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程序性制裁理論(第三版)圖書
人氣:62

程序性制裁理論(第三版)

2004年,筆者在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了《程序性制裁理論》一書。該書面世12年來,在法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該書所提出的程序性制裁理論已經在訴訟法學界廣為流傳,得到了較高的學術引證頻次。該書所創立的以&ldqu...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司法制度  
  • 作者:[陳瑞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9382189
  •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3
  • 印刷時間:2017-03-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由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第四屆“全國杰出青年法學家”陳瑞華獨著。本書是一部以程序性違法的法律后果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作者運用經驗實證研究方法,對違反刑事訴訟程序的成因以及治理程序性違法行為的主要方式進行深入的反思和評論。作者討論了實體法律責任制度的缺陷,論證了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正當性和理論基礎,分析了現行的程序性制裁制度的主要不足,并就程序性制裁制度的完落以及與程序性制裁有關的程序性裁判、程序性辯護、程序性上訴等制度的重構,提出了系統的理論設想。

編輯推薦

本書的研究是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運用于法學研究的可貴嘗試,體現了一種“從經驗到理論”的研究思路,為原創性理論的提出奠定了方法論基礎。本書在學術上的開拓和創新,拓展了刑事訴訟法學的學術版圖,有助于刑事訴訟基礎理論的發展。

作者簡介

陳瑞華,男,1967年2月生,山東聊城人?,F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政法大學學士(1989),中國政法大學碩士(1992),中國政法大學博士(1995),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博士后研究人員(1995-1997),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02),1997年起在北京大學法學院任教。 研究領域主要有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證據法學、司法制度和程序法基礎理論。獨立出版的著作有:《刑事審判原理論》、《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看得見的正義》、《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程序性制裁理論》、《刑事訴訟的中國模式》、《法律人的思維方式》、《論法學研究方法》、《程序正義理論》、《比較刑事訴訟法》、《刑事證據法學》、《刑事證據法的理論問題》,等等。 2004年11月,獲得中國法學會第四屆“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稱號。2010年3月,獲得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資格。

目錄

及時章 程序性違法

一、問題的提出

二、對三個案例的分析

三、程序性違法的性質

四、作為人權法的刑事訴訟法

五、刑事訴訟立法的基本缺陷

六、“重實體、輕程序”的獎懲機制

七、刑事司法中的潛規則

八、對程序性制裁制度的觀念抵觸

九、結語

第二章 程序性違法的實體制裁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對杜培武案件的綜合分析

三、行政紀律處分的效果

四、刑事追訴的可行性

五、附帶民事訴訟的作用

六、國家賠償制度的局限性

七、結語

第三章 程序性制裁的法理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什么是程序性制裁

三、程序性制裁的基本模式

四、程序法的獨特制裁方式

五、為什么要制裁程序性違法行為

六、為什么要選擇宣告無效的制裁方式

七、程序性制裁的局限性

八、程序性制裁的未來

第四章 對非法偵查行為的程序性制裁

一、引

二、強制性排除與裁量性排除

三、瑕疵證據的補正

四、非自愿供述排除規則的發展

五、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主要問題

第五章 對非法審判行為的程序性制裁

一、引

二、作為程序性制裁的撤銷原判

三、撤銷原判制度的兩種方式

四、對撤銷原判制度的反思

五、撤銷原判制度的未來(1)——積極性程序違法行為制裁方式的重構

六、撤銷原判制度的未來(2)——消極性程序違法行為的制裁方式

第六章 程序性裁判

一、引

二、程序性裁判的性質

三、程序性裁判的基本原則

四、對偵查行為合法性的初步審查

五、正式調查程序

六、程序性裁判中的證明機制

七、小結

第七章 程序性辯護

一、程序性辯護的出現

二、程序性辯護的性質

三、作為訴權行使方式的程序性辯護

四、對程序性辯護的一些反思

五、程序性辯護的兩種模式

六、程序性辯護的獨特方式

七、程序性辯護的制度困境

八、律師界對程序性辯護的探索

九、制度夾縫中的程序性辯護

第八章 程序性上訴

一、問題的提出

二、對三個案例的分析

三、程序性上訴的對象

四、程序性上訴的審理方式

五、二審法院對裁判理由的說明

六、對未經一審法院裁判事項的審理

七、程序性上訴與審級制度

第九章 程序性制裁理論的體系

一、程序性違法

二、程序性制裁

三、程序性裁判

四、程序性辯護

五、程序性上訴

六、程序性制裁理論

參考文獻

索引

在線預覽

在以往的研究中,筆者曾經提出了“中國的問題,世界的眼光”這一研究方法上的命題。當時主要是針對中國法學界所盛行的“對策法學”和“思辨法學”現象,提出了法學研究應當將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法學者應具有問題意識的觀點。但是,有關法學研究方法的討論還可以繼續深入進行下去。我們可以繼續追問以下問題:怎樣才能尋找和發現法律問題?如何才能對問題的成因做出的解釋?如何通過對問題的解釋提出一般的法律理論?如何對該項理論做出令人信服的論證……一言以蔽之,面對一個法律問題,我們究竟如何展開研究活動呢?

在近年來的學術研究中,筆者越來越多地意識到,法學研究中的幾乎所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研究方法問題。在目前的研究條件下,資料早已不成其為問題。原先為研究者所抱怨的國外研究資料匱乏的問題已經不復存在。大量來自歐洲和北美的法學著作、教科書和法典都被翻譯成中文,并被迅速地推向圖書市場;大批西方法學者來華進行訪問、講學,將近期的法學理論和立法動向迅速傳播給中國法學界;越來越多的法學者或留學歐美,或從事短期的學術訪問,將近期的西方法學思想帶回國內。與此同時,對中國立法和司法現狀認識得越來越深入,對中國問題的把握越來越,也使得法學者對于很多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擁有更大的發言權。然而,這一切似乎仍然不能克服法學研究中的種種缺陷和不足。在表面繁榮的法學研究以及大量“繁衍”的法學論著背后,存在著研究視野狹隘、學術表述陳舊以及高水平法學成果嚴重匱乏的問題。而這一切問題的核心,仍然是研究方法問題。

奉獻給讀者面前的《程序性制裁理論》一書,就是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研究刑事訴訟問題的一次學術嘗試。如果用簡練的語言做一概括,本書有兩條清晰可見的學術線索:一是在內容上提出了以“權利救濟”為核心的“程序性制裁理論”,拓展了刑事訴訟法學的學術版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理論;二是在方法論上強調對問題的解釋,注重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研究法律問題。對于本書的內容,這里不做詳細的評述。本書第九章“程序性制裁理論的體系”,就對這一理論的體系以及相關的新概念做出了的總結。筆者在序言里將要對研究法律的方法問題做出簡要的評論,以使讀者了解本書的布局和構思。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需要理**的評論:

刑訴專業必讀

2017-11-23 19:58: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好好好好

2017-04-07 23:13:31
來自嫦***(**的評論:

關注已久,好喜歡,大師作品

2017-04-08 19:09:1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是正版的,包裝嚴實

2017-04-09 17:41:4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不錯,很不錯,很有啟發性

2017-04-10 09:20:5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錯別字有點多啊

2017-05-01 11:40:21
來自無***(**的評論:

非常喜歡的書,買來送人的,朋友也很喜歡

2017-06-08 08:39: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好,打折買的,算下來三四折,很超值。

2017-06-17 23:53:5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大家作品,不知這一版有多大變化

2017-06-18 12:58:48
來自空***滴**的評論:

好書,與大家分享

2017-07-30 19:19:53
來自夕陽的**的評論:

陳教授經典作品的再版之作,值得品讀!

2017-08-12 15:22: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的的喀喀湖,不錯的的喀喀湖

2017-08-13 18:38:58
來自衡漢教**的評論:

非常好的商品,特別滿意,發貨速度快,服務態度很好!

2017-10-08 23:13:3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