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不得要領往往南轅北轍,借力合力則游刃有余。劉墉以身邊的小故事和古今實例,像一把手術刀,切到了人性深處的毒瘤,卻也能讓你懂得為人處世的藝術。全書故事辛辣,如同疫苗,種下去會令人腫痛、發燒,卻有助健康。人性常有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厭舊、猜忌猶疑,誤會沖撞比比皆是,令人莫衷一是。《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的目的不只是要人知道人性的“丑”,更多希望大家在“了解”之后能有“諒解”,少生氣,多和氣,達致人際普遍的安穩與從容。這是一部兼具深度、廣度、力度與溫度的力作。
洞明世事前,先要經歷世事。
身邊人的故事,帶你穿越人性的黑暗與丑陋,學會以愛與善意駕馭生活。
國際知名畫家、作家、演講家。1949年生于臺北,祖籍北京,號夢然。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圣諾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現任水云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作品九十余種。其中《螢窗小語》《我不是教你詐》《靠自己去成功》等引發暢銷風潮,其作品在中國大陸銷售超過千萬冊。據臺灣連鎖書店“金石堂”統計,劉墉為近二十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劉墉曾在中國大陸、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地舉行近百場巡回演講,并透過義賣有聲書,為慈善團體募得臺幣千萬元,以版稅收入在大陸捐建四十余所希望小學。
十三周年版前
辛辣與回甘/001
前
由禽獸到超人/003
及時章
股市名嘴換人做/001
我們一生都在選擇,就像買股票。一個懂得做人的人,一定要知道,當你的選擇正確時,千萬別“秀”給那些選擇錯的人看。
人性就是這么妙!像失火,你會先沖出來,再沖進去。所以,失意人前,千萬別說得意事。
第二章
扮老母雞的大男人/015
一個人沒事找事、無事生非,常常沒別的原因,
只因為“閑得發慌”,怕人覺得他閑、他沒用。
他沒用,他沒地位,他就得滾蛋。你說,他怎能
不表現得“不閑”一點,“有用”一點?
第三章
小火鍋里的革命/029
在一個團體里,你不是不能發表跟主管相反的意
見,只是發表前你先要想想主管有沒有接受指
摘的雅量和本錢。然后,你就可以決定“說”還
是“不說”,或者“怎么說”。
第四章
老周的新老婆/043
人都追求感覺、追求新鮮、追求變化、追求質量。婚姻也一樣,當你不能再用“性”去愛,就該用“情”去愛、用思想去愛。人可以老化,但不能腐化;婚姻可以老化,但不能腐化。
第五章
無恥老豆的“恩情”/061
漂亮的女人容易見到男人齷齪、卑鄙,像饞狗
樣的丑態。但是,女人不會說,她們不對朋友
說、不對父母說,更不對丈夫說。如同老竇講
的:“怕對你不好,我怕什么?”
第六章
未來總裁夫人的內交/075
如果你夠了解人性,應該知道夫人這時候的笑容
里已經帶有疑惑和怒火。她怒的是—“你為
么說實話?你為什么不跟別人一樣撒個小謊,讓
我高興?你太不懂女人心理了!
第七章
謝不殺之恩/097
一盞一直亮著的燈,你不會去注意,但是如果它
一亮一滅,你就會注意到。“人在福中不知福”,只有當某24小時,把你從福里拉出去,你才懂得。
“失而復得”,使你知道“惜福”。
第八章
良心被狗吃了/111
在這個時候,“面子”比“里子”重要。他若不翻臉,他就面子里子全輸了,他就再也難翻身。凡是會傷人自尊的,都是“揍”,都是“痛”,都是“諷刺”。
第九章
豬八戒,笨死的!/127
托關系就是賣人情、賣面子。面子賣給誰?賣給
我最尊重的人、對我最有好處的人、有24小時我有
求的人。所以,你不但不能隨便托人,而且不能
隨意攬事。
第十章
我們不認這個好朋友/139
我們常罵一個人發了,就眼睛長在頭頂上,再也
不認老朋友。其實這句話不全然正確,有時候,
也可以說“當一個人發了,老朋友就不再認他”。
“不在同一個世界”,這句話可以解釋一切。
后記
人性的地獄與天堂/157
老周的新老婆
如果你不希望另一半有24小時因為“想通了”而離開你,你就要想想“你是不是該做一點改變” 。
請今天就改,不要等!
不知是否早上那碗泡飯,用了昨晚的剩菜,不大新鮮,老徐下午一直胃不舒服,偏偏晚上還有應酬。
應酬在老周的新園舉行。
“新園”,多俗氣的名字,也只有老周那個俗氣的太太取得出來。
“愈來愈年輕了!”雖然看不起周太太,老徐進門的時候還是奉承兩句。這女人,老徐早認識,以前她在臺上唱戲,老徐和老周總坐在臺下,老周一開演就睡著,還打呼,每次都是老徐把他踢醒。
誰能想到,這女人居然成了老周的太太,據說她是先去找老周拜師學畫,學著學著,就學到床上去了。
哼哼哼!老徐看著那女人彎腰拿拖鞋,露出里頭穿的黑色蕾絲的內衣,暗自笑了幾聲。
“您笑什么啊?”
“他笑你這家布置得真漂亮!”還是徐太太聰明,接了話。
那女人也笑笑:“我不懂得布置,還得徐老師、徐師母指點。”說著過來,為老徐解開毛衣扣子,“您的扣子扣錯了,上下差了一個,我給您扣好。”
“他啊!老扣錯。”徐太太搶上前幫丈夫扣。
女人趕快讓開,卻又笑說:“對了!我最近給周老師買了兩件毛衣,他嫌多,我就送一件給徐老師吧!”沒說完就跑了進去。
看那女人一扭一扭地一溜煙不見了,老徐又哼了一聲。
“就是會花錢。”徐太太也哼了一聲,“也不知道老周有多少錢好讓她這么花。”
“不過他最近的行情不差喲!”老徐看看四周墻上的畫,居然全是老周的新作,每一幅都裝了上好的雕花金框,天花板頂上的射燈把柔和而均勻的光線打在畫上。
老徐點了點頭,心想,這老周自從老妻上了天國,就要死要活的,原本猜他遇上這年輕女人,搞幾下,非死不可,沒想到居然愈活愈壯,連作品都枯木逢春,有了新意。
正想著,周太太果然拿了件毛衣出來,一邊跑一邊叫:“您試試,可別見外喲!”
徐太太一把接過來,翻過來掉過去地看:“嗯!日本做的,我們老徐不穿日本貨。”
“誰說我不穿日本貨。”老徐一把將毛衣搶過來,好輕好輕,老徐嚇一跳,“這是什么料?”
“純開司米羊絨!”周太太笑著,一臉媚相。
“很貴吧?”
“不貴不貴?才三萬塊。”
老徐又嚇一跳,徐太太更倒抽口涼氣。“什么?這么一件毛衣,要三萬塊錢?你呀!真買得下手。”徐太太搖著頭指指老徐,“瞧!我們老徐身上這件,才三百塊,穿十年了,還不是好好的?又不容易臟,洗都不用洗。”
正說著,老周出來了,乍見還以為是老周的大兒子呢!
“你可穿得真年輕。”老徐上去拍拍老周。
“她買的!”老周指指太太。
“頭發也染了。”
“她染的!”老周又指指太太。
那女人又媚媚地、得意地笑了,歪著頭,看著老周,還過去摸摸老周的臉:“本來就很年輕嘛!對不對,周老師?”
聽她叫周老師,就覺得惡心,老徐心想:“幸虧我不是你學生,否則同學變師母,怎么改口?”
好像看出老徐心事似的,老周笑笑:“我現在不教學生了。”
“為什么?”老徐一驚,“那最起碼是個穩定的收入啊!”
“因為買畫的人太多,她又24小時到晚不閑著。”指指那女人。
那女人又媚笑著縮縮脖子:“周老師的意思是我總給他安排畫展。”
“是啊!下個月巴黎展覽。”老周攤著兩只手,“明年初紐約又談好了。”
“怎么安排的?”老徐瞪大眼睛,卻見那女人跑進去又跑出來,抱著兩本大書。
“你瞧,我這太太還配合畫展,要人家出了兩本畫冊。”老周把畫冊接過來,交給老徐,又被徐太太搶過去看。
“人家是給我看的。”老徐再一把搶了回來。
“印得可真精美啊!”一邊翻,老徐一邊點頭。
“瑞士印的。”周太太把茶放下,“為這畫冊,我們還去了趟瑞士。”
“什么?你們去了瑞士?”
“是啊!您不知道啊!”那女人居然一屁股擠在老周旁邊,伸出細細的手臂,勾著老周的脖子,“我們還去了馬特杭峰呢!”
“我寫生寫了一堆。”老周也真老不羞,親了親年輕太太的嫩臉,“太陽大,風也大,她在旁邊給我撐著傘、扶著寫生本,才畫成的。”這時女人又一溜煙跑開了,再出現在門口。
“看!”女人舉著一張畫,正是馬特杭峰。
老徐一下子站了起來,慢慢走過去,上上下下細細地看。“真好!真好!”轉身看著老周,“是我見過的你好的作品。”
正贊美呢,突然暗叫一聲不好,胃又疼。所幸,疼一下,就過去了。
晚飯是那年輕女人做的。這戲子除了演戲,居然還會燒菜,尤其那道排翅,整整一排,一點也沒煮散,卻又入口即化,鮮極了。
“你在哪兒學的啊?”老徐笑問。
“我上烹飪班,跟傅培梅學的。”那女人又嬌滴滴地偎到老周身上,“而且,我要老師帶我出去吃。”
“她只要吃一次,回來就能做了。”老周嘿嘿嘿地笑,嘴里的黃牙不見了,換成雪白的。
“你還鑲了新的假牙?”老徐指著老周。
“是假的,也不是假的。”老周張開嘴,用手捏著門牙做搖動的樣子,“這是植牙,很舒服,很結實,”又笑笑,“也很貴!”
“賺了,就要花嘛!”那女人又把手伸過去,摸了摸老周的臉,那臉居然紅了,白里透紅。
飯后大家到客廳喝茶,女人跑前跑后,捧出成套的茶具,跪在地上為老徐倒茶,徐太太一把搶過茶壺:“我來!我來!”又瞪了老徐一眼。
接著,那女人又端出一大盤水果,有葡萄、芒果、草莓,還有櫻桃。每塊芒果都切得整整齊齊,還在上面各插了根牙簽。
老徐吃了一塊,看看老周:“真甜,你太太可真會買。”
“她啊,下午先削好、切好,套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凍著,晚上吃,就特別甜了。”
“可真麻煩。”徐太太放下牙簽,過去拿葡萄,“這是什么葡萄?”放進嘴里,“哦,意大利葡萄!”
“意大利葡萄?”老徐也拿一顆放進嘴里,唰!一下子,好像回到了童年,“這不是咱煙臺葡萄嗎?天哪!”轉頭看那女人,“你在哪兒買的?”
女人還沒答話,徐太太說了:“菜場就有,太貴了,我是不買這種葡萄的。水果嘛!有的吃就成了,想當年連西紅柿都吃不起。”
“哈哈哈……”老周笑了,傾過身拍拍老徐,“老徐啊!你的畫價比我高得多,又有那么多收藏,咱們都這個年歲了,存著干嗎?拿出來,花啊!”
“是啊!人生在世,能享受總要享受享受。”那女人又媚媚地笑了。
“總要享受享受。”在車上,徐太太咬著舌尖,學那女人嬌滴滴的聲音,“她遲早把老周搞破產。”
老徐沒說話,又胸口疼,回家就睡了。
他這一睡,就沒再起來,心肌梗塞,進了醫院。
“膽固醇這么高,為什么不早檢查,吃藥?”醫生問徐太太。
“都怪他啊!專愛吃大肥肉。”
老徐在醫院又拖了一陣,老周夫婦去看了兩回,但是沒能參加老徐的喪禮。
因為老徐出殯那天,老周正帶著太太在巴黎。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先讓我們做個有意思的假設吧!
如果老徐回家之后,沒有心臟病發,卻表現得特別暴躁,或者隔兩天,突然離家出走,你會詫異嗎?
他為什么脾氣暴躁?
因為跟老周比起來,他發覺自己太可憐了。
老周的“少妻”雖然會花錢,但是也會賺錢。她把老周的作品用好的方式陳列,她為老周安排畫展、出版畫冊,推向國際。于是老周的畫價提高了,作品進步了,收入增加了。她再用這些錢改善生活,讓老周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再拉著老周出去旅行,使原來已經“來日無多”的老周,又枯木逢春、充滿生氣了,不是嗎?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想,老徐的老妻也不差啊!她跟著老徐一起吃苦、受罪、打天下,一路行來,老徐成名了,她還繼續幫著老徐省錢,連貴一點的衣服、水果都不舍得買。那是她的美德啊!老徐豈能不感念呢?
難道男人有24小時發了,就能把當年的糟糠妻遺棄嗎?難道一個女人老了就活該走人嗎?
這些話都沒錯,但是為什么得意的中年男人遺棄老妻、另娶年輕女人的故事總是上演呢?
話再說回來,許多婦人,守著丈夫二三十年,不是也把頭一甩,離家出走了嗎?
為什么?
他們可能說不出來,但是當你細細觀察之后,就會發現,因為—他們的另一半已經不是原來的那一半。
他們有這樣的感覺,一個可能是他們自己變了,于是看另一半不再順眼;也可能是另一半確實跟以前不一樣了。
現在我們就觸及了人性最重要的一部分—愛。
男女之愛,很妙!無論你怎么說“愛是無條件的”,年輕時的“愛”還總是跟“性”有關。
否則,你們為什么由拉拉手到摟摟腰,到擁吻、撫愛,然后上了床?
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也就因為這本能,使男女可以相悅,使君子可以好逑,使種族能夠繁衍。
如果人人都追求柏拉圖式的愛情,都只要心靈,沒有肉體,這世上還有人類存在嗎?
所以,年輕人的愛往往是帶有“性驅迫”的。
他們目光交流、含情脈脈,他們傾心交談、徹夜不眠。他們終于像是干柴烈火,突破的防線,他們翻騰、瘋狂,達到高潮。
然后呢?
然后,他們睡著了,睡得很熟。
請問,他們怎么不繼續一直聊、一直聊,互訴衷情,聊到天亮?
、,男女的相處需要“性”,后來的相處需要“愛”。所以有人說,一對男女在做愛之后,還能彼此愛憐、百般溫存的才是真愛。
我們更可以引申—只有當一對夫妻,有24小時成了“無性夫妻”,還能彼此扶持、相顧深情的才是真愛。
恕我講一句很俗的話:
據說應召女郎往往在辦事之前,先收錢。
那男人就在眼前,跑不掉,她何必先收錢呢?
應召女郎的道理很簡單—
“男人下面硬的時候心就軟,下面軟的時候心就硬。當他辦完了事,會立刻變得小氣,會馬上后悔花那么多的代價,甚至立刻覺得眼前的女人不夠美。辦事之前,則恰恰相反。”
夫妻之間,雖然不這么現實,但你如果細細想想,不也差不多嗎?
她溫柔得像只小貓,偎在你身邊;他體貼得像只小狗,在你旁邊打轉;她露出最嬌媚的笑,把菜端上桌;他以最勤快的動作,把碗碟拿去洗。
你們把燈調暗,把音響打開。
你們……
在戀愛時期,也可以說在新鮮時期,兩個人的精力都特別好,吃完飯可以去跳舞,跳完舞可以去PUB(酒吧),PUB回來還有用不完的精力。
但是,當有24小時,他們倦了,因為上班倦了,因為對另一半倦了,因為對“那件事”倦了的時候,怎么辦?
原來切得細細的水果,現在成了“喂!”一個蘋果迎面飛來。
原來蹲在浴缸邊幫你搓背,現在已經早早去睡,并傳來鼾聲。
原來的“三菜一湯”,現在是微波爐里端出來的“三盒一杯”,還撂下一句話:“人家丈夫都有應酬,只有你天天回家吃飯,把我都累死了!”
原來的飯后依偎、音樂欣賞,成了督促孩子做功課,以及打罵哭喊。
原來的柔聲細語,成了河東獅吼。
男人也一樣。原來靠在太太背后,對著耳朵吹氣;現在鞋子一摔,倒在沙發上就看報。
原來說東說西,向太太報告外面的一切,現在眼睛越過老婆肩頭,盯著電視一動也不動。
原來幫著擺碗筷、收桌子;現在兩杯酒下肚,歪在椅子上已經睡著,且發出殺豬似的聲響。
原來放屁時,一定躲到浴室,或說對不起;現在大咧咧的,還好像以“豪放”為得意。
原來假日拉著太太看電影、爬山;現在假日不是睡大覺,就是背著球袋消失。
碰到這種狀況,無論男人或女人都會說:“老夫老妻了嘛,干什么還裝?上班、管孩子,累死了,誰還有什么情緒?”
可不是嗎?
倦了,因為工作倦了,因為體力不如從前而倦了,也因為眼前那個人,已經看了太多年而倦了。
“性”少了,“愛”也少了。
你不能沒有的諒解
政界常說一句話—“上臺靠機會,下臺靠智慧。”
男女之間也可以說—“戀愛靠機會,婚姻靠智慧。”
茫茫人海,偏偏遇上他,當然是機會。但是此后幾十年,就靠彼此的智慧了。
只有那些能夠把“熱情如火”的戀愛,化為“胼手胝足”的恩愛,再化為“相濡以沫”的憐愛的人,才有愛的大智慧。
問題是,你必須知道—你有,她不一定有;他有,你不一定有。
有些人就是沒有愛的智慧,也可以說他們沒有愛的能力。
感情!感情!他有“感”,卻沒有“情”。
抱負!抱負!他能“抱”,卻不能“負”。
性沒了,他就不愛了;更年期到了,她就粗俗了;年輕女人出現,他就絕情了。
除此之外,你必須知道,人的“前半生”可能用“下半身”思考;人的“后半生”,可能用“上半身”思考。
“上半身”的思考,是用心、用腦,那是理智的,也是頓悟的,所以當他“想通了”,往往就一下子改變,再也難以挽回。
你知道大思想家羅素是怎么跟他的老婆艾麗斯分開的嗎?
他是有24小時騎腳踏車,在鄉間小路上,突然發覺再也不愛她。然后某一日,讀書讀到一半,站起身,出門,就再也沒回頭。
你知道大文豪托爾斯泰是怎么死的嗎?
他是在風雪天離家出走,死在火車站的。
他們的老婆都曾經是他們的愛妻,他們為什么那么絕呢?
誰不知道艾麗斯漂亮?誰不知道托爾斯泰夫人賢慧?
但是漂亮的不永遠漂亮,賢慧的不永遠賢慧,你要想想他們會不會像前面故事里的老徐,當他們的另一半變了質,不再優雅、不再體貼,到有24小時,他們忍無可忍,想開了,便突然下決定—離開。甚至寧愿凍死,也非走不可。
女人也一樣啊!
多少女人在丈夫“變質”之后,為了孩子忍,忍了十幾二十年,孩子上大學、入社會,女人突然離開了。
她們的道理很簡單—
“我覺得前半生白過了,我少女時的夢想一點都沒實現,我的犧牲夠大了,剩下一點歲月,讓我找回我自己吧!”
你看過J. R.沃勒寫的《廊橋遺夢》嗎?
笑死人了!那女主角跟丈夫在小鎮過了平靜的一生,居然真正讓她永難忘懷的,是丈夫不在時偶然闖入她生活的一個男人。
幾天的激情,怎能換來她一生的懷念?
很簡單,因為她一生太平靜,因為她的生活太枯燥,也可能因為她的老公太無趣。
如果哪24小時,她選擇跟“那個男人”走了,你會驚訝嗎?
看到這兒,你有沒有想想自己的生活?
你還有沒有“當年”的情趣?抑或你已經粗俗得十足是個“莽漢”“潑婦”“糟老頭”“歐巴桑”?
你會為吸引另一半而去健身、減肥,控制口腹之欲嗎?
你會因為知道他喜歡“健康色”,而多曬曬太陽嗎?
你們還會兩口子單獨出游,享受一點“自己的時間”嗎?
記住!婚姻是要經營的!
你再忙,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儀容;你即使是家庭主婦,依然要追得上外面的潮流。
你即使在家上班,也得天天刮胡子、常常理發,不能只穿睡衣晃來晃去。
最起碼,你們一定要找機會,把自己打扮得十分體面,梳了頭、化了妝、噴上香水,再穿上西裝、晚禮服,出去應酬一下。
真正的目的不是應酬,是讓你的另一半“驚訝”地發現,原來在燈光下、燭光下,你化了妝、他穿上禮服,還是那么嫵媚、瀟灑。
你們雖然應該節省,但餐具還是該成套,而且要常替換。因為那是情趣,是變化,同樣的食物裝在不同的餐具里,能有不同的感覺。
你想想,今晚你舍棄以前的塑料杯或喝水用的玻璃杯,為他端出放在瓷碟里的一杯咖啡時,他的感覺有多么不同。
人都追求感覺、追求新鮮、追求變化、追求質量。
婚姻也一樣,當你不能再用“性”去愛,就該用“情”去愛、用思想去愛。
人可以老化,但不能腐化;婚姻可以老化,但不能腐化。當你的婚姻有24小時亮起紅燈,你要想想,是他變了質,還是你變了質?
抑或你們兩個都沒有愛的能力,你們只懂“性”,不懂“愛”?
如果你們已經四五十歲,你們要想想:
你們辛苦了半生,存那么多錢,到今天,過的是怎樣的生活?你們的辛苦,除了為子女,還為什么?
如果你是女人,你要想想:他前十年要你幫他創業,中間十年要你幫他攢錢,再過十年,他還要你幫他存,存到他死嗎?還是希望你為他安排“怎么花錢”?
否則,當有24小時,他到老周家,發現自己辛苦大半生,連菜場里有的水果都吃不到的時候,他會怎么想?
同樣的,如果你是男人,你要想想:一個女人,跟了你,腆了肚子、彎了腰、駝了背、皺了臉、碎了夢,她一生快過完了,她還有什么?
孩子笑著出嫁的時候,她哭;你笑著招待朋友的時候,她累;你老了,先走一步的時候,她送終。
剩下沒多少日子了,你該不該做點什么?你成天在外忙,值不值?
還是一句老話—
你們有沒有愛的能力與智慧?
如果你不希望另一半有24小時因為“想通了”而離開你,你就要想想“你是不是該做一點改變”。
請今天就改,不要等!
從新的角度來審視人性,有些東西存在我們生活中,卻未點破。正確的認識人性!
我經常上豆瓣,知乎,總有種錯覺,中國人的幸福感很高。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很自在滿意,文藝理性。 我經常上豆瓣,知乎,總有種錯覺,中國人的幸福感很高。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很自在滿意,文藝理性。
很喜歡、包裝也不錯、尤其快遞非常快,雜志之家的物流特別快、包裝也不錯,都是正版書、值得信賴,買書送人的最佳選擇,會推薦朋友一起買~
從小就喜歡劉墉老師的作品,幾乎是看的作品長大的,他的作品風格多元化,每種我都很喜歡,自己也買了20多本,更佩服他養兒育女的本領,一雙兒女都很優秀,這本書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以前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更讓我明白,人,其實是多面性的,有善的一面,也會有惡的一面,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領悟,謝謝!
床前的閱讀書,每天一個小故事,劉墉先生陪你來解讀“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二冊)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二冊)窗小語》《我不是教你詐R》《靠自己去成功》等8引發暢8銷風潮,其作品在中T國大K10陸銷售超過千8萬冊。據最大連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二冊)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6二冊)死的!/托關U2系就是賣人情、賣面子。面子賣給誰?賣6給我最尊重的人、對我最有好處的人、有一天我有求的人。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二冊)H窗小語》《我不是教你詐》《靠自己去成功》等引發暢銷風潮,其作品在中82國大陸銷售超過千萬冊。據最大連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二冊)館藝術家、紐約圣諾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現任水云齋文化事業有限4…
不錯,人性的黑暗你需要了解,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多了解了解人性的黑暗一面,加以預防,我們才能生活的很快樂。
發貨和快遞都很迅速,下單的隔天就收到,贊,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看了第一冊有幾個錯別字,內容是很不錯的,通過案例講道理,悟出人性,直視人性,還教你怎么做,值得看的書
沒有想象中辛辣,但是很有用。比如,男人的上半生是用下半身思考的。所以對于林丹的出軌,你也不會完全無法理解,教你更加看懂人性。
其實這本不可不知的人性,我覺得還是挺好的,里面的言語比較辛辣,但都說到點子上啦,我覺得真的得好好揣摩一下。
你知道人性嗎?你不知道人性嗎?你知道你不知道的人性嗎?來讀書吧!
一口氣讀完了,很不錯,多了解人性對我們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好處。寫的很現實,很發人深省。一直在當當買書,我家的書房都要滿了。抓緊時間看了。
分析很透徹,,包裝完好,送貨快,是正品,看簡介不錯,5分好評!當當的安卓客戶端做得真差,一單評論提交無數遍,之后就沒有任何文字了,退出又要重新打字,這個用戶體驗得扣一分-_-#?
書很好,在直指人性的同時,也提出了適當的建議,對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來說,是一本指導性的好書。人不可以不知人性險惡,防,但不要學。保護好自己的同時,適應并引導人性。
正版,紙質印刷都不錯,真實的闡述了人性自私和可愛之處,教你避免一些由人性自私面引發的錯誤,值得一看
上大學時借在圖書館看到,覺得很不錯,買書時正好看到就毫不猶豫的囤了,再看這本書,心境完全不同,書還是那本書,只是里面的很多觀點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被印證了,文筆非常犀利,很現實,很喜歡
書的內容是講人性的特點,除非你已經成為了跳出小人范圍的大寫的人范圍,了解自己和多數人,你應該知道這些人的特點,了解什么是人類的普通狀況,當然跳脫的了不起的人,你無法用這些去衡量明白的。
一口氣看完的,這本書確實會讓人思考,人生在世想活的容易又談何容易,家人之間都要注意交流方法更何況和其他人。處事圓滑滴水不漏真的是一種水平,我雖然想成為這樣的人,但是天分不足,所以讀讀看就算不讓別人喜歡我至少不要到處得罪人。
書挺厚的。有圖有文字,故事都是小故事,都會奉送道理,可是一開始看就覺得書還是書,沒有實踐來的深刻,正好最近遇到的事情,非常說明實踐的重要性,書畢竟還是紙上談兵,可能因為人本來就是有一種看到的事和明白的道理遠不如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來的深刻來的悔悟。
當你了解了人性,就會發現萬變不離其宗,古往今來,所有可歌可泣、可愛可恨、可悲可恥的事,都脫不開人性。 原來那一切都是這么平凡,這么不必大驚小怪。 于是,你才可以用平常心去面對這些人世的現象。 講的真好!
看劉墉的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從一件小事看人性的多面 愈愛愈愛 愈不愛愈不愛 表達你對一件事物的厚愛 就是表達對其它事務的不厚愛 從方方面面 點點滴滴 寫出了人性最本真的一面 也從事件當中悟出人性的力量與弱點 教授人相處之道 值得一看
不可不知,所以買回來探究一下,劉墉先生不是交給我們去欺壓別人,而是在遇到這種事情能給予諒解,在事情發生之前能有所應對,避免我們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也給自己敲打一下,這是人性,但不是一定要這么做。
這個有塑封,打開來看了下,還是比較精致的,是兩本,具體內容還沒看。其他一套好大一箱,沒有任何差錯,其實真的是慕名買的,看了下孩子的反應,還是很喜歡的。再說說快遞,前一天晚上拍的,第二天中午送到,快遞員說幾點就幾點相當準時,必須贊一個。
早就想讀一讀劉先生的書,年輕人從哪里來經驗最快最靠譜,就是讀書啊,讀到別人的生活里看到他人的世界里,進而想想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處事方式。我們可以理解人性,但是不要去做壞事,這本書教我們少吃虧而不是讓別人吃虧。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是美籍華人劉墉的作品。全書用一個個生活中我們常遇到的、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和事揭示了“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揭示了人的本性,難免會讓人感到人的丑惡,社會的險惡,“你不能沒有的諒解”又會讓你給予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更多的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