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軟利器"?一種輕盈、透明、無質無形、難以把握的力量,由信息和物理載體構成,這就是媒介。了解媒介的屬性和演化規律的人,常占盡優勢:反之則身處險境。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
如果你看過保羅·萊文森的這本《軟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歷史與未來》,或許就會深信不疑。在書中,萊文森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航海家,帶領你穿越媒介時空——
你將邂逅古埃及的法老、古希臘的圣賢以及歐洲中世紀、近代和當代的谷登堡、哥倫布、達爾文、康德、黑格爾、愛因斯坦:
你將重溫宗教改革、發現的時代、科學革命、工業革命、電子革命和阿西莫夫革命:
你將考察口語、象形文字、拼音文字、機器印刷、光化學媒介、電子媒介、文字處理、超文本和互聯網的演化、人工智能的未來……
作為媒介"軟決定論"的信仰者和媒介"人性化趨勢"的提出者,萊文森的預測正逐漸變成現實:新新媒介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世界。如果你想掌握媒介這把"利器",無往而不勝,不妨從本書開始。
作為媒介"軟決定論"的信仰者和媒介"人性化趨勢"的提出者,萊文森的預測正逐漸變成現實:新新媒介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世界。如果你想掌握媒介這把"利器",無往而不勝,不妨從保羅·萊文森編著的《軟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歷史與未來)》開始。
譯者前
萊文森中文版序
萊文森前
1 緒論
1.1 信息技術之重要
1.2 媒介決定論:硬決定論與軟決定論
1.3 人的選擇走向
1.4 無心插柳的革命
2 及時種數字媒介:字母表與一神教的興起
2.1 知識壟斷及其猜忌心重的監護人
2.2 用作權杖的字母表
2.3 信息革命的自我覺醒
3 印刷媒介催生近代社會
3.1 中國的發明對近代歐洲的貢獻
3.2 "號外!號外!快看!"——報紙發現美洲
3.3 作為知識引擎的印刷術
3.4 公共教育存在的緣由
3.5 信息的資本化
4 攝影的時代與永恒的影像
4.1 攝影術的構圖
4.2 鏡頭中的污點
4.3 影像不朽
4.4 跨越時間的凝視
4.5 主觀性的遷移
5 電報:可疑的信使
5.1 赫耳墨斯的兩面性
5.2 對電報的懷疑:信鴿、電報與19世紀50年代的生物技術
5.3 對媒介的不公批評
6 電話:吵鬧的玩具
6.1 命途多舛
6.2 私密場所里的公開化
6.3 親密空間的外表化
6.4 電話精靈及其批評者
7 電燈光:書籍的佳友
7.1 延伸白晝的媒介
7.2 平裝書的回應
7.3 文本的電子解放
8 廣播:大眾收聽的媒介
8.1 線性的終結
8.2 廣泛的審查
8.3 丘吉爾與羅斯福、希特勒與斯大林: 廣播巨頭
9 媒介的適者生存:適應人類生境的廣播、電影與電視
9.1 脆弱的共生廣播網
9.2 蒙太奇之后,搖滾樂施以援手
9.3 "偷聽"媒介的自然生境
9.4 第三個例證,在攝影術的兩條道路中尋求圓滿的生境
10 補救性媒介:以錄像機和窗戶為例
10.1 即時性的補救措施
10.2 計算機之前的媒介演化:窗戶的補救性媒介
11 文字處理與寫作高手
11.1 媒介生產的革命
11.2 去除準柏拉圖式的滯后現象
11.3 無限修改之可能及其后果
12 在線作者:出版人和書店
12.1 計算機:傳播的引擎
12.2 在線社區:思想的市場
12.3 反達爾文進化思想的守門人陷入困境
13 超文本與作者/讀者的角色置換
13.1 超文本:來往的路徑
13.2 作者:預設能力的減弱
13.3 超文本:小說與非小說
14 開放的網絡及其敵人
14.1 蒲公英的生命力
14.2 《傳播風化法》、"童鎖"芯片和其他法律
14.3 在線兒童
15 20世紀的屏幕
15.1 電腦屏幕不是電視
15.2 新的在線面孔:交互性、友好性及其他
15.3 召之即來的世界
16 紙張的未來
16.1 從傳真得出的結論
16.2 用于經驗證書的紙張
16.3 書籍、報紙和日益便利的媒介
16.4 誰將擁有紙媒印刷品的版權
17 電子水?。簲底謺r代知識產權的高身段亮相
17.1 知識產權簡史:起源、體現及困難
17.2 數字化的復雜問題
17.3 免費信息的主張
17.4 信息也許想要自由,但信息的創造者仍需要吃飯
17.5 知識產權與匿名的終結
17.6 什么產權不在保護之列
18 真實生活里的人工智能
18.1 蛋白質沙文主義的危險
18.2 黑猩猩、程序及計算機
18.3 人工智能與金科玉律
19 你觸摸不到賽博空間里的東西
19.1 知識的感覺:人對地球、火星及深空的認識
19.2 速溶咖啡與信息傳遞
19.3 臨別一杯,互道尊重
文獻
索引
譯者后記
很好
有興趣
很好的賣家。我的同事們都很喜歡呢。下次再來哦
紙質良好、封面精美、印刷清晰、包裝完好、快遞及時、售后無憂………
果然是經典!
下次還來買
棒!質量和發貨速度和物流都棒!
很不錯的書,還沒有細看
一如既往的好
還沒閱讀內容 紙質不錯
好賣家,寶貝相當理想,關注ing! 有新貨了,記得通知我~
真不好意思!!!因為電腦壞了,昨天才維修好,所以今天才給您付款。請諒解??!不過您的商品真的很不錯,很喜歡?。?!
挺不錯的,要好好閱讀。
非常好的一本著作,擴大視野。
不錯的,值得推薦,沒看的可以看下,有一定的啟發性
就我饕餮的讀書風格來說,這本書讀得太慢了,也許是經常皺著眉頭讀的緣故吧,呵呵。讀這位保羅確實有所得:比如犀利地擊倒一批“杞人”,比如人性化是技術進化的方向,等等;但其斷見多多的霸道語言風格也很是讓人不屑:比如對非字母語言巨大的現實存在和印刷術在中國的實際作用,實在缺乏科學精神?;蛘哒f,他缺乏的是如麥克盧漢的智慧?甚或說,“杞人”波茲曼真的錯了嗎?
作為《新新媒體》的“前傳”,還是蠻有意思的。就是翻譯的時間在《新新媒體》之后,而此書的出版又在前,翻譯者有點羅嗦和重復了
作者是傳播學大家,譯者翻譯書籍可能有幾十部
有的翻譯的字眼有些不恰當,但整體的思路和框架讓人深受啟發。
值得收藏的好書,對理解傳播、信息化的過去與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很薄的一本書,篇幅不算很大,但是感覺文字的含金量很高,很多論述都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書的大致內容不錯,翻譯的很爛,很多句子讀不通,很無語
對于學傳播學的學生來說,新媒體真的是重中之重哇~這種大師級的傳播學作品,再加上是何道寬老師翻譯的,手邊一定要有哇~
還沒看,但周圍看過的同學都說挺不錯的,比新新媒介那本要好!
以時間的順序把各種媒介的誕生過程記錄下來,給人啟示。有的話很經典,值得思考!
同樣一個作者的兩本書,軟利器完爆新新媒介。超有邏輯和分析能力的一本書,真的對學媒體的同學很有幫助,對媒介演變的歷史能對當下有很多啟發。
復旦這套書的內容都不錯,但是出版社顯然不是很精心,本是一套系列書,書的開本卻大小不一,令人遺憾。不過書本身的內容很好,對文化及文化史有興趣的都可以看,它的續篇《新新媒介》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