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群書治要三六〇·第二冊圖書
人氣:42

群書治要三六〇·第二冊

序 群書治要》——齊家治國之智慧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貞觀初年下令編輯。太宗十六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余年。二十七歲繼帝位后,偃...
  • 所屬分類:圖書 >古籍>史類>史評類  
  • 作者:《[群書治要三六〇]》編輯小組 [選]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1336064
  •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7
  • 印刷時間:2013-07-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唐朝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自上始五帝,下迄晉代,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書,剪截淫放”,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于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計六十五部約五十余萬言,取名為《群書治要》。“治要”,即治國必須遵循的綱要、理論與方法。該書不僅是魏徵向唐太宗進諫的重要理論依據,也是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參考。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將《群書治要》中的嘉言按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慎、明辨六大綱目整理成書,每個大綱中,又歸納了若干條目,對現代人的德行、修養、工作、學習、生活等都有著寶貴的指導和借鑒。

編輯推薦

《群書治要360 第二冊》,將《治要》概括為六個大綱: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慎、明辨。每個大綱下,又歸納了《治要》論述的相關要點,作為細目。希望該書綱目,對于讀者領納《治要》全書的精神,亦能有所幫助。而所選出的360句,編入每個細目的排列順序,也經過了我們反復推敲,有心的讀者,當能從中理出脈絡。

衷心祝愿每一位讀者在古圣先賢智慧的引領下,身心和諧、家庭和樂、事業和順;安定、幸福、美滿、和平。

同類好書推薦

曾文正公家書》(宣紙線裝、精校足本、精美至極)點擊進入

讀史是人生的必修課》(:你想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點擊進入

體驗人生享受》(定弘法師出家后講演首次集結傳)點擊進入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中國早語文教科書、影響民國老課本的發端之作)點擊進入

群書治要譯注》(題詞、多國元首正在學習、凈空法師力薦)點擊進入

目錄

序言:《群書治要》——齊家治國之智^

群書治要》系列序

群書治要?第二冊》說明

壹 君道

一、修身

(一)戒貪

(二)勤儉

(三)懲忿

(四)遷善

(五)改過

二、敦親

三、反身

四、尊賢

五、納諫

六、杜讒邪

七、審斷

貳 臣術

一、立節

二、盡忠

三、勸諫

四、舉賢

叁 貴德

一、尚道

二、孝悌

三、仁義

四、誠信

五、正己

六、度量

七、謙虛

八、謹慎

九、交友

十、學問

十一、有恒

十二、處世

肆 為政

一、務本

二、知人

三、任使

四、至公

五、綱紀

六、教化

七、禮樂

八、愛民

九、民生

十、法古

十一、賞罰

十二、法律

十三、征伐

伍 敬慎

一、微漸

二、風俗

三、治亂

四、鑒戒

五、應事

六、慎始終

七、養生

陸 明辨

一、邪正

二、人情

三、才德

四、朋黨

五、辨物

六、因果

在線預覽

壹 君道

一、修身

(一)戒貪

1.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則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則所欲者至矣。(卷四十一 淮南子)

白話]圣人安守自己所具有的(德),而不追求自己沒有的。如果追求自己所沒有的,那么已有的(德)也會喪失掉;如果修養自己已有的(德),那么想得到的也會自然地得到。

2.絕無益之欲,以奉德義之途;棄不急之務,以修功業之基。其于名行,豈不善哉?(卷二十八 吳志下)

白話]斷絕無益的欲望,來遵循道德仁義之路;放棄無關緊要的事情,來修習建功立業的根基。這對自己的名聲與品行,難道不是很有益的嗎?

3.福生于無為,而患生于多欲。故知足,然后富從之;德宜君人,然后貴從之。故貴爵而賤德者,雖為天子不貴矣;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卷八 韓詩外傳)

白話]幸福產生于內心知足而無所外求,而憂患產生于人的欲望過多。所以一個人知道滿足,然后富裕會隨著到來;德行適合領導民眾,然后尊貴就會隨之而來。所以看重爵位而輕視德行的人,雖然做了天子也并不高貴;貪求財物而不知休止的人,雖然擁有天下也并不富足。

4.有以欲多亡者,未有以無欲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亂者,未有以守常①失者也。(卷四十一 淮南子)

注釋]?常:常規,常道。

白話]有因為欲望太多而滅亡的,沒有因為無欲而陷入危險的;有因為想要治理卻混亂的,沒有因為遵循常道卻失敗的。

5.三代①之興,無不抑損情欲;三季②之衰,無不肆其侈靡。(卷二十九 晉書上

注釋]?三代:指夏、商、周。?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白話]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興盛,無不是因為領導者對自己的七情五欲加以節制;三代末期的衰敗,無不因肆意奢侈浪費。

媒體評論

朕少尚威武,不精學業,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觀所撰書,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使朕致治稽古,臨事不惑。其為勞也,不亦大哉!

—— 唐太宗《答魏徵上〈群書治要〉手詔》 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 —— 魏 徵 我朝承和、貞觀之間,致重雍襲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講究此書之力。 —— 林信敬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1804126**的評論:

質量非常好,以后還來光顧。

2016-07-05 23:37: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質量嗷嗷的好

2016-07-17 09:33:43
來自蘭臺清**的評論:

物美價廉,誠實信用。

2016-07-18 15:12: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有看,包裝非常棒

2016-09-16 08:51:32
來自車前一**的評論:

還行

2016-11-09 08:15: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蠻好的 不過圖書質量一般 有解釋

2016-11-23 23:20: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著,我挺喜歡的.

2016-12-14 11:46:19
來自e***3(**的評論:

很好呃一本哲學書

2016-12-23 23:18: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非常值得看的一本書

2017-01-11 19:39:2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經典的作品

2017-02-09 22:27:0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格言警句,感覺不錯。留著慢慢看

2017-08-21 13:41:58
來自姜君**的評論:

優選的書,推薦之

2017-11-17 15:11:4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對現代人的德行、修養、工作、學習、生活等都有著寶貴的知道和借鑒!

2014-05-13 21:28: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

2014-09-07 14:48:26
來自borisdo**的評論:

精選了古書中的精華,有助于教育孩子學會做人。

2014-01-25 15:29:56
來自末學小Q**的評論:

每天讀一句,一年360,今年第二輯,十年如一日

2013-12-21 16:55:40
來自zheast**的評論:

這是精選的360版本,如果有更高要求可以選擇劉余莉那一套,好幾百的。

2014-03-31 18:34:48
來自倪嫦璐**的評論:

同學在微信朋友圈推薦的書,個人很喜歡。不必一下子讀完,每天讀一句,多想多體味吧。

2014-03-18 10:35:39
來自草堂學**的評論:

好書,絕對的好書。這個版本是經濟型的,可以適合手頭不寬裕的國學愛好者研究。

2015-10-26 10:10:53
來自G秋月**的評論:

字很大,看著不累眠睛,書就應面向大眾,字大點,愛護別人的眼睛。感謝編者及出版社,為廣大讀者著想。內容也很精典,句句有哲理,從中能讀到大道、大愛、大智慧。

2013-11-02 15:38:05
來自地明**的評論:

好評!本書是群書治要的選段講解,內容很有重點、深入淺出,容易理解。本書包裝精美,值得收藏!十分推薦!

2015-12-11 12:42: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評!本書是群書治要的內容講解,收錄了主要的精華部分,注釋也都很詳細,適合國學愛好者研究收藏,推薦!

2015-12-25 13:00: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評!本書是群書治要的講解書,內容通俗易懂,很適合閱讀,非常不錯!推薦!

2015-12-23 16:30:19
來自參透人**的評論:

國學經典,修身齊家治國之根,寶典遇善人,愿此書能廣傳于世!

2015-10-23 15:57:05
來自374859l**的評論:

群書治要這部書很好~這部雖然是精選,但平時看看還不錯~

2016-04-04 23:06: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本書是全本《群書治要》的菁華之一,讀后同樣可以獲益匪淺。

2015-03-25 21:43:00
來自尋寶123**的評論:

第二冊也是按照第一冊《群書治要360》的綱目選輯的,內容精堪,句句都是菁華,修齊治平的寶典,不可不讀!

2014-11-05 17:25:03
來自天空196**的評論:

聽了劉余莉教授的《群書治要360》講座,在當當上把書買回再詳細看看!

2016-04-22 23:31:5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