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對生命、對世界的認識在不斷進步,但仍存在許多局限性,而這些局限性又使迷信與荒誕有了滋生的土壤。在紹興的民間風俗中,隨處可見這些非科學認知的影子。為了普及社會科學知識,讓民眾能正確認識科學與迷信的關系,屠國平主編的《紹興民俗》通過對相關習俗的解讀讓民眾去科學地認識自然界的現象,去了解人的生老病死的基本規律,去理解生命的意義。
屠國平,1965年生,浙江諸暨人。教授,研究生導師,普通話水平測試員。主要從事語言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獨立主持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劃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等研究項目6項,廳市級項目10多項。主編教材多部,其中《教師口語藝術》被列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出版《紹興方言語音特征與越地語言文化》等專4部。在《中國大學教學》《語言文字應用》《語文建設》等國內學術期刊40余篇。獲浙江省高師院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紹興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等獎項5項,被授予“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測試工作者”“浙江省大學生漢語口語競賽指導教師”等10多項榮譽稱號。現為浙江省語言文字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大學生漢語口語競賽(中華經典誦讀)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及時章 孕育習俗 及時節 孕生 第二節 滿月 第三節 周歲 第四節 養育 第二章 取名習俗 及時節 姓名中的文化 第二節 姓名的社會意義 第三節 人名與社會文化意識 第三章 婚嫁習俗 及時節 做媒 第二節 訂婚 第三節 結婚 第四章 喪葬習俗 及時節 臨終 第二節 停尸 第三節 入殮 第四節 出殯 第五節 做七 第六節 百日與周年 第七節 殯葬改革 第八節 各地的風俗 第五章 年節習俗 及時節 年前準備 第二節 過年 第三節 過春節 第四節 元宵節 第六章 時令習俗 及時節 迎春 第二節 上巳節 第三節 清明節 第四節 立夏 第五節 端午節 第六節 夏至 第七節 六月初三 第八節 六月初六 第九節 六月十四 第十節 七夕 第十一節 七月半 第十二節 中秋節 第十三節 重陽節 第十四節 冬至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