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涼山彝族習慣法田野調查報告圖書
人氣:29

涼山彝族習慣法田野調查報告

彝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老民族,他們居住于祖國的西南邊陲,人口近800萬。"涼山彝族"是操彝語北部方言、自稱為"諾蘇"的彝族支系,他們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境內黃茅埂以東至金沙江畔,北至大渡河的地理...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行政法  
  • 作者:[陳金全],[巴且旦伙] 主編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010073118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0
  • 印刷時間:2008-10-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彝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老民族,他們居住于祖國的西南邊陲,人口近800萬。"涼山彝族"是操彝語北部方言、自稱為"諾蘇"的彝族支系,他們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境內黃茅埂以東至金沙江畔,北至大渡河的地理區域。這里群峰羅列,峽谷縱深,山河奔騰,自然環境奇瑰而險峻。由于山水的阻隔,古老的彝族"原生態"文化受中央王朝及周邊文化的影響相對較少,從而較多地保留了其自身的特性。涼山彝族習慣法是彝族法制的典型體現,它體系完備,內容詳細周全,富有民族特色。不僅如此,這些生長于彝族民間的法律如一泓清流,從遠古流淌至今,在今天的涼山彝區仍然發揮著重要的秩序功能。晉代常璩在《華陽國志·南中志》中說,"夷中有狡黠能言議屈服種人者,謂之`耆老`,便為主。議論好譬喻物,謂之`夷經"`。直到今天,這些見多識廣、長于辭令、德高望重的"耆老"——彝族民間的"法律人""德古"依然活躍在人們的法律生活中,他們運用習慣法和判例解決了涼山彝族地區大量的糾紛,起到了化解社會矛盾、維系社會和諧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

陳金全,男,1942年出生,四川渠縣人。196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之后在湖南沅江縣洞庭湖軍墾農場勞動近二年。1970年至1981年在廣西鳳山、河池等壯瑤山區的鄉、縣、地區工作11年,1981年調入西南政法學院?,F為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史學會第五屆、

目錄

及時章 涼山彝族習慣法生長與演變的環境

及時節 地理環境與涼山彝族文化

一、涼山彝族地區地理環境的概況

二、地理環境與涼山的生產力水平和經濟民俗

三、地理環境與涼山彝族文化

第二節 涼山彝族的歷史文化

一、族源與涼山彝族歷史

二、文字、文學和歷法

三、宗教與哲學

四、社會結構與社會組織

第二章 法律的核心——涼山彝族習慣法規則

及時節 茲莫統治、家支制度和等級關系

一、茲莫統治下的習慣法

二、家支制度

三、等級與人身隸屬關系

第二節 民事習慣法

一、一般原則

二、土地所有權

三、其他財產權

四、債

五、商品交易

六、婚姻

七、家庭

八、繼承

九、常見禮節

第三節 刑事習慣法

一、一般原則

二、侵犯人身權利

三、侵犯財產

四、刑罰

第四節 程序習慣法

一、一般原則

二、證據

三、德古處理案件的方式和程序

四、神明裁判及其他糾紛解決的方式

五、監督

六、執行

七、德古調解糾紛的報酬

附錄一 涼山彝族習慣法人命金賠償細目表

附錄二 牛龍村彝族古代法理典章

第三章 涼山彝族社會與習慣法

及時節 涼山彝族族群及社會經濟

一、"諾蘇"——涼山彝族族群

二、彝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史

第二節 涼山彝族等級制度

一、階級和等級產生的歷史

……

第四章 法律的實踐——涼山彝族習慣法例

第五章 涼山彝族習慣法的現狀與前瞻

案例索引(中英文對照)

后記

在線預覽

第二章 法律的核心——涼山彝族習慣法規則

基于法學研究者的視角,規則永遠是法律大廈的核心。涼山彝族習慣法規則(彝語稱"節威")淵源于遠古的氏族時代,迄今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隨著涼山彝族社會及其文化的歷史變遷,習慣法歷經滄桑,演化蛻變,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系統并且適宜于涼山彝族社區的習慣法體系。這些細致而龐雜的規則,有的已被時代所淘汰,有的至今仍然鮮活地存在著,為維護涼山彝族社區的穩定與秩序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節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不是歐洲大陸法系式的成文法典,也不是中世紀日耳曼式的習慣法匯編,它記錄在畢摩的羊皮卷上,流傳于遠古的神話傳說和格言諺語中,銘刻在彝族人的心坎里。"節威"在大小涼山地區具有普適性和性,但同時,在不同地區乃至不同家支之間,習慣法又呈現出一定的差異,體現出具體、靈活和易變的特點。

本章中的習慣法系根據田野調查的結果,同時參考相關資料整理編輯而成。必須說明的是,在涼山彝人的法律世界中,并沒有"刑事"、"民事"之類的劃分,套用現代法律體系中的概念和分類,僅是為了讀者閱讀和進行比較法研究的方便。當然,這種用另一套法律中的概念來"肢解"習慣法的做法,難免會有些機械、牽強,甚至會導致謬誤。為避免過度地"削足適履",我們并未采用現代法律的分類方式,而是兼采習慣法中固有的分類方法來整合零散的規則;在概念的使用上,我們則盡量選取"中性"概念,同時也直接運用了一些彝語中的概念。經過闡釋之后的"習慣法"已非"本來的習慣法",同時,由于其本身區域性、具體性、靈活性的特點,我們的匯編難免以偏概全或有所遺漏。我們所做的,僅是通過不懈的努力,力圖更完整和真實地展現涼山彝族習慣法規則的面貌。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春波**的評論:

2012-02-25 11:32: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感覺不錯,是我喜歡的書 。。。

2014-03-06 13:04: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書,質量很好,印刷很精美。

2015-02-01 15:21: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絕對是一本好書。能看進去的,都是有檔次的人。呵呵

2014-11-12 20:23:07
來自網上書**的評論:

這本書是目前了解彝族習慣法的第一手原創資料,有條理性梳理,也有案例說明,印刷裝訂適合收藏,值得需要學習、了解彝族習慣法的朋友購買。

2011-11-28 10:46:5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