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彥斌主編的這本《語言民俗學概要》章" 導論:語言民俗學原理"部分,主要研究探討語言與 民俗:語言民俗學的基礎概念、關于語言與民俗調查 研究、語言民俗學的學術淵源、語言與民俗的相互關 聯、涵化運動及其結果、民俗語言學與語言民俗學、 社會言語生活的雅與俗以及語言民俗學是什么等問題 。第二章"民俗語匯:語言民俗學的重要文本",主 要探討語言民俗學與民俗語匯研究、中國民俗語匯研 究的現狀與前瞻等內容。第三章為"社會生活中的言 語習俗說略"。第四章為"語言民俗與社會記憶:民 俗語言化石和民俗語源"。第五章為"民間隱語行話 :別有洞天的語言民俗"。第六章為"市井語言習俗 例說"。第七章為"方言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及保 護"。第八章為"歷代民俗語言珍稀典籍專書民俗語 匯研究例選"。總之,我們試圖以此視角、框架和內 容,體現"語言民俗學"的基本學術思想。
曲彥斌,原籍山東蓬萊北王緒村,1950年生于沈陽市。現任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員,民俗學文化學研究所所長,《文化學刊》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民俗語言與隱語行話研究所所長,中國民俗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暨中國典當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兼任中國民俗語言學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語言學專業委員會)會長,遼寧省民俗學會會長,以及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大連理工大學、沈陽音樂學院、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遼寧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和研究生導師等。 有雅俗軒文存《中國典當史》、《中國乞丐史》、《中國行會史》、《中華民族數文化》、《中華民族虎文化》、《中國民間秘密語》、《中國民間隱語行話》、《中國鏢行》、《中國俗語學》、《民俗語言學》、《副語言習俗》、《關東方言土語》、《中國招幌與招徠市聲》、《江湖隱語行話的神秘世界》等)。
及時章 導論:語言民俗學原理
1.語言與民俗:語言民俗學的基礎概念
2.關于語言與民俗調查研究:語言民俗學的學術淵源
3.語言與民俗的相互關聯:涵化運動及其結果
4.民俗語言學與語言民俗學
5.社會言語生活的雅與俗
6.語言民俗學是什么
第二章 民俗語匯:語言民俗學的重要文本
1.發端于20世紀初日本民俗學的民俗語匯研究及其學術背景
2.語言民俗學與民俗語言學視野的民俗語匯研究
3.中國學術史上的民俗語匯研究
4.中國民俗語匯研究的現狀與前瞻
5.民俗語匯研究與辨風正俗
第三章 社會生活中的言語習俗說略
1.姓名等人生禮俗與語言民俗
2.親屬稱謂語俗與親屬關系
3.綽號等社會稱謂語俗與社會關系
4.禁忌與口彩
5.網絡語言民俗
6.民間流行習語與社會時尚
第四章 語言民俗與社會記憶:民俗語言化石和民俗語源
1.社會文化史上的民俗語言"化石"
2.民俗語源解讀
3.民俗語源與詞源學:以"措大"的民俗語源為例
4.民俗語源與詞族(一):以"錦標"詞系為例
5.民俗語源與詞族(二):以"保鏢"詞系為例
6.俚詞俗語的民俗語源
第五章 民間隱語行話:別有洞天的語言民俗
1.神秘而多姿多彩的市井隱語行話
2.關于"隱語行話"
3.隱語行話與現實社會生活
4.問題與思考
第六章 市井語言習俗例說
1.俗語雅趣
2.新俗語及俗語詞典
3."吉祥號碼"與數字崇拜
4.市井傳統商業招徠市聲
5.餳簫、擊饞和引孩兒:飲食業的傳統招徠響器
6.數文化中的市語
7.曲藝小品與市井民間流行習語
第七章 方言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及保護
1.方言土語與俗文化圈
2.方言的韻味與麻煩
3.方言民俗的地域特點探析
4.方言土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載體和傳承工具
第八章 歷代民俗語言珍稀典籍專書民俗語匯研究例選
1.《通俗文》芻議
2.《諺原》芻議
3.《目前集》及其所輯釋民俗語匯和俗語詞研究
4.《(增訂)雅俗稽言》及其所輯釋的民俗語匯和俗語詞
5.《秕言》民俗語匯的編纂特征
6.《明清民歌時調集》俗語詞釋例
7.《言鯖》民俗語匯研究
8.《談征》所輯民俗語匯芻議
9.《通俗編》民俗語匯探微
10.《釋諺》平議兼其民俗語匯探析
主要參考書目
好書值得分享閱讀!好書值得分享閱讀!
對語言和民俗的研究,這類書不太多,研究者也少,但是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