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集通行者多為《昌谷集》《李長吉集》,而《歌詩編》傳世稀罕。這部《歌詩編》為清初錢氏述古堂影宋抄本,以南宋時期臨安府刻書名家陳起父子書肆刻本為影本。共四卷,又有集外詩一卷,共收錄《李憑箜篌引》《金銅仙人辭漢歌》等二百余首詩。較現存最早的傳本——蒙古憲宗六年(1256)趙衍刊刻的《歌詩編》多《集外詩》一卷。
該抄本半葉十行十八字,無直格,白口,左右雙邊。書前有杜牧序一篇。書中鈐有"錢曾之印"、"遵王"、"述古堂圖書記"、"稽瑞樓"、"鐵琴銅劍樓"等收藏印鑒,可知其迭經錢曾述古堂、陳揆稽瑞樓、瞿氏鐵琴銅劍樓等名家收藏,今藏國家圖書館。
世所罕見的李賀詩集,一睹"詩鬼"想象之奇譎,辭采之瑰麗。
高度還原宋刻本,再現宋版書疏朗雅潔之美。
名家收藏,鈐印豐富。
古法宣紙,精工細作。
李賀(790~816) ,字長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人。一生愁苦多病,27歲因病早逝。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精于樂府,且善于熔鑄詞彩,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有"詩鬼"之稱。與李白、李商隱并稱唐代"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