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嗣所著的《旦角(國劇角色和人物)》依照現行國劇角色分類的生旦凈丑,談一談個中的人物和掌故……欲求話不多而脈絡分明,文不長而讀者樂看,故此在《旦角(國劇角色和人物)》執筆時,先畫個圈子:在這個圈子里所談的人物,是成名而有事跡可述的伶人,時間是截至遷臺以前的一段時期,性別則只限男性。
劉嗣所著的《旦角(國劇角色和人物)》談京劇與梨園掌故,有三人的文章不可不讀,即齊如山、丁秉鏈和劉嗣。前兩位的著作已見于坊間,單說后者。劉嗣,本名劉先禮,一九一九年生,出身名門,北大文學士,于文學、戲益、民間藝術,都有深厚修養。十幾歲即登臺票戲,同臺者多為名票名伶。后一直著力推介民族藝術。著有《雙菊集》、《梨園掌故》、《國劇角色和人物》、《細說國劇》等書,為愛好京劇的讀者入門與提高的頓佳讀物。
劉嗣先生,本名劉先禮,出生在民國八年,是年屬羊,不知他不食羊肉是否與此有關。他是前北洋政府"承威將軍"劉承恩第四子,陸軍總長段芝貴的門婿。他的原籍本是湖北襄陽,但幼居津門,別第故都,少年裘馬,裙屐風流,人稱"劉四公子",于文學、戲曲、民間藝術,都有深厚修養,更經常登臺票戲為樂。獲北大學士位后,即在天津創辦《玲瓏畫報》,并先后任《風月畫報》總編輯、《天風報》副刊主編。著有《雙菊集》、《梨園掌故》、《平劇漫談》等書。一九四九年遷臺后,亦著力推介民族藝術。
劉嗣的為人,幽默風趣,樂天知命,風月掌故,如數家珍。如果必得泄漏一點他的"隱私",那便是好友之間,皆稱他"縣太爺"或"校長"。他既未做過父母官,亦未職掌校務,至于典出何處,只好請教他的好友們了。
本套書就
前
青衣·花衫·花旦
"旦"就是"旦"
由"旦"的小事體談到"帥"的被誤用
旦種有多少?
旦而不媚非良才也
男扮女勝過女扮女
由一旦角中心人物說起如何?
"四大名旦"領銜人梅蘭芳博士
梅蘭芳上兩代的名旦-"福"-"祿"
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
同年生的兩個"旦"
"醉八仙"的師傅時小福
蘭開并蒂
昔日梨園有"賊旦"
以"瑞春"一"寶"結束這一代
梅蘭芳上一代的名旦"王半仙"
余紫云是"花衫"的開路先鋒
一朵仙桂在云中
"老夫子"陳德霖
亙古一旦田際云
鳳兮鳳兮!何"做"之"絕"
國劇及時個十三妹是誰?
和巡撫有緣的路三寶
梅蘭芳這一代的旦角老大哥
"洋人兒"琴師
"通天教主"王瑤卿也是這一代
"蘭蕙齊芳"好景不常
榮蝶仙和"春陽友會"
"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
"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
花旦之王小翠花的臺上臺下
小姐身子、r頭命的芙蓉草
亦有"五大名旦"之說
"斌慶"兩旦徐碧云和小桂花
"四大名旦"中的晚輩程硯秋
三千金提前出師
貞靜莊雅的風范
梅的兩位"大"弟子
崇拜"綠牡丹"的東京一婦人
早年"打彈子經"
藝高命短的兩位杰出花旦
"四大名旦"之后的"四小名旦"
"四小名旦"主席李世芳
"四小名旦"的亞席毛世來
"四小名旦"的季軍張君秋
"四小名旦"的殿軍宋德珠
時也!命也!運也!
"四小名旦"以外的小名旦
還有三個"小梅蘭芳"
時代扭轉了觀眾心理
"男不演旦"和"女卻演生"問題
武旦
武旦的造型和"打出手"的功夫
只知其名的老輩武旦
民國后囊括武旦天下的閻朱郎舅
出身"富連成"和"北平戲校"的名武旦
不名而有名與是武旦而非武旦
不用"踩"而自來"躋"的武旦
老旦
觀眾眼中的老太太
"老"字是女性最討厭聽的
老旦的走相和扮相
老旦的坐相和唱念
老旦遭遇逆境多
老旦角色并不茂盛
"周老旦"和"謝一句"
龔云甫是老旦的譚鑫培
全能的羅福山和文亮臣
老旦有"三李"
北平坤票老旦和寶島女生老旦
彩旦丑演后文再談
后語
物流給力,學習
非常喜歡——這本書非常好看,非常滿意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套書真是超值啊,本來只當是小小的文字冊子,沒想到裝幀這樣精美,使人愛不釋手。而且不僅每冊前都有看上去十分舒服的彩插,連行文間都有附圖,雖然是很老微模糊的舊照片,但唯此更顯得彌足珍貴。非常驚喜加驚艷。
這本書真的不錯
感覺還不錯啊
近期對國粹感興趣了,找一些入門的書看看,有時間進一步看看京劇劇本,在看看京劇音配像啥的!先買了其他三本,這次終于把這一套書收齊了,慢慢看!
國劇角色與人物,生旦凈丑都有,這本是其中一本,老戲得看老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