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6)》以“邁向‘十三五’,開創新格局”為主題,分析了“十二五”時期上海文化產業的主要成果和經驗,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時期上海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和建議。《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6)》主要內容包括總報告:文化科技融合,服務實體經濟;文化金融建設,凸顯平臺活力;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國際競爭力;發展優勢產業,拓展新興領域;前沿的視角,發展的對策;推動園區升級,提升產業集群;借鑒國際經驗,優化產業政策等8個板塊,匯聚了近20篇研究報告。
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6)》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6)》指出“十三五”期間是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關鍵階段,上海要成為世界文化創新的樞紐,連接全球文化要素的巨港,面向未來的文化產業引擎,必須努力培育新型主體,加快文化科技融合;拓展新興領域,推動跨業融合;結合城市轉型,優化空間布局;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升對外文化開放優勢。
榮躍明,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文化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花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文化產業、創意經濟、城市文化研究和決策咨詢服務。
欄目一:總報告
1邁向“十三五”的上海文化產業建設
欄目二:文化科技融合服務實體經濟
2上海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重點方向和路徑一邁向“十三五”
3前沿科技應用促進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點舉措
欄目三:文化金融建設凸顯平臺活力
4國 家級文化產權交易所的“互聯網 ”文化金融創新理念和實踐
5推進上海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眾包模式發展的對策研究
欄目四: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國際競爭力
6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平臺創新與社會影響力
7上海自貿區提高文化對外開放水平的實施路徑與策略建議
8全球城市:上海文化產業的國際比較與戰略對策
欄目五:發展優勢產業拓展新興領域
9上海大文創時代的特展產業——歷程、機遇與前瞻
10上海網絡游戲產業的集聚創新——發展趨勢與突破重點
11全產業鏈視域下的上海動漫產業發展
欄目六:前沿的視角發展的對策
12上海藝術品產業現狀調研報告
13上海郊區民俗文化產業的開發路徑
欄目七:推動園區升級提升產業集群
14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類型演化及其選址特征
15面向“十三五”的上海紡織創意產業園轉型發展路徑及對策研究
16上海文創園區的迭展——文創園區邁向3.0時代
欄目八:借鑒國際經驗優化產業政策
17日本的創意產業與創意城市政策
18紐約創意區生活圈:對未規劃文化區域出乎意料后果的反思
后記
③大數據展現與可視化技術。數據呈現與可視化無論對于普通用戶或是數據分析專家,都是最基本的功能。數據圖像化可以讓數據自己說話,讓用戶直觀的感受到結果。大數據技術需要通過可視化技術才能直觀的展現并成為文化產業的創意、生產、營銷等產業環節的決策依據。數據可視化要適時適當融入交互性元素,最終實現設計良好、易于使用、易于理解、有意義、更容易被人接受,這其中就包括了可視化算法及技術實現手段,包括建模方法、處理大規模數據的體系架構、交互技術等關鍵技術。
(2)基于大數據技術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趨勢,面向文化產品在創意、生產、營銷、交易、保護等產業鏈運營過程,上海應當重點推動以下環節的示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