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菊次郎,凡事靠酒壯膽,糗事一籮筐的油漆工,北野武電影中的悲情英雄。
母親佐紀,自稱貴族后裔的平民主婦,培養三個兒子成公司高管、大學教授,著名導演。與母親“斗爭”半生,北野武卻最終坦承:我是全國最戀母的男人。
北野武趣談“我的超級阿媽阿爸”,細數那些沒能說出口的愛。
著名導演吳念真感動作序:你將讀到的是北野武的出身、父母、兄弟和家庭的故事。但請放心,這絕非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寫的那種“優良課外讀物”。相反,北野武用搞笑到甚至刻薄方式描繪這些人和事,讓我們在笑與淚的交織中,看到真情和真實,看到那么多情、柔軟的心。
在《菊次郎與佐紀》中,日本殿堂級導演北野武笑中藏淚,將父母與自己相處的往事娓娓道來。《菊次郎與佐紀》出版后被改編為賀歲連續劇、舞臺劇,十余年來年年重演,可說是日本家庭愛的親情故事。
北野武以“暴力美學”電影和冷酷外表廣為人知,同時又是著名笑星。冷酷與溫情,兩種矛盾特質在他身上相映成趣。窮人家孩子自學電影,卻能一人包攬導、演、編、剪輯多項工作,獲得國際大獎,贏得擁躉無數。黑澤明說:“北野武是和卓別林一樣的奇才。”每個奇才背后都有不尋常的成長環境和無數值得分享的故事。正像別人評價的那樣:北野武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場高潮迭起,絕無冷場的電影。
1947年1月,北野武生于東京一戶寒門,在嚴母管教下考上大學,卻中途退學加入相聲界,后與《佐賀的超級阿嬤》作者島田洋七結為摯友。1997年憑《花火》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另有《壞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座頭市》等影片堪稱經典。
推薦序
佐紀
菊次郎
北野佐紀女士過世
北野家的人
P8—
我的童年正逢經濟高速發展初期。考上理工大學,讀機械系或工程系,學得一門技術,進入國際知名企業任職,才是正道。
當然,我也和其他兄弟一樣,必須傾注全力邁向那條路。
不過那時候也是大哥和姐姐找到工作,家庭經濟負擔稍微輕松的時期。全家只有我,幸運地躲過了貧窮時代。
常言道“家貧出孝子”,身為孝子們的弟弟、家中老幺的我,卻沒有為家里打拼,要出人頭地的想法,總是按捺不住想玩的心。
小學時,母親是如何逼我讀書,而我又是如何不肯讀書、老想著打棒球,一直是我最深的記憶,也是我們母子之間的較量。
鄰居大嬸看我那么愛打棒球卻沒有手套,覺得我可憐,于是在我生日時偷偷幫我買了棒球手套。但母親根本就不準我打棒球,就連擁有手套也會惹她生氣。
我家只有兩個房間加一個廚房,一個房間四疊半,另一個房間六疊。根本沒有“自己的房間”這類時髦玩意,沒處藏手套。
不過走廊盡頭,有個勉強算是院子的地方,種著一棵低矮的銀杏樹。于是我把手套包在塑料袋里,偷偷埋在銀杏樹下,假裝沒事的樣子。
每逢打棒球時才挖出來。有24小時,當我挖開泥土時,手套不見了,只見塑料袋里裝著一堆參考書……
母親認為我迷戀棒球,是因為時間太多,便又安排我去英語和書法補習班。
足立區附近極少有英語補習班,于是我去了三站地之外的北千住補習。我騎自行車往返,假裝乖乖去上課,其實都跑到附近的朋友家或公園,玩到時間差不多時再回家。
有一次,一回到家,老媽迎面就說:“Hello, how are you ?”我一時不知該怎么辦,默不作聲,結果挨了一頓好打。
“你沒去上課吧?!要說‘I am fine’,混蛋!”這真叫人不寒而栗。她怎么知道那些英語的?不會是和美國大兵交往了吧?我的補習費可能是美國人出的?太令人不安了。
其實她是為了我,硬學會了那幾句。
她還要我去學書法。我照樣逃學,時間多半花在打棒球上。偶爾感到內疚時,就在公園的長椅上,拿出硯臺和毛筆,大筆揮灑自己的名字。
她突然要看我書法練得如何,我就拿出在公園里寫的給她。她一看便勃然大怒:“書法老師一定會用紅筆好好批改的,你這胡亂涂鴉的臟字,就是想假裝去上過課也沒用。”
我聽了以后,拿出僅有的一點零用錢,到文具店買了瓶紅墨水。接下來,自己先寫好字,再模仿老師的筆觸批改,等著母親再檢查。
“小武,習字拿來我看看!”
正中下懷,我立刻興奮地拿給她看。可是批改的紅字實在寫得太爛,又被拆穿了。
她大概是煩透了,這回倒沒有生氣,只說:“那么不想去的話,就別去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那些在學習上和老媽的較勁,我也樂在其中。
P35—
終于有天,當我上電視演出,酬勞超過百萬時,我不知怎么回事,又想回那個久別的家了。打電話過去時,心臟還猛跳。
是母親接的電話:“最近上電視,賺到錢啦?”語氣非常溫柔。不料,我才說“還可以啦”,她立刻纏著我說:“那要給我零用錢!”
這當媽的怎么回事,真會掃興。
既然如此,就讓她見識一下。我準備了三十萬現金,還請她到壽司店。
“媽,這是給你的零用錢。”我想讓她驚喜。
她問:“有多少?”
我得意地說:“三十萬。”
“就這么一點?”不變的刻薄語氣,“不過三十萬塊錢,就一副了不起的樣子!”
我能怎么辦?當然是不歡而散,發誓再也不回家了。
麻煩的是,電話號碼已經告訴她,從那以來,過兩三個月必定打來要錢。
“零用錢沒了,給我二十萬。”
為什么母親眼中就只有錢?我感到有點落寞。可是,想到她的養育之恩,還是托人轉交給她,心想:人在窮困辛苦后,果然會視錢如命。
后來,我被警方逮捕時,她放話說:“要判刑的話,就判死刑吧!”
發生摩托車意外時,她說“死了也好”,言語刻薄如昔。
我很生氣,打電話問她什么意思,她竟理直氣壯回答:“不那樣說,世人不會罷休啊!”
她究竟真是抱著那樣的想法和愛而說,還是認為菊次郎的兒子果然愚蠢而說,我不知道。
可是,我進太田制作時,她又跑到太田制作來打招呼,我越發不理解她存的是什么心。當我脫離太田制作,自行獨立時,她又跑去道歉:“承蒙多方照顧了。”
看到我的電視演出,隨即打電話來,像評論家侃侃而談。
“你老是說要殺了老太婆這些蠢話,把附近的老奶奶都惹火了,盡說這些無聊蠢話干嘛,不能認真一點嗎?”
哎呀呀,我即使到了這個年紀,一想到母親,腦袋還是莫名混亂起來,難道是我們之間的勝負還未定?
我的人生還在母親的手掌中跳舞嗎?我有點煩躁不安,再喝一罐啤酒吧。扯開拉環的瞬間,泡沫噴涌而出,弄了一臉,感覺好像母親生氣了。
P44—
“媽說她沒有時間了。”
“不會有那種事,那老太婆臉皮厚得很。”
“可是,她這次好像有心理準備了,說一定要見你,還說,等你回去時把這個交給你,不知道里面裝了什么東西……”
姐姐遞給我一個奇怪的包裹。
“她說你走時再給。她自己給不就好了,還是這副急性子。”
“打算要分遺物了嗎?”
“別胡說!”
姐姐用不輸老媽的蠻力狠狠敲我的頭。
…………
“我要走了。”
母親突然握住我的手:“小武!”眼眶濕潤。
我安慰她說“我還會再來”。
她突然回我:“不來也行,只要再來一次。”語氣變得強硬。“下次你再來時,我的名字就變了,因為取了戒名。葬禮在長野舉行,你只要來燒香就好。”她又恢復成徹底好強的母親。
我和姐姐緩緩走下通往車站的坡路,姐姐說,母親在我面前故作矜持,其實高興得掉淚。
“從昨天起就好興奮,也沒睡好。”
“嗯。”
“看到你,雖然還是那個樣子,但是她真的很高興。”
到了車站,時間剛好,列車即將到站。
“我改天再來,幫我向媽問好。”
我揮手跟姐姐告別。在零售店買罐啤酒,跳上停在眼前的車廂,里頭空蕩蕩的。鉆過隧道,也經過小鍋煲飯,遠處的高崎燈景忽隱忽現,猛然想起來時姐姐交給我的袋子。
雖然醫生說她沒問題,但拿這個有點臟的小袋子當紀念遺物,母親真是年老昏聵了吧?說她腦筋還正常,其實已經癡呆,搞不好里面裝著菊次郎的丁字褲。我打開了袋子。
這是啥?我一時無言。竟然是用我的名字開的郵政儲蓄存折!翻開來看,排列著遙遠記憶中的數字:
1976 年4 月× 日 300,000
1976 年7 月× 日 200,000
……
我給她的錢,一毛也沒花,全都存著。
三十萬、二十萬……近期的日期是一個月前。輕井澤郵局的戳印。存款接近一千萬日元。
車窗外的燈光模糊了,這場的較量,我明明該有九分九的勝算,卻在最終回合翻盤。
P88
我認為,一個人是不是長大成熟,由他對父母的感情方式來判定。當你面對父母,覺得他們“好可憐”、“很不容易”時,就是邁向成熟的及時步。不論多大年紀,還把“不能原諒我爸”掛在嘴上的人,充其量只是個小鬼。
可是,放到自己身上,未必那么簡單。我是什么時候開始諒解老爸的呢?小時候我總埋怨怎么有個這樣差勁的父親,向往有個體面的好爸爸。
我常常想:如果有個會打架,常給孩子零用錢,也會適當管教孩子的父親多好,從未對老爸滿意。這種心理,在我離家自己賺錢后也沒變,或許這就是我直到今天還像個調皮小鬼,無法成熟的原因。
最近,我突然發現老爸在世時是常對我笑的。我幾乎沒有他跟我說話的記憶,但隨時可以想起他咧嘴一笑的表情。我幫他刷油漆時,他笑著看我的表情。我去信濃屋接他回家時他的高興表情,不知怎的,時時浮現腦海。難道過了五十歲的我,終于變成能夠諒解老爸的成年人了?
回想起來,我用老爸的故事編了好幾個相聲段子:“混蛋,男人跨出大門一步,就有七個小人等著。”
“是七個敵人吧。有七個小人等著的是迪斯尼樂園。”
那是老爸和母親的對話,原汁原味。老爸在信濃屋聽到其他客人說的諺語,回到家立刻現學現賣,得意揚揚,但每一次都說錯。
“人啊,最重要的是忍耐,因為三個人坐在石頭上。”
“是三年吧?三個人坐在石頭上干什么?”
母親一臉“這家伙真蠢”的表情,那模樣已經進入相聲的世界了。
記得小學時,鄰居家遭小偷。聽到有人喊“有小偷”,大家都沖出去抓賊,有個寒傖的男人拼命往前跑,木匠和蔬菜鋪老板在后面追:“給我站住!混蛋。”老爸也拿起鐵錘,“看我砸死他”,加入抓賊的行列。大伙把小偷逼進了死胡同。
沒想到前無去路的小偷一轉身,不慌不忙掄起手上的棒子反擊。那一瞬間,追兵全部向后轉,全速朝向看熱鬧的我們這邊跑來,跑在最前面的是老爸。小偷就這樣順利逃脫。這豈止是丟臉。
我一面是無語,一面也覺得掉頭而逃的大人很滑稽,忍不住大笑。那喜劇片一般的光景,直到現在還忘不了。人家說父親會用背影向兒子傳達一些什么……
北野武致信中國讀者:
窮人家的孩子,不管日本還是中國,童年光景大概是一樣的。假如中國讀者因我這本書而想起一些有關家人的事,我就很高興了。
佐賀的超級阿嬤》作者 島田洋七:
對我來說,我的教科書就是“人”,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教科書,就是北野武。
知名導演 陳玉勛:
北野武寫的是一本親子教育書。
作家 郝譽翔:
這不僅是北野武的自傳,更是北野武電影的詮釋。
著名影評人 衛西諦:
北野武的文字和電影一樣充滿魅力。他的影像因簡練直接而有力,文字因幽默親切而動人。
要強的母親心軟的母親。這樣又愛又恨又想逃離又離不開的母子關系每個人的生活中多多少少都能體會到吧。
超級滿意,雖然內容有點少,但是很感人!喜歡北野武
北野武式的搞笑,也許只有擁有這樣父母的人才有這樣的藝術見解
看完后,覺得真是典型的北野武的筆法,也能想起自己小時候的片斷,是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呢
好看好看非常不錯北野武的文字和電影一樣充滿魅力。他的影像因簡練直接而有力,文字因幽默親切而動人。
我來談北野武,有點兒像人到中年之后去回頭評價一個只在中學時做過幾年同班同學的男生。你對他了解并不多,所有印象只來自于那幾年短暫的相處。不過似乎這并不妨礙你說說那段時間留給你的感受。 對北野武,我只看過《菊次郎的夏天》,只讀過這一本《菊次郎與佐紀》。 《菊次郎的夏天》是1999年的電影。已經可以算老片。《菊次郎與佐紀》1999年出版。不是一本新書,雖然中文版才剛剛上市。
用輕松的筆觸回憶了自己的父母,與母親的關系成就了自己,與父親的關系成就了他電影里的人物。通俗讀物,喜歡北野武的可以買來讀讀。
一個多小時翻完了,活生生的北野武。對導演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一看。
書身小巧的涉及,非常適合帶在包里,隨時翻看。作者書中描寫的一家,尤其母親和父親,看似和身邊的家庭沒有兩樣,可是通過作者的文筆,我既感受到一家生活的艱難,同時又會笑出聲來,真是好奇特的感受。
喜歡北野武,所以就買了這本書感覺書包裝很好,服務比較貼心啦!物流很快
很喜歡,短小精干,很喜歡北野武導演的作品之一,想起菊次郎的夏天,父親的形象很生動
北野武一張僵尸臉,沒想到寫的書竟然很有意思
看完同名電影一直念念不忘,原來那個大小孩就是北野武,再看了吳念真導演寫的序,重新定位了北野武。
北野武自傳。印象最深的是如果我與別人有什么不一樣那是因為我有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母親。
在《菊次郎與佐紀》中,日本殿堂級導演北野武笑中藏淚,將父母與自己相處的往事娓娓道來。《菊次郎與佐紀》出版后被改編為賀歲連續劇、舞臺劇,十余年來年年重演,可說是日本家庭最愛的親情故事。
讀了北野武關于父母的回憶,對北野武的電影認識會更深刻。北野武故作正經,冷靜地描述,充滿其電影一樣的畫面感,總是讓人冷峻不禁。就是出版社過于雞賊,三萬多字的書,弄得如兒童讀物一樣,對讀者來說,顯得不大誠懇咯!
很小的一本書,因為喜歡北野武才買的,喜歡北野武的值得一看
喜歡北野武的電影,這本書描寫北野武和父母的一些瑣事,還是不錯的。
北野武的這本書特別棒,用幽默詼諧的文字,給我們呈現了一對不一樣的父母,有了這樣的母親和父親,才有了這樣特別的北野武,推薦
菊次郎寫母親和父親的一些過往,讓身為人母的我頗受感動和啟發,親自關系在外人看來一塌糊涂的菊次郎,多年以后回想起母親依然是握手言和而不是一味指責,親子關系最后的歸宿一定是深深的相互理解,哪怕過程是水火不容,劍拔弩張。
千萬千萬別看最前面吳念真寫的序…直接佐紀開始看起…nnd居然在自己寫的序里劇透…有沒有搞錯?!…話說北野武實在有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