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第3分冊第3版)》適合作高等院校中文系本、專科及函授、自考等中國古代文學(xué)課作品選教材,也可作廣大文學(xué)愛好者的古代文學(xué)讀本。全書共分三冊:分冊為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第二分冊為隋唐、五代、宋、遼金,第三分冊為元、明、清、近代。分冊內(nèi)各時期的作品按體裁組成單元;單元內(nèi)作家按生年先后排列。選錄作品兼顧思想性與藝術(shù)性,以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為主,同時注意到題材的廣泛性、風(fēng)格的多樣性以及文學(xué)史上的承傳關(guān)系。為了適應(yīng)不同教學(xué)層次的需要,便于教師講授和學(xué)生自學(xué),所選作品分加注(目錄中加△表示)和不加注兩部分。注文力求平實、簡明雅潔,重見的詞語典故,同一單元內(nèi)一般只指明前注,不重復(fù)作注。
本書為第3分冊是由潘慧惠主編。
元詩文
劉因
△觀梅有感(1)白溝(1)寒食道中(2)
吳瀲
送何太虛北游序(2)
趙孟兆頁
△岳鄂王墓(4)見得一詩因次其韻(4)東城(5)
虞集
△挽文山丞相(5)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二首其李孝光
△大龍湫記(6)
王冕
△墨梅(8)勁草行(8)
鐘嗣成
△錄鬼簿序(9)
楊維楨
△題蘇武牧羊圖(10)老客婦謠(11)海鄉(xiāng)竹枝歌[四首其一、其四](11)
薩都剌
△上京即事[五首其二、其三、其四](12)過居庸關(guān)(12)
附錄
元散曲
關(guān)漢卿
△南呂?一枝花[不伏老](14)南呂?四塊玉(閑適](16)大德歌[春](16)
馬致遠
△雙調(diào)?夜行船[秋思](17)越調(diào)?天凈沙[秋思](19)
張養(yǎng)浩
△中呂?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19)朝天子[無題](20)雁兒落帶得勝令[退隱](20)
睢景臣
△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21)
喬吉
雙調(diào)?折桂令[荊溪即事](24)雙調(diào)?水仙子[尋梅](24)
張可久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25)越調(diào)?天凈沙[江上](25)正宮?醉太平[刺世](25)
劉時中
正宮?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前套)(25)
附錄
元戲曲
關(guān)漢卿
△竇娥冤[第三折](29)單刀會[第三折](33)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三折](37)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折](40)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三折](45)
秦簡夫
東堂老[第三折](50)
高明
△琵琶記[第二十一出糟糠自厭](57)
附錄
明詩
劉基
感懷(68)買馬詞(68)古戍(68)
楊基
△岳陽樓(69)天平山中(69)
高啟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70)牧牛詞(71)梅花九首[其一]
于謙
△詠煤炭(72)入塞(73)
唐寅
畫雞(73)把酒對月歌(73)
李夢陽
△秋望(74)石將軍戰(zhàn)場歌(74)
何景明
歲晏行(75)鰣魚(76)
李攀龍
初春元美席上贈謝茂秦得關(guān)字(76)挽王中丞(76)
徐渭
龕山凱歌[九首其二](77)葡萄(77)鏡湖竹枝詞三首(77)
王世貞
△登太白樓(78)戚將軍贈寶刀歌(79)
戚繼光
登舍身臺(79)馬上作(79)
袁宏道
感事(80)妾薄命(80)
陳子龍
△小車行(80)易水歌(81)
夏完淳
△別云間(81)舟中憶邵景說寄張子退(82)
張煌
△甲辰八月辭故里(82)野人餉菊有感(83)
明文
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85)
劉基
△賣柑者言(87)
方孝孺
吳士(88)越巫(89)
馬中錫
中山狼傳(90)
歸有光
△項脊軒志(93)
唐順之
答茅鹿門知縣二(96)
宗臣
報劉一丈書(98)
李贄
……
明散曲
明戲曲
明小說
清詩詞
清文
清戲曲
清小說
近代詩詞
近代文
這西門慶走到李瓶兒房里,因說奶子、迎親:"我教你好生看著孩兒,怎的教貓唬了他,把他手也撾了!又信劉婆子那老淫婦,平白把孩子灸的恁樣的。若好便罷,不好把這老淫婦拿到衙門里,與他個兩拶!"李瓶兒道:"你看孩兒緊自不得命,你又是恁樣的!孝順是醫(yī)家,他也巴不得要好哩。"當(dāng)下李瓶兒只指望孩兒好來,不料被艾火把風(fēng)氣反于內(nèi),變?yōu)槁L(fēng),內(nèi)里抽搐的腸肚兒皆動,尿屎皆出,大便屙出五花顏色,眼目忽睜忽閉,終朝只是昏沉不省,奶也不吃了。李瓶兒慌了,到處求神、問卜、打卦,皆有兇無吉。月娘瞞著西門慶,又請劉婆子來家跳神,又請小兒科太醫(yī)來看。都用接鼻散試之,"若吹在鼻孔內(nèi)打鼻涕,還看得;若無鼻涕出來,則看陰騭,守他罷了。"于是吹下去,茫然無知,并無一個噴涕出來。越發(fā)晝夜守著,哭涕不止,連飲食都減了。
看看到八月十五日將近,月娘因他不好,連自家生日都回了不做。親戚內(nèi)眷,就送禮來也不請。家中止有吳大妗子、楊姑娘并大師父來相伴。那薛姑子和王姑子兩個,在印經(jīng)處爭分錢不平,又使性兒彼此互相揭調(diào)。十四日,賁四同薛姑子催討,將經(jīng)卷挑將來,一千五百卷都完了。李瓶兒又與了一吊錢,買紙馬香燭。十五日,同陳經(jīng)濟早往岳廟里進香紙,把經(jīng)來看著都散施盡了,走來回李瓶兒話。喬大戶家一日一遍,使孔嫂來看,又舉薦了一個看小兒的鮑太醫(yī)來看,說道:"這個變成天吊客忤,治不得了。"白與了他五錢銀子,打發(fā)去了。灌下藥去,也不受,還吐出了,只是把眼合著,口中咬的牙格支支響。李瓶兒通衣不解帶,晝夜抱在懷中,眼淚不干的,只是哭。西門慶也不往那里去,每日衙門中來家,就進來看孩兒。
那時正值八月下旬天氣,李瓶兒守著官哥兒睡在床上,桌上點著銀燈。丫鬟養(yǎng)娘都睡熟了。覷著滿窗月色,更漏沉沉,見那孩兒只是昏昏不省人事,一向愁腸萬結(jié),離思千端。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來愁腸磕睡多。
……
很好
挺好的~字跡挺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