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日,作者隨中國海軍152艦艇編隊從舟山出發,執行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和環球訪問任務。152艦艇編隊圓滿完成海軍第二十批護航任務,共為39批90艘中外船舶護航,有效維護了戰略通道安全,充分展示了我負責任大國形象。護航任務結束后,編隊未經休整直接轉入環球訪問任務,橫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先后抵達5大洲16個國家訪問。
152艦艇編隊創造了人民海軍艦艇編隊一次執行任務時間長、航經海域廣、總航程遠、訪問國家多、中外聯演多等多項紀錄,成果豐碩,影響深遠,充分展示了海軍現代化建設成就和官兵過硬的軍政素質,達到了宣揚和諧海洋理念、深化理解互信、鞏固發展友誼的目的,續寫了人民海軍遠海軍事實踐的新篇章,為祖國和軍隊贏得了榮譽。
作為隨艦采訪的記者,也是一項項歷史紀錄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作者用一種非典型的任務報道形式,用文字和圖片記錄著任務過程中的重大時刻、海上生活、趣聞軼事、異域風情,抒發著自己的個人情愫,感慨著世間冷暖,多方位、全視角地書寫下了這一段歷史。
1. 用文字和圖片記錄152艦艇編隊在亞丁灣海域護航和執行環球訪問任務的精彩瞬間;
2. 作為隨艦記者,作者見證和感受了中國海軍走向深海、走向大洋的歷史時刻;
3. 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隨書贈送152艦艇編隊旗艦濟南艦高清海報。
作者筆下常有這種看透過后的悲憫流出,那是從人類歷史的尺度出發而作出的關照。
在新蘇伊士運河,他想到了歐洲殖民者,想到了黑人奴隸,想到了由運河引發的戰爭,想到了更多晦暗血腥但不能忘卻的歷史;
在羅卡角,他站在五六個世紀前葡萄牙人曾經站立的峭壁,體驗著他們的恐懼,也想象著他們的好奇;
在赫爾辛基,芬蘭人爭取獨立自由的光輝歷史、通信巨頭諾基亞衰落的無奈當下,他同時著墨暈染,不亢奮,不失落,娓娓之中充滿陽光;
……
記錄,又不僅僅是記錄。其間微妙之處,與“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徹悟異曲同工。
——劉聲東,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原社長
曾濤,1988年出生于江西萍鄉,2005年進入武漢大學學習,2009年6月畢業即入伍。先后擔任過排長、連長、宣傳干事,現為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記者。2015年4月3日隨中國海軍152艦艇編隊從舟山出發,執行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和環球訪問任務。
及時章 奔赴星辰大海
又是一場別離
及時次海上補給
奔跑在飛行甲板
最美的航拍照片
第二章 開啟亞丁灣之旅
交接護航任務
忠孝難兩全
來自祖國漁船的問候
轉戰千島湖艦
初登“遠春湖”號
為“遠春湖”號保駕護航
亞丁灣綻放格桑花
翟墨與護航官兵的亞丁灣情緣
“藍色盾牌”愈發閃亮
“亞丁灣好聲音”
亞丁灣的小海豚
軍人的樣子
第三章 印度洋里看亞非
沖出亞丁灣,擁抱全世界
阿曼初印象之薩拉萊
初到吉布提
別了,吉布提
“印”象
告別馬斯喀特
似火的蘇丹,似火的人群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蘇丹
新蘇伊士運河首次迎來中國海軍
行埃及記
第四章 行走在歐羅巴
探尋童話王國丹麥
芬蘭,低調而奮進
古老而年輕的斯德哥爾摩
歷史沉淀中的波蘭
中國海軍艦艇首次通過基爾運河
在里斯本回憶大航海時代
第五章 登陸亞美利加
與美國海軍“交鋒”
哈瓦那的風情
夜奔巴拿馬
匆匆一瞥墨西哥
第六章 環太平洋之旅
邂逅和平方舟
夏威夷,Aloha !
從西北半球到東南半球
2015年的一個夜晚
布里斯班不一般
揭開東帝汶的神秘面紗
關于印尼的記憶碎片
第七章 海風中的思緒
母親節后記
二十七八歲
流水的時間
回家的企盼
一封寫給爺爺的信
外婆,今生欠您一張合照
再定義幸福
東八區!
饑渴的航海人
堅守平凡
大家晚上好,我是編隊媒體組來自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的曾濤,非常榮幸能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討關于新時期革命軍人的樣子這個話題。
何為“樣子”?我想便是一個人、一個群體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我試圖去勾勒出新時期革命軍人的輪廓,卻從身邊一個個戰友身上看到他們清晰的模樣。
我之前所在的單位,廣州軍區75766部隊有這么一位老班長,堅守在海島20多年,始終奮斗在電磁戰場及時線,獲得榮譽無數,回家的次數卻屈指可數。有一年夏天,妻子帶著放暑假的孩子來部隊看望他,卻因為臺風來臨,前往海島的客船停運,一家三口只能隔岸相望。妻子的假期就要結束,臺風仍不停歇。返鄉那24小時,老班長的兒子站在碼頭,哭著向電話里喊道:“爸爸,你為什么不來見我和媽媽啊!”我不知道在對岸的老班長是如何回答的,卻始終記得他兒子掛滿淚珠的臉。哦,軍人的樣子,就是那個不能來見自己的爸爸。
我身邊有這樣一位戰友,他出海17天父親就撒手人寰。我們的戰艦劈波斬浪,穿過南海,駛過馬六甲,離亞丁灣越來越近。他遙望家鄉,望到的只有無邊的海疆和無邊的悲傷,他知道,自己離家越來越遠,離父親越來越遠。浪花滾滾淚無痕,海風呼嘯哭無聲。哦,軍人的樣子,就是那個沒能送老父親一程的兒子。
我身邊還有這樣一位戰友,我認識他,他卻不認識我。因為我見他的時候,他已經安詳地躺在了靈柩中。去年夏天,在珠江邊巡邏的他,為了救一位輕生的男子,縱身一躍,跳入了滔滔江水。邱興和,這位廣州軍區警衛營的班長,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卻獻出了自己26歲的寶貴生命。遺體告別儀式上,我望著他煞白的臉龐和黑白照片里帥氣的笑容,望著上千名前來送別的群眾,忽然明白,哦,軍人的樣子,就是那個縱身一躍的身影。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軍人的認識和印象也不盡相同。親愛的戰友,在你心中,軍人又應該是什么樣子呢?
和妻兒隔岸相望卻不得見是大家不想要的,但老班長2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榮譽是大家所崇拜的;不能為年邁父母養老盡孝是大家不情愿的,但忍住悲痛堅守崗位的堅強是大家所欽佩的;讓寶貴生命戛然而止、多彩青春定格黑白是大家不能接受的,但為了群眾敢于獻身的血性是大家所敬仰的……
剛才所說的幾位戰友,他們是崇高的,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可要成為他們,卻似乎總要經歷破繭成蝶般的陣痛,或浴火重生的煎熬,或生離死別的悲情,讓我們覺得遙不可及,甚至望而生畏。
看看我們身邊,有的是熬夜值更的辛苦,高溫機艙的轟鳴,顛簸搖晃的眩暈,永無止境的公差與勤務,哪里有一點點崇高和偉大的身影?憶當初,豪情壯志,揮斥方遒,指點乾坤,無垠大洋顯身手,現代戰場爭雌雄;看今朝,卻不如滄海之一粟,渾渾然泯于眾人矣。你迷茫了嗎?你失落了嗎?
親愛的戰友,先不要急,我們再來看看幾個軍人的樣子。
你是否對這樣一張照片還有印象?滿臉燦爛的小姑娘,手持五星紅旗,從軍艦上走下。這是海軍護航編隊在也門撤僑行動中的精彩一瞥。在小姑娘的眼中,軍人的樣子,就是身邊那個牽著自己的解放軍阿姨溫暖的笑容。
你是否還記得,5月上旬,8艘被護的中國籍遠洋漁船打出的橫幅?“祖國親人向亞丁灣護航編隊官兵致敬!”“為國家利益護航,為世界和平護航,向你們致敬!”“維護中國海外公民安全,你們辛苦了!”一條條橫幅,是漁民們一顆顆感激的心,在他們的心里,軍人的樣子,就是為他們保駕護航的祖國軍艦。
我依然還記得,6月4日,我隨4名特戰隊員從“遠春湖”號油輪返回時,全體船員在甲板列隊為我們送別。我從小艇上回頭望去,船員們不停地揮著手,大聲地喊著:“感謝你們!中國海軍好樣的!”在他們的眼中,軍人的樣子,是4名特戰隊員在烈日驕陽下和皎潔月光里手握鋼槍來回警巡的身影。
這些軍人的樣子,你是否覺得很熟悉?對,這便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是千千萬萬在亞丁灣留下鏗鏘足跡的中國水兵。你們有的在駕駛機臺操舵掌航,有的在高溫機艙維修保障,還有的在槍炮部門警戒武備……你們的崗位都很平凡,可正是你們的堅守讓我們的護航編隊運作規范,讓中國海軍日益盛強,讓被護船只感到安全,讓祖國百姓感到驕傲自豪。
莫問前程,但行前路。我們都不可避免地選擇了平凡,但崇高始終沒有拋棄我們,她一直在前方等待著。堅守24小時是平凡,堅守一年是平凡,可無數的平凡匯聚在一起,就能成就偉大和崇高。我們是一群平凡的堅守者,卻不敢忘卻心中強大國防、復興中華的偉大夢想;我們都有著相同的使命,這個使命是筑夢;我們都有著相同的樣子,這個樣子叫軍人。
軍人如你,你如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