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宋代大政治家、大文學家王安石手跡,于正書中間有行書,結字修長緊聚。字勢于端莊中有奇縱的變化,左俯右仰,上下揖讓,橫筆逸出,孤撇出挑,頗有奇逸之趣。用筆清勁,起筆輕按,導送收放,使轉靈活,頗得楊凝式的筆法。全篇行次緊密,少有空白,然字行間錯落參差,并不板滯,有"橫雨斜風"之勢,得蕭散簡遠的意韻。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官至丞相,封荊國公。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存世墨跡極少,此楞嚴經墨跡一氣呵成,為稀世之珍。卷后有南宋牟獻之、元王蒙、明項元汴題跋,明周詩臨《大唐三藏圣教序》一段。曾經元陳惟寅,明項元汴、曹溶鑒藏。后流失海外,為王南屏先生收得,經徐邦達、啟功、冀淑英、丁瑜、史樹清、吳希賢、劉九庵、傅熹年鑒定,確系真跡,捐贈上海博物館。
本次出版《宋王安石書楞嚴經墨跡》以鉛山連四紙影印,附以釋文,堪稱精品。王安石另有《楞嚴經解》十卷,惜已散佚,今人張煜先生從各家《楞嚴》注疏中輯得百余條,附于本書之后。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江右民系,北宋臨川鹽阜嶺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就是奔他去的???
促銷價,不錯。
好
還不錯,一次再來光顧,希望有更多商品,值得期待。謝謝合作!
第一次見王安石書法,初感殊惡,戴上老花鏡細讀,倒也有點別樣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