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這是《行政訴訟法》實施24年來的首次修改。修改決定共計51條,修改后的新《行政訴訟法》總條文由原來的75條增加到103條。
如何從立法背景以及深層原理上去解讀,如何在審判實務中破解疑難,適用?50萬字的內容,作者字字斟酌,經年之久,終成此大作。
一、性。李廣宇副庭長長期處在行政審判的及時線,且全程參與了此次新行政訴訟法的修改過程,其執筆的解讀透析了修法背景,凝聚了修法精華,是行政審判領域重要的基于實踐的研究成果。
二、性。全書深入淺出進行了逐條解釋,50余萬字的內容涵蓋了新行政訴訟法的修改要點、難點以及在審判實踐中如何來理解和適用,可謂字字都是干貨,讀來能打動"任督二脈",明了實務審判中癥結所在。
行政訴訟法20多年才修改這一次,新法一出臺,各種版本都非常多。本書經過了時間的打磨,更經得起實踐的考驗。
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長李廣宇法官 傾力奉獻
作者全程參與行政訴訟法修改,主持起草新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
全書50余萬字,逐條詳解立法背景、原理與適用
并附司法解釋全文及解讀
作者全程參與裝幀設計,此書可謂讀本中"美的那本",從內容到形式,均值得收藏
李廣宇,河北大學文學學士,北京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香港城市大學法學博士在讀?,F任較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全國審判業務專家。兼任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特聘教授,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行政審判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全程參與行政訴訟法修改以及行政強制法、行政復議法等重要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主持起草新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以及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管轄、撤訴等其他重要司法解釋。出版個人專著十部,包括《政府信息公開訴訟:理念、方法與案例》、《政府信息公開司法解釋讀本》、《政府信息公開判例百選》、《香港尋書》、《行囊有書》、《新行訴訟法逐條注釋》(上下冊),以及即將出版的《新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讀本》等。
及時章 總則
及時條[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據]
第二條[行政訴訟法適用范圍]
第三條[訴權保護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第四條[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
第五條[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第六條[合法性審查原則]
第七條[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
第八條[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第九條[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第十條[辯論原則]
第十一條[檢察監督原則]
第二章 受案范圍
第十二條[受案范圍]
第十三條[排除受案的范圍]
第三章 管轄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的管轄]
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的管轄]
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的管轄]
第十七條[較高人民法院的管轄]
第十八條[一般地域管轄、跨行政區域管轄]
第十九條[限制人身自由案件的管轄]
第二十條[不動產案件專屬管轄]
第二十一條[共同管轄與選擇管轄]
第二十二條[移送管轄]
第二十三條[指定管轄]
第二十四條[管轄權轉移]
第四章 訴訟參加人
第二十五條[原告]
第二十六條[被告]
第二十七條[共同訴訟]
第二十八條[代表人訴訟]
第二十九條[第三人]
第三十條[法定人]
第三十一條[委托人]
第三十二條[卷宗閱覽權與調查取證權]
第五章 證據
第三十三條[證據種類]
第三十四條[被告的舉證責任]
第三十五條[被告收集證據的限制]
第三十六條[被告延期提供證據和補充證據]
第三十七條[原告的主觀證明責任]
第三十八條[原告的舉證責任]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
第四十條[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證據]
第四十一條[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第四十二條[證據保全]
第四十三條[證據適用規則]
第六章 起訴和受理
第四十四條[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關系]
第四十五條[經過復議的案件的起訴期限]
第四十六條[直接起訴的起訴期限]
第四十七條[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起訴期限]
第四十八條[起訴期限扣除和延長]
第四十九條[起訴條件]
第五十條[起訴方式]
第五十一條[立案]
第五十二條[不立案的救濟途徑]
第五十三條[規范性文件的附帶審查]
第七章 審理和判決
及時節 一般規定
第五十四條[公開審理]
第五十五條[回避]
第五十六條[起訴不停止執行]
第五十七條[先予執行]
第五十八條[拒不到庭和中途退庭]
第五十九條[妨害行政訴訟的強制措施]
第六十條[調解]
第六十一條[一并解決相關民事爭議]
第六十二條[撤訴]
第六十三條[審理依據]
第六十四條[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和處理]
第六十五條[裁判文書公開]
第六十六條[違法違紀犯罪材料的移送]
第二節 及時審普通程序
第六十七條[交換起訴狀和答辯狀]
第六十八條[合議庭]
第六十九條[駁回訴訟請求]
第七十條[撤銷判決]
第七十一條[重新作出相同行政行為的限制]
第七十二條[履行判決]
第七十三條[給付判決]
第七十四條[確認判決]
第七十五條[確認無效判決]
第七十六條[確認違法、無效判決的補充規定]
第七十七條[變更判決]
第七十八條[行政協議履行及補償判決]
第七十九條[對復議決定和原行政行為一并裁判]
第八十條[公開宣告判決]
第八十一條[及時審審理期限]
第三節 簡易程序
第八十二條[簡易程序適用范圍]
第八十三條[獨任審理和審理期限]
第八十四條[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
第四節第二審程序
第八十五條[上訴]
第八十六條[二審開庭審理]
第八十七條[上訴案件審查]
第八十八條[第二審審理期限]
第八十九條[上訴案件的裁判]
第五節審判監督程序
第九十條[申請再審]
第九十一條[再審事由]
第九十二條[人民法院依職權再審]
第九十三條[抗訴和檢察建議]
第八章 執行
第九十四條[生效裁判和調解書的自動履行]
第九十五條[行政機關和第三人申請強制執行]
第九十六條[對行政機關拒絕履行裁判的強制措施]
第九十七條[非訴執行]
第九章 涉外行政訴訟
第九十八條[涉外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
第九十九條[同等原則與對等原則]
及時百條[委托中國律師訴訟]
第十章 附則
及時百零一條[適用民事訴訟法]
及時百零二條[訴訟費用]
及時百零三條[施行日期]
附 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新聞會實錄
行政訴訟法新舊法銜接的幾個具體問題
第六十四條 [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和處理]
第六十四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經審查認為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并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
1.本條的宗旨
本條規定的是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和處理,是本次修改新增加的內容。
2.在審理行政案件中,審查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規范性文件
在第五十三條的注釋中,我們曾經討論了規范性文件審查的"附帶性"。所謂附帶性,就是指不能直接針對規范性文件提起行政訴訟,而是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并請求對該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所以,本條又一次強調了這種審查應當是在"審理行政案件中"。也就是說,在針對一個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不光可以請求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也可以一并請求對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正如法國學者所指出的那樣:"比如,一個地方當局作出決定,要征收一項稅金;盡管起訴人可以提起稅務訴訟,要求廢除這種非法稅金,但指控該決定的反越權行為訴訟應予受理。這是因為,提起反越權行為訴訟,撤銷設置該項非法稅金的行政法規,會使起訴人獲得比單單廢除這項非法稅金更好的徹底滿足。"
至于如何對規范性文件進行附帶審查,第六十四條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明確:一是對規范性文件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二是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三是并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以下逐一討論。
3.規范性文件不合法
對規范性文件的附帶審查,目的是保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第六十四條 [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和處理]
第六十四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經審查認為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并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
1.本條的宗旨
本條規定的是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和處理,是本次修改新增加的內容。
2.在審理行政案件中,審查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規范性文件
在第五十三條的注釋中,我們曾經討論了規范性文件審查的"附帶性"。所謂附帶性,就是指不能直接針對規范性文件提起行政訴訟,而是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并請求對該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所以,本條又一次強調了這種審查應當是在"審理行政案件中"。也就是說,在針對一個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不光可以請求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也可以一并請求對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正如法國學者所指出的那樣:"比如,一個地方當局作出決定,要征收一項稅金;盡管起訴人可以提起稅務訴訟,要求廢除這種非法稅金,但指控該決定的反越權行為訴訟應予受理。這是因為,提起反越權行為訴訟,撤銷設置該項非法稅金的行政法規,會使起訴人獲得比單單廢除這項非法稅金更好的徹底滿足。"
至于如何對規范性文件進行附帶審查,第六十四條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明確:一是對規范性文件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二是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三是并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以下逐一討論。
3.規范性文件不合法
對規范性文件的附帶審查,目的是保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因此,多數實行規范審查的國家都將法院的審查范圍限定在規范是否合法。本條規定:"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可見,我國行政訴訟法也是將審查范圍限定在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如果人民法院經審查,認定規范性文件不合法,規范審查的請求就是具備理由的。至于規范性文件違法性的審查判斷標準,一些國家的經驗可資參考借鑒。例如,德國學者哈特穆特?毛雷爾從四個方面論述了法規命令的合法要件,分別是:授權根據、形式合法要件、實體合法要件、裁量。首先,法規命令需要充分的法律授權根據。在這里,法律保留原則是必須要強調的。"在重要的、議會保留的事務范圍之內,不允許授權行政機關通過法規命令立法"。形式合法要件則包括管轄權、程序(特別是其他機關和特定組織的參與權)、形式(不言而喻,法規命令必須采取書面形式)、公布。實體合法要件是指,內容上符合授權根據、與其他上位階的法律一致。,如果存在裁量,其無裁量瑕疵。
同樣來自德國的弗里德赫爾穆?胡芬則從相反的角度闡述了大致相同的內容。他指出:"一個法律規范是違法的,并因此也是自始無效的,如果它——由無管轄權的機關頒布;——有程序瑕疵(只要瑕疵并非不顯著);——缺乏必要的授權基礎,或者該基礎不適用或本身就是違法的;——違反了其他較高位階的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弗里德赫爾穆?胡芬接下來還強調了對規范性文件"只進行客觀法律上的審查","也就是說,只要規范客觀上是違法的,審查請求就具備理由;而無須檢查主觀上的權利侵害存在與否"。因為"規范審查程序仍然不是主觀的侵權程序,而是客觀的對抗程序"。進一步講,規范審查請求權的前提是"一種法律地位"。當然,"這種法律地位必須屬于申請人","由法規或者對法規的運用造成的損害,必須是現在,或者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可能發生的","而且,可能發生的權利侵害,必須是恰好由規范,或者通過對此規范的運用造成的(因果關系)"。
4.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并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
本條規定:"經審查認為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并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不合法的規范性文件"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即使在行政訴訟法修改之前,也不排除法院即有這種選擇適用的職權,所欠缺的是法院并不能對于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直接作出評判。因之,在明確引入規范性文件附帶審查之后,如果仍然滿足于"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這一層面,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新制度的價值在于,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僅"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還可以"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闡明"。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人民法院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并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闡明。"這樣一來,就使得規范審查"`對所有人`產生效力"的功用得以發揮。關于這一點,我國臺灣地區學者李震山曾有精辟論述:"司法機關不予適用之決定,將對訂定施行法規命令之機關,產生實質監督之功用。換言之,行政機關若依該被認為違法之法規命令再為行政行為時,就可能于法院審判過程中,遭到撤銷之命運。尚值得一提者,行政法院之判決,就其事件有拘束各關系機關之效力,該事件若涉及法規命令,其所產生實質監督之功用就更值得重視。"
在行政訴訟法修改過程中,有一種意見提出,既然新法規定了對規范性文件的審查,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不合法的,就應當判決撤銷,或者確認其違法、無效。但另一種意見認為,根據憲法,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因此,人民法院不宜直接判決撤銷不合法的規范性文件。立法機關最終采取了"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并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的方案,認為"這符合我國憲法和法律有關人大對政府、政府對其部門以及下級政府進行監督的基本原則,也有利于糾正相關規范性文件的違法問題"。
這一模式并非如有的人所感知的那樣偏于"保守",而是與國際通行做法相類似的。以實行普通法制度的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為例,盡管司法機構擁有比較積極的司法復核權,盡管它有可能會頒布"移審令"(certiorari)把那些從一開始就是缺乏法律依據的行政決定撤銷,但通常情況下,對于出現法律錯誤的法例或附屬法例,法院只會頒布一個"宣布"(declaration),訂明其是沒有法律效力的??紤]到"可能因撤銷了有關法例或附屬法例的法律效力會對行政管制造成很大的影響,或會規定有關的法例或附屬法例的失效作用不帶有追溯力。在有些情況下,法院甚至會讓有關的法例或附屬法例在一指定的時限內暫時有效或暫緩執行"。
在我國臺灣地區,司法機關附帶審查命令是否違法,"雖可不承認某法規命令之效力,而不予以適用,并非表示該命令已遭撤銷而無效,在未經一定程序撤銷、變更前,其仍屬有效"。
5.幾個具體問題
(1)處理建議的具體方式。人民法院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應當采用何種方式,法律對此并沒有具體規定。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對此規定:"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應當向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并可以抄送制定機關的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行政機關。"之所以規定由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處理建議,一是考慮一審裁判作出后未必就能發生法律效力;二是考慮由二審法院提出處理建議使得法院的級別更高,更具性。至于處理建議書的具體樣式,較高人民法院新近制定的行政訴訟文書樣式中也專門作出了設計。司法解釋規定可以將處理建議抄送制定機關的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行政機關,則是為了督促制定機關對不合法的規范性文件及時作出處理。
(2)聽取制定機關意見。在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有的意見還建議,應當規定人民法院在對規范性文件審查時聽取制定機關的意見。雖然最終沒有就此作出規定,但在實踐中人民法院認為有此必要時,應當通知制定機關以適當方式表達意見。對于制定機關來說,不應僅僅把它看作是一種義務,事實上這也是一種陳述申辯的程序權利,尤其是考慮到規范性文件往往涉及面廣,審查結果會對行政管理造成很大影響,聽取制定機關的意見就更有必要。在德國,不僅允許作為"被申請人"的規范制定機關前來參加程序,甚至"那些與裁判有利害關系的人們",例如"一個規范的受益者",也可能被"提供發表意見的機會"。不過,很久以來,德國的審判實踐就否定了這種傳喚的可能性,"因為被傳喚人的范圍無法界定,而且也不需要通過傳喚延伸既判力——因為此時的判決總是對所有人有效"。
(3)是否中止案件的審理。在立法過程中,有的常委委員希望能夠明確"在有權機關沒有做出對規范性文件處理結果前,是否中止案件的審理"。
根據對本條規定的理解,人民法院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是在"認定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并且"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之后所采取的行動,換言之,是在案件審理終結之后所進行的司法行為,因此無須中止案件審理去等待處理結果。
……
都是新書,正版書啦~
非常不錯,速度很快。
好
實用
好
不錯
不錯的書
看完了O(∩_∩)O~很好的書,常翻
書很好,支持
入手時間有點晚,但是內容很好。
真是一個好賣家。以后有這方面寶貝的需求還得找你哦!
學術書用輕質知,贊!
很好`
好
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推薦購買 非常不錯
我的人都有一個人的錢都
非常滿意。
好書,值得買
還可以,工具書
工具書,還可以,人手一本
還可以,工具書就要人手一本
還可以,很好的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