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欲日本》日語中本沒有“愛”的概念。當“文明開化”的大門打開,基督教傳入和現代化起步帶來的困惑與陣痛也深刻寫入男女關系中,人們不斷定位著這份外來的“愛”。
佐伯順子追尋著坪內逍遙、泉鏡花、夏目漱石、樋口一葉等文學名家作品中情愛故事的軌跡,以生動的情境結合理性的筆觸剖析近代日本觀之變化,帶我們走近明治日本社會。
“色”是什么?
為何從神之圣域,墮落為人類骯臟欲望的代言?
為何傲視凡夫俗子的游女,淪為世人唾棄的娼妓?
“愛”是什么?
是一夫一妻相敬如賓,還是消除彼此的融合?
終極之愛會引領我們走向至高無上的幸福,還是墮入萬劫不復的殘酷地獄?
尾崎紅葉,坪內逍遙,森鷗外,泉鏡花,夏目漱石,樋口一葉……
二十位近世文學名家筆下的癡男怨女
金色夜叉》《性欲生活》《通夜物語》《心》《濁流》《煤煙》……
三十五本情愛故事中的愛恨糾纏
以理性之筆剖析文學表象下的幽微人心
以男歡女愛揭示日本現代化曲折歷程
第20回 SUNTORY學藝賞 藝術 文學部門獲獎作品
裙裾之美 日本女生制服史(精選百余幅珍貴圖片 細致考證近代日本女生制服的演變(隨書附贈:櫻花季日本女生制服寫真別冊))》點擊進入
日本AV影像史(大島渚、李銀河、史航聯合推薦!內地出版部日本AV發展史!這里有關于AV的任何經典橋段!)》點擊進入
日本)佐伯順子,1961年生于東京,畢業于學習院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專業博士后期課程學分獲得期滿后退學,學術博士,同志社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從事比較文化史和性語文學、媒體表象的研究。著作包括《游女文化史》《泉鏡花》《“愛”與“性”的文化史》以及《“女裝和男裝”的文化史》等。
一、從“色”到“love”(愛)——坪內逍遙
“Iove”(愛)的提倡/ 2
基督教的影響/12
男女平等的理想和藝娼妓的廢除/18
花柳界的殘存/26
對夫妻關系的關注/34
與江戶時代的連續性/41
二、從“好色”到夫妻之愛——尾崎紅葉
男子的貞操/50
游女的武勇傳奇/58
無止境地追求理想女性/70
妻與“色”的分離/82
夫妻之愛的提倡/87
三、在“色”與“愛”之間——二葉亭四迷
以“文明女性”為目標/100
母之“色”、女之“愛”/108
意氣的“色”與土氣的“愛”/112
“愛”與經擠基礎/119
“色”的虛實皮膜/128
對基督教所倡導的“愛”的質疑/132
柏拉圖 戀愛至上主義/137
對良家女子的膽怯/144
向煙花女子的回歸/152
四、對“戀愛”的憧憬——森鷗外
“脅迫婚姻”與“自由婚姻”/160
“接吻”的美化/167
“戀愛”與“性欲”的分離/179
“戀愛”愿望癥候群/195
妾的苦惱/210
交際女子與家庭婦女/215
妾的"純愛"/221
五、“love”的挫折——兩部女學生小說
女學生的“love”/ 228
自由戀愛的挫折/ 240
所謂“墮落”的陷阱/ 246
對“love”的陶醉/ 251
女學生的魅力/ 257
婚姻之愛與精神戀愛的偏離/ 264
六、藝娼妓的復權——泉鏡花
對藝娼妓的擁護/ 276
"的愛"的理想/ 280
自殺的游女/ 285
接近信仰的愛/ 293
對功利婚姻的批判/ 301
“狂女”的純愛/ 312
“色”與“愛”的融合/ 318
七、愛也無法拯救的孤獨——夏目漱石
激石與藝娼妓/ 328
對夫妻之愛的渴望/ 339
不了了之的“不倫”/ 349
定居的“愛”/ 356
妻子的他者性/ 361
孤獨的死/ 372
無休止的斗爭/ 385
八、對“愛”的懷疑——女性作家們
對“脅迫婚姻”的反抗/ 398
對夫妻之愛的不屑一顧/ 406
功利的婚姻/ 412
純潔“戀愛”的敗北/ 417
良家女子與煙花女子的對抗意識/ 423
“愛”的概念的放大/ 430
非日常性的追求/ 433
與“女性解放”的契合點/ 440
絕望的男女關系/ 446
神話般的初戀/ 452
對煙花女子的同情/ 459
對妻妾同居的認可/ 463
九、神話的崩潰——森田草平
良家女子的“技巧”/ 472
“虛構”與“真實”的分離/ 482
以死救贖的不可能性/ 487
性的感情凈化之匱乏與的孤獨感/ 492
[1]1 御伽草子:日本室町時代(1336—1573年)至江戶初期創作的通俗短篇小說的統稱。——譯注
[2]2 《七人比丘尼》是“尼僧對自己生平的記錄,講述了他的發心”,是“為了消除罪惡的色懺悔”(折口信夫,《日本文學啟蒙》,1950年,《全集12》,193頁;《御伽草子的一個考察》,約1925年,《全集1》,530頁),揭示出上述作品與紅葉作品之間構思的相似性。
[3]1 兼光和竹光都是日本古代著名的鍛造刀劍的工匠的名字。——譯注
[4]1 《明治文化全集 別卷》,131頁。
[5]2 華族:日本明治二年(1869年)授予以往的公爵、諸侯的族稱。十七年(1884年)的《華族令》規定公、侯、伯、子、男五爵也予列入,成為有特權的社會身份,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廢除。——譯注
(第二章 部分)
男子的貞操
明治文壇的尾崎紅葉同樣也給我們展示了由“色”至“愛”的演變過程。他的成名作《二人比丘尼色懺悔》(1889年)的書名本身就使用了“色”這個字,乍一看給人留下一種廉價的艷俗小說的印象。甚至連紅葉的朋友們看到這個書名后也在序言中嘲笑道:“首先從字面上就令人捧腹大笑,你紅葉真是年輕氣盛,又打算寫‘好色’讀物嗎?”朋友在此所使用的“好色”一詞,不帶有古典文學的“好色”文化中所包含的肯定語氣,而是指其帶有低俗猥褻的否定意味。尼僧的“色懺悔”曾見于室町時代的御伽草子1[1]《七人比丘尼》2[2],但經歷了“文明開化”之后,“色”和“好色”之類的詞語被剝離其文化蘊含,只留下了猥褻、低俗和輕薄等印象。紅葉試圖擺脫這種偏見,他極力地反駁道:“啊!你們僅憑道聽途說就認定是兼光或竹光1[3],這能作為判斷的依據嗎?原本我以‘色懺悔’為題,是想構思出兩個妙齡尼姑在山中的草庵中奇遇后開始談古論今的情節,此乃嘔心瀝血之巨著。”如此說來,倘若不用“色”,而是使用“愛”“戀愛”之類全新的表述作為書名似乎更為妥當,但他偏偏使用“色”這個詞,想必是出于“色”比“愛”“戀愛”和“love”更為讀者所熟悉的緣故吧。
雖然書名中有“色”,但其內容卻充分體現了全新的“愛”的理想。其新意首先體現在女主人公芳野對未婚夫守實的談話之中:
所謂好女不事二夫,但先生你有好幾個戀人??這樣也可以嗎?
她義正詞嚴地責問男人與數名女性交往的事情。面對這種批評,守實做出了回應:
即便是男人,要是做了那樣的事,就叫做男妓,是身為武士不該有的行為。我認為女子不能忘記忠義,男子不能丟掉貞操。
守實的回答果斷地否定了與多名異性交往一事,并同時提出男女關系應該是一對一的關系。從當時男女關系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些觀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明治五年(1872年),江藤新平等指出“蓄養小妾,與妻子同列為二等親”的習俗“不僅與天命配合之理相背,往往也破壞了家門和睦之道”,建議“自今起廢除小妾的身份,實施一夫一妻制”。但是次年(1873年)太政官駁回了這一提議。1[4]例如,華族2[5]中也有強制實行將小妾獻給宮中大臣的“蓄妾屆”的制度,可見在當時,男性公然納妻子以外的女性為妾的一夫多妻制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然而,“愛”的倡導者們卻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激烈的批判。巖本善治提出了“愛”只有在享有“平等地位”的男女之間才能實現。他對此闡述道,“夫妻是這天地間平等的人”(《理想之佳人》),“一男一女即是長期的交往。??婚姻實則是神圣之事”(《婚姻論》),主張只有一對一的夫妻關系才是最為平等且神圣的男女關系。所謂“一男一女”“長期”的說法,正是基于明治知識分子所揭示的、立足于基督教男女平權主義的全新“愛”的理念的婚姻觀。1[6]自由民權運動的核心人物植木枝盛也論述道:“夫妻即是平等的男女,是平等組建的團體??‘一夫一妻’難道不是人倫關系的根本嗎?”(《東洋之婦女》,1889年)他從男女“平等”的視角提倡確立“一夫一妻”制。2[7]森有禮的《妻妾論》(1874—1875年)也從早期就對蓄妾制度進行了批判,他主張一夫一妻制。在《勸學篇》(1872—1876年)中主張“人人平等”3[8]的福澤諭吉也贊同上述觀點,他在《日本婦人論》(1885年)和《男女交際論》(1886年)中積極地闡述女性問題,同時也提倡一夫一妻制。
將同樣的信條貫徹在主人公守實身上的紅葉接受了明治知識分子所提倡的“一夫一妻”制,創造出與《春色梅歷》中的丹次郎不同的男性形象。丹次郎同時與多名女性交往,女人們雖有嫉妒,卻也默默地為丹次郎傾盡所有。最終,丹次郎娶了曾經交往過的一名女子為正房、一名為妾,女人們對此并未表現出絲毫不滿,故事就此圓滿收尾。這個結局實際上非常接近明治時期男女關系的實際狀態。但《二人比丘尼色懺悔》的結局與其不同,守實明明有未婚妻芳野,卻和另外一名女性若葉結婚,但作為對芳野的補償,主人公最終選擇了自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中“不侍二主”的表述是將武士道中只能侍奉主君一人的價值觀,應用于只能選定一個戀人的觀念之中。這種將武士道的信義應用于戀愛觀的做法是武家社會中的一項原則,但它只適用于男同性戀,女性則被排除在外。2[9]然而,即使守實面對的是女性,他也將“男子的貞操”視為一個問題,甚至最終選擇用極端的自戕的方式來解決。這一情節的設定,可以說是將“袈裟和盛遠”中的袈裟置換成了男性。1[10]如此一來,雖然拘泥于“男子貞操”的守實的身份被設定為武士,但他實際上是一位追求全新的“愛”的、忠實于“一對一”道義的“新型男性”。
在描寫這種男女關系時,用“色”這個字還是不妥當的。紅葉僅在書名中使用了“色”這個字,但他在小說中還是盡量規避。紅葉在刻畫得到“男子貞操”的芳野的心理時敘述道:“斟酌是‘愛’,怨言是‘惡’,‘愛’與‘惡’水火不容。”在此,他使用“愛”這個詞語加以表述,除此之外雖然沒有出現“愛”這個詞,但這一部分是關系到“男子貞操”的核心所在。另外,受父親之命而不得以與若葉結婚的守實為了向芳野“謝罪”而決定自殺,他說:“為戀愛死而無憾。”紅葉在守實和芳野彼此表達心意的場面中寫到“戀愛中最可怕的就是‘猜忌’”,其中所使用的是“戀愛”這一表述,并沒有出現“色”這個詞語。
……
好書,值得推薦。
很不錯的書,運輸包裝完美,當當買書放心。
快遞太給力了!
了解一下日本的愛欲,呵呵
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本書。
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看日本。
內容翔實,考據嚴謹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很不錯,值得購買
好帶勁好帶勁
好書!
非常不錯的書,文字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讀,包裝也很好。下次還來買。希望再能優惠點。
真的很不錯
難得好書,讀之歡喜。。。
學究味太濃,等閑時閱讀長學問。
這本書顏值很高,手感也非常不錯,內容讀起來非常有意思
趁活動買的,很劃算
Satisfied
了解日本人的好書
日本系列的書
缺貨沒收到
還行......
書是新的,很好。
這個商品很不錯
日本文學情欲描寫的學術著作
這本書顏值很高,手感也非常不錯,內容讀起來非常有意思
書不錯 印刷很正 就是破損了 不知哪個環節劃破了書脊 腰封 封面 不影響閱讀 懶得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