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不斷多樣化,人類已經步入視覺時代, 正如海德格爾所預言的那樣:“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面對視覺文化的來襲,人類觀看 世界的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依托科技與文化相融合手段而引領的“視覺重構”理念正被 廣泛應用于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領域。基于“視覺重構”理念的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重構研究, 正是本書探討的核心。 本書構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文化遺產數字化重構的理論與實踐體系,對文化遺產數字化 保護的研究起到一定的理論支撐與借鑒作用;對從事文化產業的相關研究人員與高校藝術設 計類相關專業師生的學習、研究與創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重構指的是在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對文化遺產原態進行采集、記錄處理并生成可再生的數字形態之后,利用科技與人文相結合的視角通過有效的設計手段對其進行再設計、再演繹的過程,并且將終的成果用于展示、研究與大眾傳播。—— 劉 派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重構指的是在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對文化遺產原態進行采集、記錄處理并生成可再生的數字形態之后,利用科技與人文相結合的視角通過有效的設計手段對其進行再設計、再演繹的過程,并且將終的成果用于展示、研究與大眾傳播。
第1章 前
1.1 研究內容及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本書框架
第
2章 “視覺重構”的理論內涵
2.1 何為“視覺重構”
2.2 視覺重構的社會文化基礎——視覺文化
2.3 視覺重構的科學技術基
2.4 視覺重構理念帶來的新機遇
第
3章 遺產的回望與詮釋——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重構
3.1 無法永存與再生的文化遺產
3.2 文化的重生——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含義與層次
3.3 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重構及其應用概述
3.4 以設計學視角為導向的文化遺產數字化重構
第
4章 文化遺產數字化重構的實踐研究
4.1 敘事的重構與交互式演繹——交互娛樂設計作品《老鼠嫁女》
4.2 信息的組織與表達——北京城歷史變遷的數字化表現
4.3 空間的重構與再現——敦煌文化遺產為對象的虛擬呈現
第
5章 文化遺產數字化重構成果的傳播
5.1 體驗型博物館的傳播
140
142
146
151153
154
159160
163
165
169171
173
174
176
183
189
5.2 巡回展覽的推廣
5.3 互聯網平臺的傳播
5.4 移動終端與互聯網整合的移動導覽型傳播
第
6章 文化遺產之于人心的重構——文化遺產數字化重構的精髓
6.1 文化遺產數字化重構的文化內涵與特征
6.2 文化遺產數字化重構的設計原則歸納
第
7章 文化遺產數字化重構中的新技術可能
7.1 自由靈活的手勢交互
7.2 可穿戴式交互設備——谷歌眼鏡
7.3 微軟與
MIT的
3D桌面系統
第8章 結論
8.1 本書研究成果
8.2 本書的研究創新點
8.3 結束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圖片來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