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計量學是利用量化方法和手段科學研究活動特征,真計量結果可以支撐相關料技政策問題。《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學計量學方法》系統地論述了科學計量學的發展和基本原理與規律,論述了科學計量學在科技競爭力分析,科學結構和演化,科學合作、科學與技術的關系等方面的應用,系統地闡明了不固應用中的指標體系與方法:專門論述了基于科學計量圖譜方法的應用。《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學計量學方法》專門分析了科學計量學指標的政策含義,系統討論了科學計量學應用的優勢、不足和爭議。
高志于從事科技政策研究、科學計量學研究的專業人員
目錄
叢書序 i
前言 v
章 科學計量學研究進展與應用 1
節 科學計量學的起源和發展 2
一、文獻計量學 2
二、科學計量學 3
三、信息計量學 5
四、替代計量學 6
第二節 科學計量學的理論進展:統一模型的研究 8
一、文獻增長與老化規律及其政策含義 8
二、布拉德福定律及其政策含義 12
三、洛特卡定律及其政策含義 12
四、齊普夫定律及其政策含義 13
五、科學計量學統一概率模型與應用 14
第三節 科學計量學的指標體系構建與研究進展 15
一、科學計量學指標體系與構建 15
二、科技政策研究中的科學計量學指標應用 21
第四節 科學計量學的應用研究與局限 26
一、科學計量學與科技政策研究之間的主題關系 27
二、綜合性科學計量學指標和科研活動評價模型構建 28
三、防止和避免科學計量學指標的濫用 31
本章參考文獻 32
第二章 科學計量學在科技競爭力研究中的應用 36
節 科技競爭力的內涵 36
一、國家競爭力 37
二、國家科技競爭力 38
三、科研機構(大學)競爭力 39
四、產業科技競爭力 40
第二節 科技競爭力評價中的科學計量指標與方法應用 42
第三節 國家和區域科技競爭力評估研究 46
一、科研論文產出競爭力 47
二、科研機構被引頻次的對比分析 48
三、發明專利對比分析 48
四、基于自然指數的國家科技創新能力 49
五、國家科學研究和創新績效評估 50
第四節 科研機構科技競爭力比較研究 51
一、基于論文被引頻次的科研機構排名 52
二、基于自然指數的研發機構排名 53
三、基于發明專利的科研機構排名 55
四、基于萊頓排名的大學科研競爭力分析 56
五、全球大學科技競爭力排名 58
第五節 產業領域與學科領域的競爭力研究 59
一、學科領域發展水平和競爭力對比分析 60
二、 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對比分析 61
第六節 前景與展望 63
本章參考文獻 65
第三章 知識圖譜關鍵方法比較與應用 68
節 作者共引分析方法 69
一、基本概念與理論 69
二、典型應用案例 73
第二節 文獻共引分析方法 79
一、基本概念與理論 79
二、典型應用案例 81
第三節 期刊共引分析方法 86
一、基本概念與理論 86
二、典型應用案例 87
第四節 共詞分析方法 96
一、基本概念與理論 96
二、典型應用案例 98
第五節 作者合作分析方法 104
一、基本概念與理論 104
二、典型應用案例 105
第六節 社會網絡分析方法 110
一、基本概念與理論 110
二、典型應用案例 112
第七節 直接引文分析方法 120
一、基本概念與理論 120
二、典型應用案例 122
第八節 幾種關鍵知識圖譜方法的比較 126
本章參考文獻 129
第四章 科學計量學在科學結構與演化研究中的應用 133
節 科學結構與演化研究進展 134
一、科學結構研究 134
二、演化趨勢研究 135
三、科學計量方法 137
第二節 科學結構分析體系與工具研發 144
一、科學結構分析體系 144
二、科學結構分析工具研發 145
第三節 案例:科學結構地圖 149
一、通過表征科學知識流動的論文引證及其聚合關系揭示科學知識結構 150
二、通過結構關系及其變化揭示熱點或潛在熱點領域 156
三、通過學科多樣性和網絡凝聚性揭示知識整合的廣度及強度 156
四、通過國家科學研究的結構和相互關系揭示知識合作與競爭趨勢 157
五、通過科研基金資助的產出差異揭示重要資助機構的布局方向 159
第四節 學科結構與演化研究前景和展望 162
本章參考文獻 163
第五章 科學計量學在科研合作政策研究中的應用 167
節 科學計量學應用于科研合作分析的概念基礎及意義 168
一、科研合作的基本概念與類型 168
二、科研合作的重要作用 169
三、科學計量方法在科研合作中的重要意義 171
第二節 基于科學計量學的科研合作分析內容 172
第三節 科研合作分析的計量方法與指標 174
第四節 案例研究:中國國際科研合作的科學計量分析應用 187
一、確定研究目標與研究問題 187
二、數據處理與統計結果 188
三、分析結論 199
第五節 科學計量學在科研合作政策研究中的前景展望 200
一、對科技政策的指導和應用 200
二、現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 201
三、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202
本章參考文獻 202
第六章 科學計量學在揭示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關系中的應用 207
節 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關系的研究方法 208
一、科學關聯度 209
二、科學技術關聯模型(S&T linkage) 210
三、基于復雜網絡理論 212
四、其他方法 212
第二節 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關系度量指標 213
第三節 基于專利引文的知識轉移研究 215
一、研究模型和數據 216
二、實證分析——轉基因水稻 222
第四節 結語 228
本章參考文獻 228
第七章 科學計量學與科技政策:問題與爭論 232
節 科學計量學的應用與缺陷 232
第二節 社會科學研究中測量工具的信效度與研究效度 235
第三節 科學計量指標的信度 239
第四節 科學計量學研究的效度 242
一、科技計量指標的測量效度 242
二、科學計量學的研究效度 247
第五節 對幾個重要計量指標問題的探討 249
一、期刊影響因子 249
二、h指數和其他衍生指數 250
三、關于作者和期刊的自引 251
四、共引分析 252
第六節 科技政策研究與決策實踐中的科學計量學 253
一、科學共同體 254
二、科學計量學界 256
三、科技管理與科技政策界 259
第七節 總結與討論 264
本章參考文獻 265
附錄 科學計量學研究常用工具簡介 270
一、在線分析平臺 270
二、學術搜索引擎 275
三、共現分析工具 276
四、社會網絡分析工具 283
五、知識圖譜分析工具 287
六、專利分析工具 294
七、數理統計類軟件 297
本章參考文獻 298
高志于從事科技政策研究、科學計量學研究的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