第32、43-46條;《反家庭暴力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6、52-53、58條;《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0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1條;《殘疾人保障法》第9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3、45條;《刑法》第260-261條;《刑事訴訟法》第204-206條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外包裝嚴重破損,內件外露,包裝相當一般。

2017-08-22 00:42:3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