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 布羅頓所著的《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精)》既非制圖史,也非地圖的歷史,而是一本通過十二幅世界地圖講述世界史的著作。
書中精選的十二幅世界地圖來自不同歷史階段,出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圖師之手。作者向我們揭示,地圖遠非客觀的真實記錄,而是受到一時一地的觀念和動機的左右。通過解讀地圖背后的觀念和動機,我們可以窺視制圖師所處時代的風尚與精神。每一幅都蘊含著某種重大主題,從科學、政治、宗教、帝國,到地理大發現、民族主義和挑選化,皆為世界史發生重大變革的關節點。
在這段圖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們呈現了人類長久以來的一個渴望,那就是將地球地呈現在二維平面上。但是,無論因為客觀條件所限,還是主觀意識的干擾,這始終是人類難以達成的夢想。在作者的解讀中,作為人類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圖,成了"人-圖像-世界"三位一體的棱鏡,折射出人類的歷史進程和精神歷程,描繪了一幅靠前的世界史立體畫卷。
杰里 布羅頓,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文藝復興研究中心不錯講師,主要著作有《領土交易:現代早期世界的地圖繪制》、《挑選性角度:東西方之間的文藝復興藝術》(合著)等。
林盛,畢業于復旦大學法語系,譯有《中世紀的城堡》等。
引
西帕爾(現今伊拉克的阿布哈巴遺丘),公元前六世紀
及時章科學
托勒密,《地理學指南》,約公元150年
埃及亞歷山大港,約公元150年
第二章交流
伊德里西,1154年
西西里巴勒莫,1154年2月
第三章信仰
赫里福德《世界地圖》,約1300年
意大利奧爾維耶托,1282年
第四章帝國
疆理圖》,1402年
中國東北遼東半島,1388年
第五章發現
馬丁 瓦爾德澤米勒,《世界全圖》,1507年
德國漢堡,1998年
第六章全球主義
第奧古 里貝羅,《世界地圖》,1529年
卡斯蒂利亞托爾德西利亞斯,1494年6月
第七章寬容
杰拉杜斯 麥卡托,《世界地圖》,1569年
比利時魯汶,1544年
第八章金錢
約翰 布勞,《大地圖集》,1662年
阿姆斯特丹,1655年
第九章國家
卡西尼家族,《法國地圖》,1793年
法國巴黎,1793年
第十章地緣政治
哈爾福德 麥金德,《歷史的地理樞紐》,1904年
倫敦,1831年5月
第十一章平等
彼得斯投影法,1973年
印度,1947年8月17日
第十二章信息
谷歌地球,2012年
虛擬軌道空間,地球上空11000公里,2012年
結語歷史之眼?
致謝
注釋
愉快購物
很喜歡 就是深度再深一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