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系《盛宣懷檔案資料》卷。書中所輯資料,時間自光緒二十年四月末(1894年6月初)葉志超準備率軍赴朝鮮起,至光緒二十一年十二月(1896年1月)湘、淮軍復員和收回遼東、山東各地為止。主要內容有:(一)部隊調動、餉械供給、前線軍情和戰況的函電;(二)戰略部署和進攻、放手、撤退的指示和請示;(三)各國調停、廣島拒使和馬關議和的函電和文件;(四)與各省督撫通消息和商調增援部隊的函電;(五)日本海軍艦只活動情況的報告和派駐海參崴的情報員李家鏊刺探沙俄動向的報告;(六)與駐歐美公使和在華各洋行洽購兵艦、軍械、彈藥的函電;(七)戰爭爆發后增添電報線路和用招商局名義租用外輪的函電。
盛宣懷是洋務運動的風云人物、李鴻章的得力助手、近代史上著名的官商,盛宣懷檔案規模巨大、史料豐富,按照已故文化大師王元化的說法,“其存世數量之大、內容之豐、涉及面之廣,罕有匹配”。
陳旭麓(1918~1988),湖南省湘鄉縣(今雙峰縣)人,初名修祿。陳旭麓是著名歷史學家、華東師范大學創始人之一。其著作《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浮想錄》被譽為新時期“中國本土史學的標志性文本”。
顧廷龍(1904~1998)著名古籍版本學家、目錄學家、書法家,上海圖書館原館長。長期致力于古典文獻學、版本學和目錄學的研究。著有《說文廢字廢義考》、《四當齋書目》、《顧廷龍書法選集》等。
汪熙(1920~2016),歷史學家。安徽休寧人。1944年赴美,1947年畢業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Warton)商學院研究生院。1948年返國后,長期從事中國近代經濟史,中美關系史和國際經濟關系等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工商學院名譽院長。
(上)目錄
一、備倭往來電報鈔存(光緒二十年六月十五日至二十六日)
二、倭韓軍務要電鈔存(光緒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十六日)
三、倭韓軍務要電鈔存(光緒二十年七月十七日至八月初七日)
四、倭韓軍務要電鈔存(光緒二十年八月初八日至二十七日)
五、倭韓軍務要電鈔存(光緒二十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九日)
六、中倭軍務要電鈔存(光緒二十年九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十八日)
七、中倭軍報錄存(光緒二十年十月十八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
八、中倭軍報鈔存(光緒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下)目錄
一、函稿
二、朝鮮商署函電錄存
三、電報
(盛宣懷檔案)“存世數量之大、內容之豐、涉及面之廣,罕有匹配”——王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