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編撰的“志人小說”,主要記述漢末、三國、兩晉士族階層的言談風尚和遺聞軼事。它真實反映了這一時代人們的風俗習慣和社會風貌,所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庶僧徒,因而成為研究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史料。
本書本著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原則,節選了《世說新語》中的部分精彩內容,以以原文、注釋、譯文的形式,而生動地還原了漢末魏晉時代的風貌。
魯迅將《世說新語》稱為“一部名士的教科書”,贊其“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世說新語》是一部集趣味性、歷史性、文學性于一身的傳世巨典,淋漓盡致地呈現了瀟灑風逸的魏晉時代。
世說新語》是不可不讀的國學精髓,自面市以來,便有小說、戲劇開始模仿它,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劉義慶(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劉宋宗室,武帝劉裕之侄,襲臨川王。曾集士人門客作《世說新語》、《幽明錄》等書。
世說新語 目錄]
德行第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世說新語 目錄]
德行第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德行第
題解]
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本篇從不同的方面、多個角度入 手,展示了魏晉時期士族階層認為值得學習的、并將之作為準則 和規范的言語行動,反映了當時的道德觀念。
陳蕃尊重賢才 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②,有澄清天下之 志③。為豫章太守④,至⑤,便問徐孺子⑥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⑧ 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168):名蕃,字仲舉,東漢桓帝末年官至太尉。 當時宦官作亂,政治黑暗,他反對宦官專權,受到太學生的尊重。漢 靈帝繼位之后,陳蕃與大將軍竇武謀劃誅殺宦官,事情泄露后反被 害。全句意思為:陳仲舉的言行是讀書人的榜樣,世人的楷模。
②登車攬轡(pèi):坐上車子,拿起韁繩,這里指上任做官。 攬:拿起。轡:為了駕馭馬、牛等牲口而套在它們的頭和頸部的韁繩。
③有澄清天下之志:指心懷掃清奸佞,使政治清明、國泰國民 的志向。《后漢書 陳蕃列傳》:“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④豫章:豫章郡,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縣)。太守:郡的行政長官。
⑤至:到,這里指到豫章郡上任。
⑥徐孺子(97—168):名稚,東漢豫章南昌人,是當時的名 士,他反對宦官亂政,朝廷多次下旨召他做官,他都沒有出任。陳蕃做太守時,不見賓客,卻十分敬重徐稚。
⑦主簿:官名,主管文書、簿籍等事務的職務。白:稟報。府君:對太守的稱呼,太守是俸祿二千石的官,有府舍,所以也通稱府君。廨(xiè):官署。全句意思為:主簿稟報說:“大家的意思是希望您先到官署中去。”
⑧式:通“軾”,軾為古代的車子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這里 用作動詞,用手扶……東西。商容:商紂時的大夫,賢德受到當時人 的稱贊。閭(lǘ),指里巷的門。全句的意思為:陳蕃說:“周武王剛 剛戰勝殷商,就立即來到商容的住所拜訪他,根本顧不上休息。” 德行第
題解]
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本篇從不同的方面、多個角度入 手,展示了魏晉時期士族階層認為值得學習的、并將之作為準則 和規范的言語行動,反映了當時的道德觀念。
陳蕃尊重賢才 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②,有澄清天下之 志③。為豫章太守④,至⑤,便問徐孺子⑥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⑧ 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168):名蕃,字仲舉,東漢桓帝末年官至太尉。 當時宦官作亂,政治黑暗,他反對宦官專權,受到太學生的尊重。漢 靈帝繼位之后,陳蕃與大將軍竇武謀劃誅殺宦官,事情泄露后反被 害。全句意思為:陳仲舉的言行是讀書人的榜樣,世人的楷模。
②登車攬轡(pèi):坐上車子,拿起韁繩,這里指上任做官。 攬:拿起。轡:為了駕馭馬、牛等牲口而套在它們的頭和頸部的韁繩。
③有澄清天下之志:指心懷掃清奸佞,使政治清明、國泰國民 的志向。《后漢書 陳蕃列傳》:“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④豫章:豫章郡,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縣)。太守:郡的行政長官。
⑤至:到,這里指到豫章郡上任。
⑥徐孺子(97—168):名稚,東漢豫章南昌人,是當時的名 士,他反對宦官亂政,朝廷多次下旨召他做官,他都沒有出任。陳蕃做太守時,不見賓客,卻十分敬重徐稚。
⑦主簿:官名,主管文書、簿籍等事務的職務。白:稟報。府君:對太守的稱呼,太守是俸祿二千石的官,有府舍,所以也通稱府君。廨(xiè):官署。全句意思為:主簿稟報說:“大家的意思是希望您先到官署中去。”
⑧式:通“軾”,軾為古代的車子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這里 用作動詞,用手扶……東西。商容:商紂時的大夫,賢德受到當時人 的稱贊。閭(lǘ),指里巷的門。全句的意思為:陳蕃說:“周武王剛 剛戰勝殷商,就立即來到商容的住所拜訪他,根本顧不上休息。”
陳諶設喻答客問 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②,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 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 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③
注釋]
①陳季方:字陳諶,字季方,陳寔(shí)的第六個兒子。家君:父 親,是對自己父親的尊稱。在前面加上“足下”的敬語,是對對方父 親的稱呼。太丘(104—187):陳寔,字仲弓,曾任太丘縣令,古人 常以任職地的名稱代指人,所以稱他為陳太丘。陳寔一向以清高 有德行、為人仁愛聞名于世,據《后漢書 陳寔傳》:“時歲荒民儉, 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暗地里)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 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做壞事 的人不是生來就壞),習以性成(平時不上進,慢慢養成了壞習慣),
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qǐ sǎng, 跪拜)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當由貧困。’令遺(贈給)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全句意 思為:有人問陳季方:“您的父親太丘長有什么功績和美德,而能名滿天下,享有如此之高的聲望呢?”
②阿(ē):指山的轉角兒。
③從“季方曰”至段末的意思為:季方回答說:“我同父親相 比,就好比生長在巍峨的泰山一角的一株桂樹,上面有萬丈高的山崖,下面有深不見底的水潭;上面有甘露的潤澤,下面有深淵泉水 的滋養。這種情況下,泰山有多高,泉水有多深,桂樹又如何得知 呢?我也不知道我的父親有沒有功德啊!”
管寧割席
管寧①、華歆②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 異,華捉而擲去之。③又嘗同席④讀書,有乘軒冕⑤過門者,寧讀如
故,歆廢⑥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⑦
注釋]
①管寧(158—241):字幼安,北海郡朱虛縣(今山東省安丘、 臨朐東南)人。漢末天下大亂時,管寧到遼東避亂,后來在當地講 學,直到三十多年后的魏文帝黃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此 后,曹魏屢次征召管寧,他都沒有出來做官。
②華歆(157—231):字子魚,漢桓帝時為尚書令,漢獻帝時為 豫章太守,后曹操征召他入京任軍師,魏國建立后官至太尉。華歆 曾經同邴原、管寧一起在外求學,三人關系很好。
③捉:握,拿。全句的意思為:管寧和華歆一同在菜園里除草, 管寧看見地上有一小塊金子,不予理會,照例舉起鋤頭鋤去,跟剔 除瓦塊、石頭一樣,而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再扔出去。
④席:坐席,是古人的坐具。
⑤軒冕:古代卿大夫的車服。軒:大夫以上的貴族坐的馬車。 冕:帝王、諸侯和卿大夫戴的禮帽。這里指有達官貴人從門前經過。
⑥寧、歆:指管寧、華歆。按古文的慣例,當人名在上文出現過 時,可以單稱姓或名。廢:放棄,放下。
⑦全句意思為:管寧就割開席子,與華歆分開坐,說道:“你不 是我的朋友。” 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①歆蠟②日嘗集子侄燕③飲,王亦學 之。有人向張華④說此事,張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 所以更遠。”⑤
注釋]
①王朗(?—228):字景興,漢末為會稽太守,入魏后官至司 徒。識度:見識、氣度。全句意思為:王朗在見識和氣度方面一直十 分推崇華歆。
②蠟(zhà):祭祀名,古代一種年終祭祀,在農歷十二月合祭 萬物之神。
③燕:通“宴”,宴會。在蠟日期間,有宴飲的習俗。
④張華(232—300):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阮 籍稱贊他有王佐之才,晉初任中書令,散騎常侍,力勸武帝定滅吳之 計。惠帝時封壯武郡公,在八王之亂中被殺。公元290年,晉武帝臨 終時命楊皇后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大權。而繼位 的晉惠帝司馬衷十分愚鈍,皇后賈南風為了讓自己家族掌控朝中大 權,于次年與楚王司馬瑋聯手發動政變,指揮禁衛軍殺死了楊駿。可 政變之后,汝南王司馬亮和老臣衛瓘趁機奪取了大權。不久后,懷有 巨大野心的賈后與楚王司馬瑋密謀,殺死了汝南王司馬亮,隨后賈后 以矯殺大臣之名處死司馬瑋。賈后奪取了政權,繼而廢掉并殺害太 子司馬遹。各諸侯王趁機起兵發動內戰以爭奪中央政權,參與者主 要有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yì)、成都王司馬穎、 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河間王司馬颙、東海王司馬越八位諸 侯王。這場西晉統治階層之間的權力爭奪戰歷時16年(291—306) 之久,史稱八王之亂。
⑤形骸之外:指表面的東西。形骸:人的身體。這一句的意思 為:有人對張華說起了這件事,張華說:“王朗學華歆,只是學了一 些表面的東西,所以他距離華歆反而越來越遠。” 華歆、王朗乘船避難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①之。朗曰: “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 疑②,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③,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 初④。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注釋]
①難:這里作動詞,以……為難。
②疑:遲疑;猶豫不決。
③納其自托:接受了那個人托付自身的請求,指同意那個人 搭船。
④遂攜拯如初:便仍舊帶著并幫助那個人。
王祥事后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謹。①家有一李樹,結子殊好,母恒使 守②之。時風雨忽至,祥抱樹而泣。祥嘗在別床眠,母自往暗斫③ 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④。既還,知母憾之不已⑤,因跪前請死。 母于是感悟⑥,愛之如己子。
注釋]
①王祥(184—268):字休征,瑯玡臨沂(今屬山東)人。因為 竭誠侍奉后母,成為當時出名的孝子。他年紀很大才進入仕途,官 至太常、太保,進爵位為公。此句意思為: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非 常恭謹。
②恒:一直。守:守護,指防止風雨、鳥雀糟蹋樹上的李子。
③暗斫(zhuó):偷偷地砍殺。
④私:小便。空斫得被:只砍在了被子上。
⑤既還,知母憾之不已:王祥(小便)回來后,知道后母非常 恨他。
⑥感悟:受到感動而醒悟。
王戎死孝
王戎①、和嶠②同時遭大喪③,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④,和哭 泣備禮。武帝⑤謂劉仲雄⑥曰:“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 使人憂之。”⑦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戎雖不備禮, 而哀毀骨立⑧。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 憂戎。”⑨
注釋]
①王戎(234—305):字濬沖,瑯玡臨沂人,與嵇康、阮籍、山 濤、向秀、劉伶、阮咸合稱“竹林七賢”。他曾受命隨軍征伐吳國, 吳國被吞并后,封爵安豐侯。晉惠帝時,王戎官至尚令、司徒。后 來發生了八王之亂,王戎隨晉惠帝一起遭挾持,公元305年,七十二 歲的王戎在河南郟(jiá)縣去世。
②和嶠(qiáo)(?—292):字長輿,汝南西平(今屬河南) 人,擔任過中書令、尚書,惠帝時為太子太傅。他富有但十分吝 嗇,杜預(西晉時期著名將領和學者,滅吳戰爭的統帥之一)稱他有 “錢癖”。
③大喪:父母之喪。
④雞骨支床:意同下文的“哀毀骨立”,指骨瘦如柴。雞骨:瘦 弱、憔悴。支:支離,形容萎靡,精神渙散。
⑤武帝:晉武帝司馬炎(236—290),字世安,司馬昭之子。
⑥劉仲雄(?—285):名毅,字仲雄,為人剛直,任司隸校尉、 尚書左仆射。
⑦卿:用于平輩之間對稱,或長對幼、君對臣、上對下,表示 尊重、親熱的稱呼。省(xǐng):探望。不(fǒu):同“否”。此句意思 為:武帝對劉毅說:“你經常去探望王戎、和嶠嗎?聽說和嶠過于 悲痛,超出了禮法的常規,真令人擔憂。”
⑧哀毀骨立:形容因為悲哀過度,損傷了身體,變得瘦弱不堪, 骨瘦如柴。
⑨生孝:指遵守喪禮而能注意不傷身體的孝行。死孝:對父母 盡哀悼之情而至于死的孝行。全句意思為:劉毅說:“和嶠雖然禮 儀周到,但精神元氣并沒有受損;王戎雖然不注重禮儀,但是因為 傷心過度,損毀了身體,瘦弱得只剩下骨架了。臣認為,和嶠雖然盡 了孝,但是性命并沒有受到影響;王戎則悲傷過度,因而有性命之 憂。陛下不應該擔心和嶠,反而應該擔心王戎。”
郗鑒哺二兒
郗公①值永嘉喪亂②,在鄉里,甚窮餒③。鄉人以公名德,傳 共飴④之。公常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⑤,鄉人曰:“各 自饑困,以君之賢,欲共濟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獨往 食,輒含飯著兩頰邊,還,吐與二兒。后并得存,同過江⑥。郗公 亡,翼為剡縣⑦,解職歸,席苫⑧于公靈床⑨頭,心喪⑩終三年。
注釋]
①郗(xī)公(269—339):郗鑒,字道徽,東平金鄉(今屬山東) 人,以儒雅著稱,歷任兗州刺史、司空、太尉。
②永嘉喪亂:晉朝建立之初采用分封的政策,使中央權力分 散,最終導致八王之亂,再加上遭到天災,社會不安,北方胡人乘 機入侵。永興元年(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今屬山西) 起兵,并自稱漢王。光熙元年(306年),晉惠帝去世,晉懷帝司馬熾 繼位,改年號為永嘉。永嘉二年(308年),劉淵正式稱帝,國號漢。 兩年后,劉淵死去,其子劉聰繼位。永嘉五年(311年),劉聰派大 將石勒等人率大軍侵晉,在平城(今屬河南)殲滅晉軍十多萬人,又 俘虜、殺害太尉王衍及許多王公貴族。不久攻入京城洛陽,俘獲了 晉懷帝,縱兵燒殺。史稱永嘉之亂。
③窮:生活困難。餒(něi):饑餓。此句意思為:郗鑒在永嘉之 亂時期住在家鄉,生活很困難,經常挨餓。
④傳:輪流。飴(sì):通“飼”,給人吃東西。
⑤外生:外甥。此句意思為:郗鑒經常帶著哥哥的兒子郗邁和 外甥周翼一同去吃飯。
⑥過江:指渡過長江到江南。永嘉之亂后,中原人士紛紛過江
好看,這個系列的書買了很多本,這本尤其喜歡在地鐵上看
為了充滿運費才買的這本書,比想象中的要好,封面的設計我很喜歡,一些故事也可以當議論文的論據。
包裝精美,發貨速度超級快,快遞速度也是相當不錯,不給好評沒道理
一本《詩經》已經虐得我體無完膚,這本書更是抽得我懷疑人生~~~
非常不錯的國學書籍,買給尚在讀小學的小孩看,加強小孩的國學知識學習。
喜歡古色古香的線裝書設計,內容深刻,包羅萬象。
這本書比我想象中的小,紙質不是很好,但內容還是不錯的,有利于了解遙遠的思想。
小開本,印刷不錯,譯文比較好,有重點字詞的詳解。
裝幀不錯,挺好看的,太實惠了!打折買的才十塊左右,這么好的書@( ̄- ̄)@喜歡
一本薄薄的書,是精選本。注釋比較詳盡,有譯文。卻也是用心之作了
全是古文看不懂退了當當太好了主動上門取書還不要運費這樣的商家哪里找
很有意思的書,但文言文看起來需要仔細一點,因為要理解一下
這本書排版差,紙張差,而且小,真是便宜沒好貨啊
是真名士自風流那段魏晉風骨確是中國文人獨有的氣質
古人的微博。。。都是短小的一個個故事,卻有很豐富的文化寶藏。專門挑了一本小書,摘錄,便于隨身攜帶,隨時翻看。
經典之作,無需贅言。一個個簡短的小故事帶我回到古代的名士之間。這是一本精選集,身材精悍輕薄,非常適合在碎片時間里閱讀。物流極快。
看見同桌買了一本,大愛!趁此良機也購置一本。玉山傾倒難再扶的魏晉風流!
送貨速度很快,隔天就能到,只是不能進學校,得出門拿,書和想象中的差不多,紙質一般,但價錢在那,總體比較滿意
語言簡約傳神,平白淺易,含蓄雋永,被稱之為“一部名士的教科書”,是不可不讀的國學精髓。不過買錯了,這本是節選部分,還得再買一本全文
書本身沒什么問題、注解詳細、字跡清晰、內容應該也節選的很到位、不錯、這個版本應該滿意、還有快遞十分滿意、第二天就到了
。。。這本書并非全本,而是節選。。。貪小便宜失誤失誤,后面的人要買記得想想自己要的是完本還是經人挑選后的節選
世說新語》是一部集趣味性、歷史性、文學性于一身的傳世巨典,淋漓盡致地呈現了瀟灑風逸的魏晉時代。
買來加強孩子的課外閱讀理解,和知識積累用的。平時隨手放書架上,誰高興了從書架上拿來翻翻,不特意當作任務完成,純粹是當作放松心情,很不錯的書。還學習了經典,贊一個。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政事、文學、方正、德行、言語、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從這部書的內容來看,全書沒有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