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越界言論·許子東講稿(第3卷)圖書
人氣:34

越界言論·許子東講稿(第3卷)

平時神馬浮云只言片語閑談聊天也不覺得,突然從網頁上抄下來集中放在一起,真的使我后怕……子東何德何能,如何有這般知識能力,怎么有這樣的文化資格,哪里來這等政治勇氣,來談論這么多這么廣泛的重要敏感復雜的...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評述  
  • 作者:[許子東]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020087129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1
  • 印刷時間:2011-11-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平時神馬浮云只言片語閑談聊天也不覺得,突然從網頁上抄下來集中放在一起,真的使我后怕……子東何德何能,如何有這般知識能力,怎么有這樣的文化資格,哪里來這等政治勇氣,來談論這么多這么廣泛的重要敏感復雜的話題?涉及社會、政治、外交、經濟、教育及心理、性別、醫療……而且還一本正經,煞有介事,好像很有看法?!

這第三卷,只能稱之為"越界言論"。 "越界"的意思,一是從學術研究越界到電視傳媒,是從學者工作越界到公民議論;二是書中言論很可能挑戰、沖擊、違反了某些界線。什么界線?卻從來沒有明文規定,而且常常在變化之中。所以"越界" 與否,因時因地而不同。

巴蜀烈女、周正龍、打醬油、大閱兵、土地流轉、艷照門、中國足球、紅十字……我的興趣也許"與時俱進",但我的思想一如既往。前面說的言論可能"越界" ,因為"界線" 常變,無法也不想迎合,所以能夠問心無愧的,也只有不合時宜地"固執已見" 了。

本卷中有兩篇《方言與政治》、《批判黃段子》,一字不差收錄了每期半小時的全部電視談話內容。《方言與政治》我還逐段加上事后的注解,詮釋我和竇文濤、梁文道即興談話的現場氣氛、潛臺詞及事后反省。作為一個普通案例,可以分析"鏘鏘三人行" 這個中國歷時最久的電視談話節目的生產過程。

本卷還收入了我在"鏘鏘三人行"節目中和王蒙、陳丹青、王躍文、劉索拉、吳淡如、查建英等很多文化人的對話。

十年來電視屏幕里出現的那么多憂國憂民、風花雪月的意見,也許言論是我的,但話題是電視臺編導定的,編導又參考了網絡上的熱點和網民的意見。所以,歸根到底,前面抄錄的這很多標題看法,其實是和電視臺編導、網站與網民以及這么多朋友,尤其是和文濤、文道一起"共創"的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感傷,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義憤,生活在這個時代,真不知道有多少東西是個人獨特擁有,有多少是時代的壓模。因此,這放在卷末的"自己的故事",倒成為這本論及政治、社會、情欲、文藝的言論集的一個具體真實的注解……

編輯推薦

教授許子東與"鏘鏘三人行"嘉賓許子東,在學界與媒體間"越界",在可言說與"閃爍其詞"之間"越界",在"可教育好子女"、知青、煉鋼工人、學者、洋插隊、公共知識分子等多重身份之間"穿越"。

本卷分"莫談國事""社會風景""看電影""情色男女""讀書筆記",關于房產稅,關于唱紅歌,關于反三俗,關于潛規則,知性而幽默,深入淺出.

又特別奉獻"自己的故事",以親歷的人生故事折射""前后中國幾十年變遷,隨處可見的人生感悟,文章好讀而又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許子東,浙江天臺人,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達夫新論》《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為了忘記的集體記憶》《吶喊與流言》《香港短片小說初探》等。自2000年擔任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欄目嘉賓

目錄

1949和網絡時代的意識形態

房價問題與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

三種道德

嚴法寬行

嚴法寬行以后

"人民內部矛盾"

信與服

——對話王蒙(1)

給"形而下"磕頭

——對話王蒙(2)

官場潛規則

——對話王躍文

閱兵

棋牌規則

對面堵車

拉登之死

關于紅歌的傳聞

方言政治

房地產符號與公眾想象方式

"80后"與"90后"的英雄

人才的"奴才"

人為什么下跪?

北京奧運之后

世博排隊有感

第二次搶劫

分類

歷時最短的"運動"

新媒體,舊文化,政府管,人民逼

再說"學術界的三大紀律"

特殊的愛馬仕包

哥本哈根的自行車

網摘語錄

入戲太深

建國大業

誰沒聽到"集結號"

謝晉時代

大話《赤壁》

關于《色,戒》:從小說到電影

電影中的政治學

我看《趙氏孤兒》

后現代情色暴力版紅打黑

分紅,買樓,做夢

重回電影院

男人的兩個夢

多數、少數與聚眾淫亂

一夫多妻制的"霞光"

情欲與創作

——對話劉索拉

權力與春藥

關于AV次文化

女性"丑角"的社會需求

剩女、愛情與細節

足球與女人

原始男女的故事

批判"黃段子"

有關"公共知識分子"的常識

""是"兄",今天是"弟"

王朔語言的背后

新白話與簡體字

——對話陳丹青(1)

走不出的"五四"

——對話陳丹青(2)

海上文學百家

幸福的"圍城":《我們仨》

重讀《活動變人形》

見證的危機

一 二哥的入團申請書

二 另外兩個兄長

三 我的造反經歷

四 革命風暴

五 抄家

六 天臺山下

七 中學時代

八 廣昌路上

九 米和柴

十 "同意殺堯毛仔"

十一 開頭路

十二 "搞西洋"、

十三 上海圖書館

十四 1976年

十五 軋鋼工人

十六 "七二一"

十七 廢"鐵"從文

十八 及時篇論文

十九 杭州會議

二十 初到香港

二十一 "芝加哥學派"

二十二 UCLA

二十三 慢船回港

二十四 "鏘鏘三人行"

二十五 兩個夢魘

后記

在線預覽

及時輯:莫談國事

1949和網絡時代的意識形態。

什么叫網絡上的意識形態?今天我們大家都上網,網上的意識形態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常規的意識形態管理。當我們上網時,我們以為很自由地在選擇資訊,從政治新聞、汽車廣告到名人走光、球星"雙飛"等等。乍一看很像民國早期的報紙,新媒體充滿舊文化。其實這些門戶網站的版面編排,都是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考慮的。什么東西上首頁,哪一篇博客上頭條,怎樣的新聞排在前面,何種廣告要醒目,背后都有意識形態的考量、安排、組織、或者說操控。以前辦報紙,控制宣傳,除了社論組織采訪寫報道以外,看上去最自由的一個環節叫"讀者來信"。大家以為你是讀者,你寫信,他就會登你的來信。其實是在一千封一萬封里邊找出幾封符合總編符合上級愿望的信,登在"讀者來信"。從讀者看來,有了什么"讀者來信",下一期可能就有相關的"編者按"和批判文章了。近年有學者研究50至.70年代中國特殊的"糾錯機制",認為知識分子的理論辯論在其中也有很大作用。我懷疑是讀書人有點自作多情,弄不清是報紙上的爭議導致上層"糾錯",還是秩序顛倒過來:上層要"糾錯"了,通過報紙透露消息。同樣的道理,今天,你在門戶網站上看到有博客。博客千千萬萬,為什么這幾個博客會放在首頁上?有些是搜索引擎根據點擊率,但也有消息說某網站的點擊率可以買。更多情況是有安排的。根據吸引眼球的程度,根據經濟利益,也根據和諧穩定需要。比方說你笑的博客就不上,你含淚的博客就上首頁。這背后都有很多運作。

但,這些最多只是網絡意識形態的一半,不是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那另一半是什么?另一半就是我們大家的參與。網絡的好處是,任何一條點進去,你可以跟進。至少有很多表情讓你選擇讓你表達。所以現在這個世界呢,在暢銷、群眾、民意這些壓力之下,還有一個因素現在把大家追趕得很緊。以前我的朋友北大教授黃子平說過一句在文學圈流傳甚廣的話,說現在的作家,都被創新這條狗追得連撒尿的時間都沒有了。現在呢,后來的作家說,不是被創新這條狗,而是被銷量這條狗追得連撒尿的時間都沒有了。這句話的近期版本是,今天所有在網上生活的人都被什么狗追得不行啊?點擊率!現在所有能上博客排行榜的人,一方面很光榮,有那么多人關注自己。另一方面又天天晚上做噩夢,就是自己的點擊率突然下來了。上去是糊里糊涂的很開心,下來糊里糊涂的就很悲傷。因此,網絡的意識形態有另一部分,就是網民的意見。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luke_9**的評論:

雖然是研究文學的,文章寫得卻很平實,邏輯很清晰,有見地。

2012-06-12 10:13:48
來自tvxqnan**的評論: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書,質量沒的挑,許老師的文筆和觀點都不錯~~

2012-01-12 17:47:32
來自wulimin**的評論:

我和男朋友都是愛書之人,感覺這本書可讀,有含金量。紙張也很好,讓人喜歡

2012-06-22 12:19: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許老師,書都仔細看了,很好,內容很真實,見解獨到

2012-03-30 19:18:09
來自紅色的**的評論:

仿佛只在這個時代才能給人一點觸動,后代很難想象這個莫談國事、經常因言獲罪的時代里,許子東已經比大堰河的孫子境遇好多了。

2012-04-07 21:45:14
來自huiying**的評論:

沖著他人買的,內容其實一般,畢竟只是文學評論作品,還是推薦值得一讀的。

2012-07-25 09:13: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犀利而無攻擊,精辟而又獨到,評俗事不顯庸,評雅事不顯附。三人行,必有我師。

2012-03-14 14:39:41
來自妮妮鬼**的評論:

許老師的很多深入的想法在演講中可以流暢地表達,讓人很欣賞。

2013-12-22 11:40:31
來自come122**的評論:

一直很關注鏘鏘三人行,很喜歡徐老師的談話,有段時間還搜索徐老師的書,昨天到貨的,晚上看到1點多,讀他的文字很開心。

2012-01-16 15:13:16
來自狗呸呸**的評論:

這是“許子東講稿”三卷本中讀起來最感輕松的一卷。學者的“越界”時評一向會給人以較大的啟發,此書自然也不例外。

2012-04-05 11:42: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徐老師的成長經歷是具有代表性的。趕上了一個較為寬松的時代,這溫潤的文字下鞭策入里的見解才得以呈現在大眾面前。

2012-02-10 12:34:08
來自keke193**的評論:

書中大部份內容或觀點在鏘鏘三人行中已說過,對於像我這種基本期期都看的人實在沒必要再買了,應該買那本《重讀""》的。

2011-12-29 16:58:31
來自destiny**的評論:

很喜歡鏘鏘三人行 愛屋及烏一下 呵呵~ 很不錯的

2012-04-09 17:33: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雖說是語錄性質的,但是還是有很有意思的內容,值得一看。

2014-10-23 11:13:02
來自蕭燕李**的評論:

對鏘鏘三人行有很深的感情,雖然形式簡單,內容卻非常有趣,有多元化的方向

2012-12-06 11:00: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天天看鏘鏘三人行,看看許老師到底寫了些什么,好看。

2013-11-16 15:32: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鏘鏘三人行最受歡迎的嘉賓。最符合我們期望的知識分子和大學教授的形象。許老師的書值得一讀。

2013-10-17 11:04:39
來自當當小**的評論:

有鏘鏘三人行的內容,有對文學作品的評論,有自己人生經歷的感悟,每一部分都能獨立成書,看過之后能有所共鳴的那種書。

2012-02-27 08:49:59
來自紅塔山**的評論:

已經借了看過一次~覺得這一卷書與其他兩卷是同等分量的。因擔心版權到期以后買不到,買來收藏。可惜第一卷不再出版。

2014-11-04 14:01:50
來自堯臨天**的評論:

“越界言論”這個書名,很能吸引“憤青”們的眼球。不過對于真正的憤青來說,恐怕要失望了。所謂的“越界言論”,幾乎都是作者在《鏘鏘三人行》中表達過的觀點,或就原話記錄于書中,或將節目內容改寫為雜文,當然也有作者私下的一些日志式的感悟文字。總的來說,作為許教授在文學研究以外言論,如果你關心鏘鏘、喜歡鏘鏘的話,該書還是值得收藏的。至少來講,該書梳理了這些言論,使你能夠更清晰地看到作者思想的脈絡。不過,這套書總共三卷,前兩卷是關于張愛玲和文學的研究,作為許子東的老本行,比起第三卷零敲碎打的思想言論,前兩卷應該更具有文化意義。

2012-06-21 16:52: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很喜歡許先生,見解獨到,博學多識,言論直白,是個有良知的文化人。

2016-05-29 13:11: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許老師的言論一如既往的犀利和睿智,是對鏘鏘三人行的一種進一步解讀。很好,學習了很多

2014-12-25 23:14:0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許子東作品,權威。書籍裝幀精美,排版清晰,簡潔舒適,當當活動,價格優惠,推薦購買!

2017-04-30 20:57: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許子東先生關于各種雜談和觀點的整理,部分內容來源于鏘鏘三人行的話題,還有各種演講。許先生的言論較為平和理性,相對于其他所謂意見領袖而言沒什么戾氣。

2012-06-23 08:51:37
來自老長與**的評論:

鏘鏘三人行出版了兩本文本,許教授這本講稿基本上是把在鏘鏘的言談整理了一次,所以與鏘鏘出版的文本重合較多,關于發在報紙上的隨論都是沒有他在鏘鏘聊天那樣深入而盡興。以他的水準來說,這只是本湊數的書。

2012-02-25 08:43:01
來自劉元樂**的評論:

許老師的文章多了些對當前主流文化的反思,而且沒有戾氣,很客觀,很有深度。

2017-08-28 20:55:41
來自ya22wm**的評論:

越界言論--許子東講稿(第3卷)柴十同意殺堯毛仔十一開頭路十二搞西洋、十三上海

2015-12-19 08:45: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鳳凰衛視的觀眾無人不識許君,鏘鏘三人行問世逾十年。三四十歲以上的必識陳燕華,許陳郎才女貌,理想配偶。本卷有許君自傳,值得一看。世家出身,插隊務工,升學留洋,廿八歲華師大副教授,可謂青年才駿。文中直言不諱,擊中時弊,是有良知的知識分子。

2012-03-27 09:09:3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