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萬千的風俗與信仰都是根據一定的條件產生并長期聯系而成。大量的民俗文化事象,它既表現為一定的物質的、有形的、可直接觸摸到的具體的實物,同時,它又表現為觀念的、無形的、只能意會和理解的抽象形式。可以說,風俗與信仰是劃歸于人類文化深層結構層面的。它之所以能夠古今貫通,因為它既是每個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長期實際生活的積累,也有人類群體世代相傳的積淀。基于這種積淀在人們精神世界形成了一定的觀念態勢,人們總是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沿襲這條步履艱難的軌跡行進。《我們的國家(風俗與信仰)》就從分析風俗與信仰的特征和性質說起。本書由仲富蘭著。
仲富蘭:復旦大學哲學系畢業。多年在上海新聞媒體工作,曾任上海電臺新聞臺副總監、高級記者。現任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學系主任,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主任、《傳播學研究集刊》副主編;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顧問。民俗學專家,著有《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現代民俗流變》、《中國民俗流變》、《民俗與文化雜談》、《中華風物探源》、《中國神秘文化百科知識》、《中國通·風俗禮儀》、《十二生肖的故事》、《風物考》、《上海街頭弄口》和《廣播評論——功能、選題與語言藝術》、《廣播電視新聞學》、《廣播電視評論教程》等;主編有《國風》學術集刊、《文化尋根》、《圖說中國近百年社會生活變遷》和《上海史跡與風土》等。
導言:風俗與信仰的考察視角和價值功能
風俗與信仰的一體兩面
考察風俗與信仰的幾個視角
風俗與信仰的價值和功能
一、民生:物質生活的瑰麗畫卷
獨步世界的服飾習俗
開放流暢的飲食風習
各具風姿的民居習俗
舟馬車轎與交通行旅
二、民事:約定俗成而化成天下
聚族而居韻家族風俗
以義結緣的民間社團
協力同心的鄉規民約
生產流通與商幫風俗
三、民禮:繽紛多姿的人生儀禮
迎接新生孩兒的風俗
養育有度的成年冠禮
談婚論嫁的婚姻俗制
敬老崇文與尊老風尚
生命終結的喪禮習俗
四、民娛:四時八節的節日儀式
萬紫千紅的春季節俗
映日荷花與夏日節令
銀燭畫屏與秋季節日
暮雪轅門與冬日風俗
五、民藝:永不過時的民眾游藝
語言民俗與口頭文學
游戲人間與競技弄潮
鄉土美術與民間工藝
民間音舞與吹拉彈唱
鄉音裊裊的地方社戲
六、神靈信仰:主宰萬物的人格化身
開天辟地創世神
保佑平安守護神
圖騰崇拜說祖神
神靈傳播為俗神
七、鬼魂信仰:離開肉體的靈魂漫游
關于靈魂觀念的幻想
陰陽與鬼精靈的構架
世俗生活的三個鬼節
靈魂與超自然的想象
八、多神崇拜:神靈信仰的實用表達
自然神靈崇拜與土地神祗
護佑一方老百姓的城隍神
炊煙裊裊的灶神與火神
恭喜發財人見人愛拜財神
九、巫術信仰:現實圖景與未來展望
巫術信仰是文明的源頭
巫術迷信是文化的產物
迷信類型與心理需求
驅鬼祛病與巫術功能
傳統迷信與權力崇拜
這個商品不錯~
曲婉婷鬼魅母愛母愛母愛卵子韻味盆栽
不錯,滿意。
不錯
很有價值,值得一看
正版,印刷不錯,價格便宜,物流快。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