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紅妝,是舊時寧紹地區大戶人家嫁女娶親時的壯觀場面。通體紅漆、局部貼金的家具器物,精巧細致的女紅作品,流光溢彩、喜慶繁華,其數量之多、門類之齊全、耗費之昂貴、藝術價值之高,全國罕見。后來則演變成婚嫁的代名詞、明媒正娶的符號,謂之"十里紅妝婚俗",是浙東地區婚俗文化的集中體現,反映了舊時女性生活真實的一面,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情。
總序
前
序
概述
壹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起源
貳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演變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歷史形態
壹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與傳統生活
貳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嫁娶程式
叁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禁忌
肆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其他現象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價值
壹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歷史價值
貳 寧海十里紅牧婚俗的人文價值
叁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工藝美術價值
肆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民俗文化價值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保護與傳承
壹 寧海十里紅妝婚俗的搶救與保護
貳 何曉道與寧海十里紅妝婚俗
參考書目
后記
定情信物是十里紅妝婚俗中確定男女愛情關系的一種形式,當地百姓認為:男女相交,若相互贈送手帕、戒指、項圈以及鳳釵、荷包等物,愛情關系即確定。接受信物的-方,要以另一信物回贈。男女雙方通過媒人互贈信物后,若后來有變故,一方將信物退回,意味著愛情的失敗。如果婚事成功,雙方將珍藏愛情信物,以示愛情天長地久,夫妻白頭偕老。
戒指。在所有的信物中,戒指是流行的一種。戒指又稱"指環",多以金、銀、銅為原料制作而成,環狀。環的首尾連接,沒有裂縫,意味著長期。現今不論在城市還是農村,青年男女結秦晉之好時,大都由男方向女方贈送一枚戒指,以作定情之物。戒指,作為心心相印的愛情的象征物,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的喜愛,戒指在他們的愛情和婚姻生活中起到重要的聯結作用。
手鐲。戲曲《拾玉鐲》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少女孫玉嬌坐在門前繡花,被小生傅朋見到,傅朋愛上了孫玉嬌,便借故和她說話。傅朋的多情也打動了孫玉嬌的心。傅朋故意把一支玉鐲落在她的門前,孫玉嬌含羞拾起,表示愿意接受傅朋的情意。如今鄉間經常能見到女子戴著美麗的手鐲,古典與現代不經意間融為一體,成就了一種帶古典意味的時尚。
……
這個商品不錯~
十里紅妝,是舊時寧紹地區大戶人家嫁女娶親時的壯觀場面。通體紅漆、局部貼金的家具器物,精巧細致的女紅作品,流光溢彩、喜慶繁華,其數量之多、門類之齊全、耗費之昂貴、藝術價值之高,全國罕見。后來則演變成婚嫁的代名詞、明媒正娶的符號,謂之“十里紅妝婚俗”,是浙東地區婚俗文化的集中體現,反映了舊時女性生活真實的一面,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