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法院2017年度案例系列》(全21冊)的一個分冊,物權糾紛。內容包含物權保護糾紛、所有權糾紛、用益物權糾紛、占有保護糾紛、擔保物權糾紛等案例。所選案例均是國家法官學院從各地2016年上報的典型案例中挑選出來的精品案例,涵蓋該領域常見糾紛內容。案情凝練,并由主審法官精心撰寫裁判要旨與法官后語,可讀性、適用性強,能幫助讀者限度地節約查找和閱讀案例的時間,獲得真正有用的信息,為法官、檢察官、執法人員、律師、法律顧問辦理相關案件以及案件當事人處理糾紛必備參考書。
匯集全國各地法院新審結的典型案例,分卷分類編排
高度提煉案情和裁判要旨,突出爭議焦點,剔除無效信息
主審法官撰寫“法官后語”,展現法律適用方法和裁判思路
國家法官學院,是較高人民法院的直屬事業單位,是中國法官教育培訓的主要機構。國家法官學院案例開發研究中心自2012年起推出《中國法院年度案例》叢書,旨在探索編輯案例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彌補當前各種案例書的不足。
一、確認勞動關系
1勞動關系的認定標準
——任繡祖訴中成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2工作時間固定、地點固定、收入固定,是否必然構成勞動關系
——黃永鳳訴北京中天鵬宇貿易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3事業編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能否成立勞動關系
——北京若水軒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訴李煥娣勞動爭議案
4違法分包或轉包情況下的事實勞動關系認定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訴楊福光、黃美芬勞動爭議案
5建筑施工等用人單位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組織),對該自然人(組織)招用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鐵建公司訴胡某某勞動爭議案
6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違法承包單位業務的,該組織或自然人聘用的人員與發包單位之間不因承擔工傷保險責任而構成勞動關系
——王玉衛訴淄博冠鋒陶瓷有限公司確認勞動關系案
7勞動關系認定中的證據審查判斷
——郭小春訴北京市繼遠齋食品廠勞動爭議案
8提供虛假畢業證應聘構成求職欺詐勞動關系無效
——森琪文化藝術(北京)有限公司訴任保祿勞動爭議案
9勞動者冒用他人身份入職的行為構成欺詐應屬無效,其因此與用人單位之間不成立勞動關系
——王秀香等訴淄博市張店保安服務公司勞動爭議案
10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證明勞動關系
——朱印恒訴北京首高發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11勞動者長期未提供勞動的勞動關系認定
——韓鳴訴利津縣國有一千二林場勞動爭議案
12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是否等同于確立勞動關系
——馬長府訴云南云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13快遞員與快遞公司之間是勞動關系還是承攬關系
——蔡凱凱訴啟東市瑞隆速遞有限公司確認勞動關系案
14車輛實際所有人聘用的人員與車輛掛靠單位之間不因承擔工傷保險責任而存在勞動關系
——趙霞等訴淄博永馳運輸有限公司確認勞動關系案
15勞動合同能否由他人代簽
——郭玉榮訴上海冰潔保潔服務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16勞動者的入職申請表和轉正申請表的內容已具備勞動合同實質要件的,能否據此視為雙方已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淄博萊寶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訴尹燕蓉勞動爭議案
17電子郵件能否視為已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
——廣州海盈船舶設備有限公司訴陳光賢勞動爭議案
18勞動者系為哪方提供勞動,如何舉證
——京漢捷通儲運(北京)有限公司訴孫黃金勞動爭議案
19協商保留勞動關系的不在崗人員,可以與新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邵金權訴史帶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追索勞動報酬案
20商業保單能否作為確認勞動關系的證據
——新會區會城清源古典家具廠訴韓志勇勞動合同案
二、勞動合同履行和變更
21程序審查原則在績效考核爭議中的運用
——國民信托有限公司訴胡小軍勞動爭議案
22工資的約定存在多種形式和內容時,應結合工資數額、工作內容及約定時間綜合判斷
——張全來訴北京忠誠衛士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23用人單位能否自主延長約定的試用期
——北京金京銘科技有限公司訴秦蓓蓓勞動爭議案
24培訓期間的工資能否約定為培訓費用作為計付違約金的標的
——鄭揚訴廣西河池機場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25年終獎屬于績效工資,是公司經營自主權的組成部分
——曾燕婷訴廈門海投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26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合同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責任承擔
——寧波都普特商品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訴陳蘋、包靜芳勞動爭議案
27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是否應當賠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訴李廣建勞動爭議案
28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用人單位同時主張培訓費用損失與違約金能否獲支持
——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訴李國興勞動爭議案
29勞動合同變更的認定標準
——北京天韻京師酒店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訴周光華勞動爭議案
30關聯企業輪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認定
——葉金鳳訴廈門上杰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31用人單位作出的降職降薪決定不應違背合法合理性原則
——胡麗青訴慈溪市杭州灣大酒店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32勞動者被用人單位主管部門借調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范圍
——劉興華訴淄博金雁達通信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三、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
33員工打架是否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蔡中清訴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34人事關系的存續與聘用合同的簽署
——北京市東城區地壇青少年活動中心訴姚瑤人事爭議案
35女職工孕期內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訴李妍勞動爭議案
36勞動者即時解除勞動合同的認定問題
————福建省涵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訴龔關春勞動爭議案
37經濟性裁員合法性的認定標準
——周磊訴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四、追索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
38用人單位未與負有簽訂勞動合同職責的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資
——梁平縣豐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訴楊浩勞動爭議案
39用工滿一年未補簽書面合同的雙倍工資問題
——李燕訴永善博愛醫院勞動爭議案
40“二倍工資”法則的適用
——賀素華訴阿拉山口勝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41追索勞動報酬糾紛中的裁審銜接
——鄭州訴北京路和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追索勞動報酬案
42國家補助提高不能用于充抵用人單位支付報酬
——北京市豐臺區花鄉新發地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訴李樹蔚勞動爭議案
43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探討
——范蓬訴滄州聚緣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44經濟補償金按實際工作年限計算
——王偉訴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雅安銷售分公司勞動爭議案
45勞動合同訂立時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具體判斷
——吳新民訴蘇州西門子電器有限公司經濟補償金案
46用工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自行簽訂補償協議,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對此不承擔連帶責任的,勞務派遣單位免除連帶賠償責任
——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訴鄭德鈞、德國維潤賽潤研發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勞動爭議案
47勞務派遣中用工單位如何承擔連帶責任
——北京國視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訴郭嶸、中國教育電視臺勞動爭議案
48非法定事由終止勞動合同應支付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
——邱素麗訴北京市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保潔中心勞動爭議案
49用人單位合法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支付賠償金
——陳晨訴北京簡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50值班與加班的正確區分與待遇處理
——丁法平訴淄博榮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五、競業限制
51競業限制協議相對于勞動合同的獨立性
——聯茂(無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訴陳建福競業限制案
52如何認定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協議
——北京嘉納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訴吉佐月批勞動爭議案
53關于勞動者是否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及競業限制約定解除的司法認定
——郭濤訴北京彩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54競業限制協議補償金的性質認定及支付時間
——張立新訴北京建研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六、社會保險
55社會保險費爭議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郭勤江訴三門峽致先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56已享受社保待遇的勞動者主張退休金損失不屬于法院的受案范圍
——郭林訴北京正通翔實商貿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57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追償墊付的社會保險費的處理
——王秀花訴山東環泵科技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58用人單位不能以勞動者已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由免除其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導致損失賠償責任
——中山市長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訴黃小華福利待遇案
59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工傷私了協議的效力問題
——啟東市啟安勞務有限公司訴楊井洪勞動爭議案
60未達退休年齡的大齡農民工工傷的認定
——邱大林訴吉安市志強力車有限責任公司勞動爭議案
61如何認定勞動者因工受傷后簽署的解聘協議效力
——陳正宣訴浙江通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62違法轉包中工傷認定的范疇
——重慶佳瑞電梯有限公司訴重慶市江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確認案
63侵權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競合的模式選擇
——東營順吉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訴馬燕敏等勞動合同案
64工傷職工選擇解除勞動關系的依法只應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而不再另行享受殘疾輔助器具費
——孫啟國訴山東祥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浩祥分公司勞動爭議案
65工傷待遇傷殘津貼能否一次性支付的漏洞補充
——劉小蘭訴廣州鉅東娛樂用品有限公司工傷保險待遇案
七、勞動爭議仲裁
66勞動爭議“重復起訴”的司法認定
——重慶星格泵業集團有限公司訴蔡川勞動爭議案
八、其他
67勞動爭議不適用約定管轄
——唐守成訴北京潔麗雅保潔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68混合用工關系訴訟管轄的確立標準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西門子沈陽分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訴徐明暉勞動爭議案
真的很好啊!
包裝很差,書都贓了,屢教不改
謝謝!準確、快捷!
專業講解,工作必需。
很好的學習參考書。
發票的詳單寫的不詳細
包裝去哪里呢?
書的內容主要試用一些簡單法條,如果對于深入問題,則不推薦看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