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較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于上海,1954年遷北京。商務印書館的創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以張元濟、夏瑞芳為首的出版家艱苦創業,為商務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早在商務創立不久就成立股份公司,并從此先后延請高夢旦、王云五等杰出人才,開展以出版為中心的多種經營,實力迅速壯大,編寫各類學校教科書,編纂《辭源》等大型工具書,譯介西方學術名著,出版現當代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整理《四部叢刊》等重要古籍,編輯“萬有文庫”“大學叢書”等大型系列圖書,出版《東方雜志》《小說月報》《自然界》等各科雜志十數種,創辦東方圖書館。本書是商務印書館部分重要史料的選集,不少都是建國后首次披露,具有史料價值。
汪耀華,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外書摘》雜志主編,早年曾任上海新華書店總經理助理、《上海新書報》總編輯。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出版史研究,編著并出版《書道——中國書業職業精神培訓手冊》(上海文化出版社)、《書街——上海福州路文化街長卷》(上海文化出版社)、《民國書業經營規章》(上海書店出版社)、《上海書業同業公會史料與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上海書業名錄(1906-2010)》(上海書店出版社)、《1948上海老書店地圖》(中華地圖學社)、《1843年開始的上海出版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等二十多種書籍。
這些文本,組合成商務印書館行走的拼圖1
商務印書館成績概略(民國二年四月)1
上海商務印書館總公司待遇同人章程(民國十年一月至十六年十月)17
商務印書館志略(民國十八年七月)69
上海商務印書館被毀記(民國二十一年七月)97
商務印書館復業后概況(民國二十三年一月)145
附錄:商務印書館各分館組織表(民國二十三年三月)159
商務印書館同人節約手冊(民國二十七年十月)171
九年來之報告(民國三十五年九月)199
商務五十年(一九五年九月)233
后記259
一個出版家的生長及其發展
一商務創立的時代背景
商務印書館創立于一八九七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當戊戌政變的前一年,上距《南京條約》的訂立(一八四二年)為五十五年,距太平天國的失敗(一八六四年)為三十三年,距及時次中日戰爭的失敗(一八九五年)為兩年。
自從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訂結以來,中國門戶洞開,以英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勢力,憑其堅甲利兵,日益深入堂奧,代表封建貴族及地主豪紳的專制統治,對外自頑固排外逐漸轉趨媚外,對內則更加緊鎮壓人民的力量,擴大對人民的剝削。
就在這種政治環境之下,封建社會中的開明知識分子之間,開始了維新變法的革新運動,在政治上要改專制為立憲,在文化上要求輸入接納西方的思潮和制度,包括廢除科舉、設立新式學校等。這個運動是以上層的知識分子為中心的,領導上都是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人物,他們既無廣大的群眾基礎,所以注定是失敗的;事實上,后來經過及時回的周旋,便不勝反動派的進攻而全盤瓦解了。但另一方面,維新的要求對當時的反動的封建統治是一種進步的斗爭,所以有它歷史的意義。
在維新的口號下,新學的提倡成為時務的要圖,新學書籍的需要突然擴大了,中國的出版界因而起了非常的變動。為供應新書的需要,官書局和外國教會所辦印書局以外的民營新式出版業就應運而起。
商務印書館便是在這個時代背景前創立的及時個民營出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