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鬼、花、妖,并以此來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其作品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及時類,是反映社會黑暗,揭露和抨擊封建統治階級壓迫、殘害人民罪行和歌頌被壓迫人民反抗斗爭精神的作品,如《促織》、《紅玉》、《夢狼》、《梅女》、《竇氏》、《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在《促織》中,小說寫了一個愛斗蟋蟀的皇帝,為了滿足自己的愛好,就不斷地讓百姓進貢蟋蟀。在鄉下,一個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親千辛萬苦找來的蟋蟀,由于害怕責罰,竟然跳了井。后來這個孩子變成了一只蟋蟀,他不僅斗敗了所有的蟋蟀,還斗敗了大公雞。孩子的父親把它獻給皇上,才使自己免于懲罰,并因此得以發跡。統治者的小小愛好,既能害得百姓家破人亡,也能使人大富大貴。《促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借講前朝故事,來揭露當時的黑暗現實,將批判的鋒芒直指當時的較高統治者——天子。特別是篇末,作者仿效《史記》每篇篇末都附有"太史公曰"的體例,用"異史氏曰"直截了當地揭示出自己的這一創作意圖。
第二類,是反對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禮教,歌頌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和為爭取自由幸福而斗爭的作品,如《嬰寧》、《青鳳》、《阿繡》、《連城》、《青娥》、《鴉頭》、《瑞云》等。《連城》中,云南晉寧人喬生很窮,但很有才華,得到了史舉人的女兒連城的欣賞。后連城被迫與一鹽商之子訂婚,不久得了怪病,要成年男子的胸肉做配藥才可以治療。史舉人許諾誰能做到就把連城嫁給他為妻。于是喬生毫不猶豫地來到史家掏刀割掉自己胸口的肉。但連城的病好后,史舉人食言,沒有把連城嫁給喬生。不久,連城與喬生雙雙死去。兩人在陰間重逢。喬生在朋友的幫助下和連城雙雙還魂。哪知鹽商賄賂貪官,把復生的連城判給了別家。連城在鹽商家不吃不喝,并要上吊,鹽商沒有辦法,只好放連城回家。,喬生和連城有情人終成眷屬。蒲松齡對連城和喬生始終持以贊揚的態度,對他們執著的愛情進行了熱情地歌頌。
第三類,是揭露和批判科舉考試制度的腐敗和種種弊端的作品,如《葉生》、《考弊司》、《賈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如在《葉生》中,主人公葉生文詞冠絕,卻久困名場,"形銷骨立,癡若木偶",雖"服藥百裹"仍"殊罔所效",終以病死。死后,魂魄跟從知己丁乘鶴而去,對名利場仍不改其癡,把生平所擬定的應考習題幫助丁公子應考,使其連戰皆捷。葉生聊以自慰說:"借福澤為文章吐氣,使天下人知半生淪落,非戰之罪也,愿亦足已。"當他魂歸故里,"逡巡入室,見靈柩儼然,撲地而滅"。葉生在淪落中苦苦掙扎,他的痛苦經歷,使人潸然淚下,最終仍虛幻一生,其凄楚何其深也!科舉制度對下層知識分子靈魂的禁錮和生命的擠迫就是如此殘酷無情!
從藝術成就上看,《聊齋志異》吸收了古代白話小說的長處,形成了獨特的簡潔優雅的文言風格。同時,它又采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眾多鮮明生動、性格典型的藝術形象。寫貪官污吏,無不面目丑惡,朋比為奸;寫科舉考試,考生鸚鵡學舌,考官則有眼無珠;寫愛情,則癡男怨女,楚楚動人;寫女子,則拈花微笑,嫻雅多情。書中既有對漆黑如墨的現實的不滿,又有對懷才不遇、仕途難攀的不平;既有對貪官污吏狼狽為奸的鞭笞,又有對勇于反抗、敢于復仇的平民的贊嘆;而數量最多、質量好、描寫最美、最動人的是那些人與狐妖、人與鬼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純美愛情。
從故事結構上看,其情節曲折離奇,布局嚴謹巧妙,語言簡潔生動,每個故事的情節安排也都顯出作者的智慧和匠心,讓讀者開卷后興味盎然,不愿釋手,回味無窮。
聊齋志異》共16卷,491篇故事。故事全是短篇,長的也不過3000多字,短的才20多字。《聊齋志異》承襲了六朝志怪小說和唐傳奇的衣缽,但在觀念和作法上卻有了質的飛躍,作者在談狐說鬼中,對封建王朝統治下的社會政治、人情世態、道德倫常的"孤憤"胸懷隱約可見,虛構出奇幻瑰麗的故事,來針砭時弊,抒發憂憤,表達個人的感受、經驗和情趣,寄托精神上的追求、向往。將宗教迷信意識轉化為文學的審美方式正是《聊齋志異》超越以前的志怪傳奇小說,成為這一類小說中杰出的文學名著的根本原因。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山東省淄川縣蒲家莊人,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文學家。蒲松齡自幼聰慧好學,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及時而聞名鄉里,但后來卻屢應省試不第。他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長期艱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對當時政治黑暗、科舉制度腐朽以及社會弊端的認識和了解,為日后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蒲松齡自謂"喜人談鬼","雅愛搜神",從青年時期便熱衷記述奇聞異事,寫作狐鬼故事。40歲時,他將已作成的篇章結集成冊,定名為《聊齋志異》,并且撰寫了情辭凄婉、意蘊深沉的序文——《聊齋自志》,自述寫作的苦衷,期待為人理解。此后,他沒有屈從社會的偏見,抱著"縱不成名未足哀"的信念,仍然執著地寫作,直至年逾花甲,方才擱筆,可以說為《聊齋志異》的創作傾注了畢生的精力。
考 城 隍………………………… 1
尸 變………………………… 2
瞳 人 語………………………… 4
畫 壁………………………… 6
咬 鬼………………………… 7
王 六 郎………………………… 8
偷 桃………………………… 11
種 梨………………………… 12
勞山道士………………………… 13
蛇 人………………………… 15
雹 神………………………… 17
狐 嫁 女………………………… 18
嬌 娜………………………… 20
三 生………………………… 24
葉 生………………………… 25
王 成………………………… 27
青 鳳………………………… 30
畫 皮………………………… 32
賈 兒………………………… 35
董 生………………………… 37
陸 判………………………… 39
嬰 寧………………………… 42
聶 小 倩………………………… 47
鳳陽士人………………………… 50
珠 兒………………………… 52
胡 四 姐………………………… 54
俠 女………………………… 56
酒 友………………………… 59
蓮 香………………………… 60
阿 寶………………………… 65
張 誠………………………… 68
巧 娘………………………… 71
紅 玉………………………… 74
林 四 娘………………………… 77
魯 公 女………………………… 79
胡 氏………………………… 81
黃 九 郎………………………… 83
連 瑣………………………… 86
白 于 玉………………………… 89
連 城………………………… 92
商 三 官………………………… 94
小 二………………………… 96
庚 娘………………………… 98
宮 夢 弼…………………………100
狐 妾…………………………104
雷 曹…………………………106
阿 霞…………………………108
翩 翩…………………………109
青 梅…………………………111
羅剎海市…………………………116
公孫九娘…………………………120
促 織…………………………124
狐 諧…………………………127
姊妹易嫁…………………………129
續 黃 梁…………………………131
棋 鬼…………………………135
辛十四娘………………………… 136
胡四相公………………………… 141
念 秧………………………… 143
酒 狂………………………… 149
趙 城 虎………………………… 151
封 三 娘………………………… 153
狐 夢………………………… 156
章 阿 端………………………… 159
花 姑 子………………………… 162
西 湖 主………………………… 166
孝 子………………………… 170
長治女子………………………… 170
伍 秋 月………………………… 172
荷花三娘子……………………… 174
金 生 色………………………… 177
彭 海 秋………………………… 179
竇 氏………………………… 182
馬 介 甫………………………… 184
云 翠 仙………………………… 190
小 謝………………………… 193
林 氏………………………… 197
胡 大 姑………………………… 199
蕙 芳………………………… 201
考 弊 司………………………… 202
狐 懲 淫………………………… 204
江 城………………………… 206
孫 生………………………… 211
邵 女………………………… 213
二 商………………………… 217
梅 女………………………… 219
阿 英………………………… 222
青 娥………………………… 226
仙 人 島………………………… 230
柳 生………………………… 234
冤 獄………………………… 236
宦 娘………………………… 238
阿 繡………………………… 240
小 翠………………………… 244
細 柳………………………… 248
夢 狼………………………… 250
嫦 娥………………………… 252
褚 生………………………… 257
霍 女………………………… 259
司 文 郎………………………… 263
呂 無 病………………………… 266
姚 安………………………… 270
邵 士 梅………………………… 271
陳 錫 九………………………… 272
鳳 仙………………………… 275
佟 客………………………… 279
愛 奴………………………… 280
小 梅………………………… 283
績 女………………………… 286
張 鴻 漸………………………… 288
云蘿公主………………………… 291
天 宮………………………… 297
喬 女………………………… 299
神 女………………………… 301
湘 裙………………………… 304
三 生………………………… 308
長 亭………………………… 309
席 方 平………………………… 312
素 秋………………………… 315
胭 脂………………………… 319
仇 大 娘………………………… 323
珊 瑚………………………… 328
恒 娘………………………… 332
葛 巾………………………… 334
書 癡………………………… 337
齊天大圣………………………… 340
青 蛙 神………………………… 342
又 ………………………… 344
任 秀………………………… 346
晚 霞………………………… 347
白 秋 練………………………… 350
織 成………………………… 353
竹 青………………………… 355
王 大………………………… 358
樂 仲………………………… 360
香 玉………………………… 363
大 男………………………… 365
韋 公 子………………………… 368
嘉平公子………………………… 370
二 班………………………… 371
苗 生………………………… 372
薛 慰 娘………………………… 374
王 桂 庵………………………… 376
寄 生 附………………………… 379
姬 生………………………… 382
紉 針………………………… 384
粉 蝶………………………… 386
錦 瑟………………………… 389
丐 仙………………………… 392
考 城 隍
我姐夫的祖父宋老先生,名燾,是本縣秀才。有24小時,他因病躺在床上,恍惚中看見有個官吏牽著一匹前額長白毛的馬,手里拿著官府的文告過來對他說:"請你前去參加考試。"宋老先生說:"主考官還未光臨,為何突然提及考試的事?"那官吏并不言語,只是催促他快快動身。宋老先生只好勉強拖著病體乘馬隨那官吏而去。
他感到腳下的道路非常生疏。轉眼間就到了一座城堡前,看上去好像是帝王的都城。一會兒功夫他們便進入官府,只見房舍十分壯麗豪華,上面坐著十多個官員,卻不知是什么身份的人,其中只有關帝爺還認識。屋檐下擺著小桌和墩子各兩個。在他之前,有一個秀才已坐在一端,宋老先生便挨著他坐在旁邊。小桌上放著筆和紙,很快試題紙傳下來,展開一看,見上面寫著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兩人很快把文章寫成,呈到殿上。宋老先生文中有這樣兩句:"有一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殿上眾神傳閱之后,稱贊不已。眾神召宋老先生上殿說:"河南缺一個城隍神,你可去任此職。"宋老先生這才醒悟過來,感激涕零地叩頭相謝道:"承蒙受到恩賜的任命,怎敢推辭。只是家里有七十二歲老母,無人奉養。我請求侍奉老母送終后,再聽從任命。"上面有位像帝王模樣的人立即令人查看他母親的壽數,一位留著長胡須的官吏翻開表冊查閱一遍說:"還有九年陽壽。"正當大家躊躇間,關帝說:"不妨讓張先生暫且代職九年,到時讓他接任。"然后又對宋老先生說:"本應立即赴任,今念及你的一片仁義孝敬之心,可批準九年假期,到時候再召你赴任此職。"隨即又勉勵了那位秀才幾句,二人垂首叩拜一齊退下。
那位秀才握著宋老先生的手,一直送到郊外。他自我介紹說是長山縣張某。臨別時又作詩相贈,具體內容全忘了,其中僅"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兩句記下了。宋老先生騎上馬告別張某而去。
等回到家里時,豁然如夢初醒。這時,他已死去三天了。老母親聽見棺材里有呻吟聲,趕忙將他扶出來。過了大半天,他才能說話。家里派人到長山縣一帶去打聽,果然有張某此人,就在這24小時死去了。
后來過了九年,宋母果真去世。等到為老母辦完喪事以后,宋老先生沐浴更衣,進房安然而死。他岳父家住在縣城西門內,這天忽然見宋老先生乘坐雕飾華麗的馬車,并有眾多隨從陪同而來,登堂拜別。大家都很驚疑,卻不知道他已經成了神仙。當岳父家的人奔走鄉里去詢問時,宋老先生已經去世了。
宋老先生有自記小傳,可惜經過喪亂以后失傳了,這里所記不過是個大略罷了。
尸 變
陽信縣有位老翁是本縣蔡店人。村子距縣城約有五六里遠。他和他兒子在路邊開小店做生意,也供過路的商人住宿。有幾個車夫,經常販賣東西從這里過往,每次都要在他家里住。
24小時黃昏時分,這四個人一起來到店門口,要求投宿。但老翁家里房間已經全部讓客人住滿了。四個人商量了一下,覺得再也沒有別的去處,就堅持要求老翁想辦法安排他們住下。老翁沉思了一下,想起有一個空地方可以住人,只是怕客人們不滿意。客人們說:"我們只求有一間側房能夠安身歇息就行,哪里還敢挑來揀去的呢?"
原來,老翁有一個兒媳婦剛剛死去不久,尸體就停放在將要讓客人留宿的這間屋子里。兒子出門去購買棺材,還沒有回來。老翁想著這靈室還安靜,就領著客人們穿過通道到了那里。客人們進到室內,只見里面桌案上燈光昏暗,桌案后面 ……
好
還沒看完啊
很多,故事很齊全
很好!是正版
好好好好啊
發貨快包裝仔細
質量不錯,值得購買
喜歡買當當自營的東西,品質有保障,做活動時價格很實惠,不過送貨速度比起**來說稍慢了些,希望當當加油,越做越好!
先給孩子|囤著吧
通俗易懂,很有趣
看起來更流暢。
滿意。會繼續在當當購書。
書很好,發貨速度也很快!
正版圖書,質量保證,放心品質。
還沒打開,先看看
很好看 很喜歡 但是仍然不算是他最好的作品吧
印刷精美還有插圖,就是不是全本的
一前就讀過聊齋,很喜歡,這次重新再來讀一遍。
書很不錯,快遞超級快。我頭天下單,第二天上午就到了。
字太小,不適合初中閱讀
白話的,適合小朋友
書不錯,以前看文言文版老是不能從頭到尾看完,現在白話版要爭取看完。
紙張質量好,印刷質量好,字體清晰。一級棒!好想給6分。
書收到了,看上去很喜歡。還沒有閱讀,閱讀后再評論內客。
書生寒窗下,美女姍姍來^_^,很喜歡聊齋故事,文言看著太累,白話就好
有塑料包裝,故事不是按頁走,是一個連著一個的。
名著,值得保存,小時候枕邊一直有一本白話聊齋,后來搬家就找不到了,這次當當上買到一本,等孩子大點可以給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