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鈺琦所著的《中國電視劇產業史》是目前國內 及時本系統性、整體性研究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史的 著作?!吨袊娨晞‘a業史》將電視劇置于歷史維度 、產業角度的研究視角中,從一個全新的研究思路豐 富和完菩電視劇的理論體系。全書主要研究從1958年 至2012年,整個中國電視劇產業的發展變化過程,即 厘清電視劇產業的歷史脈絡和概括電視劇產業的階段 特征;總結電視劇產業的發展規律和歸納電視劇產業 的經驗教訓;反思電視劇產業的存在問題、判斷電視 劇產業的未來趨勢和探索中國特色電視劇產業的發展 路徑。
儲鈺琦 現任教于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本科)、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碩/博)。主要從事電視劇產業、媒體營銷、文化產業等方面的研究。曾在《中國電視》、《現代傳播》、《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刊二十余篇。
序
序二
導語
及時章 前產業時期: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電視劇事業
(1958—1978)
及時節 1958一1966:政治統帥和無償供給的艱難生存
一、自覺擔負政治的宣教責任
二、依靠國家撥款并無償供給
三、制作與播出能力極其受限
第二節 1966—1978:因""動亂陷入停頓狀態
第二章 孕育萌發期:電視劇事業向產業的轉型過渡
(1978—1992)
及時節 1978—1983:簡單商品經濟力量開始逐步滲透
一、供給量猛增填補節 目缺口
二、廣告與交換彌補資金短板
三、受眾意識開始萌生與滋長
第二節 1983—1986:伴隨制度性約束步人市場化軌道
一、精神和商品雙重屬性漸顯
二、政府與市場實現初步聯動
三、全國性交易市場雛形出現
第三節 1986—1992:生產的組織化與規?;趼抖四?/p>
一、明確制作資質的準入門檻
二、室內劇助推工業化大生產
三、海內外交流由單向變雙向
第三章 初長成時期:電視劇產業基本要素逐漸成型
(1992—2003)
及時節 1992—1997: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頻頻發力
一、市場化運作滲透到各環節
二、默許民營制作力量的參與
三、政府規制的監管作用凸顯
第二節 1997—2003:產業經營的理念與體系愈加清晰
一、交易價格體系更趨向規范
二、類型化生產從隱性到顯性
三、雙準入生產控制系統形成
第四章 發展機遇期:電視劇產業化探索向縱深邁進
(2003—2012)
及時節 2003—2006:制播分離帶來產業的實質性突破
一、放寬非公資本的市場準入
二、內容生產與播出把關趨緊
三、購銷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
四、海外發行數量范圍雙擴容
五、基本形成完整產業鏈形態
第二節 2006—2009:在轉變體制機制中釋放市場活力
一、題材審批讓位于市場調節
二、以制播聯動調整競爭機制
三、網絡視頻成為播出新平臺
四、生產與消費規模經驗豐富他國
第三節 2009—2012:借助各種力量推動產業加速升級
一、由數量向質量的理性轉型
二、重視編劇作用與劇本價值
三、利用資本市場力量尋突破
四、嫁接新媒體成重要盈利點
五、依托植入式廣告漸成氣候
第五章 新生長時期:電視劇產業生態進入新的拐點
(2012-)
結語
附錄
附錄1 1978—2011年全國廣播電視發展情況
附錄2 《電視劇內容管理規定》
附錄3 《電視劇內容審查實施細則》
附錄4 《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5 《中外合作制作電視劇管理規定》
附錄6 《電視劇制作許可證(甲種)》機構名單(2012年)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