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兼具深厚勞動法理論功底與豐冒買務經驗的法律專家執筆而著。全書采用"條文主旨"、"條文釋義"、"應用提示"的體例分項對條例逐條注解,既對法條背后的理論娓娓道來,又對條例的現實應用予以點撥,并對疑難點舉案說明,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是學習培訓的好教材,也是研究、應用《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好指導、好參考。
:實踐經驗豐富并參與立法進程的專家編寫。
即時:時間推出,竭誠服務于讀者。
到位:詮釋立法原意。
實用:結合實踐,著眼應用,指導法律實務。
說明
及時章 總則
及時條 [立法目的]
第二條 [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
第三條 [用人單位的界定]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四條 [用人單位分支機構訂立勞動合同的權限]
第五條 [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處理]
第六條 [用工不滿一年的書面勞動合同的補訂]
第七條 [用工滿一年的書面勞動合同的補訂]
第八條 [職工名冊]
第九條 [連續工作年限的計算]
第十條 [原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計算]
第十一條 [合法協商]
第十二條 [公益性崗位]
第十三條 [勞動合同終止條件]
第十四條 [適用標準的確定]
第十五條 [試用期工資標準]
第十六條 [培訓費用]
第十七條 [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的關系]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十八條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情形]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情形]
第二十條 [代通知金的標準]
第二十一條 [退休]
第二十二條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終止時的經濟補償]
第二十三條 [工傷職工合同終止補償]
第二十四條 [離職證明]
第二十五條 [賠償金]
第二十六條 [服務期違約金]
第二十七條 [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第四章 勞務派遣特別規定
第二十八條 [不得自設勞務派遣單位]
第二十九條 [用工單位的義務]
第三十條 [勞務派遣的禁止形式]
第三十一條 [勞務派遣中的經濟補償]
第三十二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法責任]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建立職工名冊規定的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責令支付工資、賠償金]
第三十五條 [違反勞務派遣規定的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適用]
第三十七條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
第三十八條 [施行日期]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2008年9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年1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2007年8月30日)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2004年11月1日)
國務院法制辦就《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答記者問
及時章 總則
第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等有關部門以及工會等組織,應當采取措施,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的規定。
條文釋義]
對于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以及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工會等組織,應當采取措施,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以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
各級人民政府,即從國務院到鄉鎮人民政府,對于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都有相應的職責。政府通過對相關部門的領導與督促,對于從宏觀角度,從全局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具有相應的能力和職責,政府可以協調相關部門來推動《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例如,建筑業是農民工比較集中的行業,而建筑業的管理和監督是由政府建設部門負責的,對于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建設部門也發揮了相應的作用,尤其是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處理過程中,建設部門起了很大作用。眾所周知,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比率相對較低,今后,督促建筑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建設部門應發揮相應的作用,履行相應的職責。政府通過協調勞動行政部門和建設行政部門,對在建筑業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具有相應的職責。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包括中央人民政府、省級人民政府、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和鄉級人民政府,在不同層級上,貫徹《勞動合同法》所承擔的責任和履行的職責,肯定有差異。例如中央人民政府可以通過制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完善勞動合同法律規定的角度,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而鄉鎮人民政府則通過提供相關信息咨詢、相關服務而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于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將起到主力軍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設有勞工部門,我國自新中國成立后,政府一直設置勞動行政部門,盡管其名稱上有變化,但履行勞動行政管理,推動勞動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上沒有太大變化。2008年經機構改革后整合而成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即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勞動行政部門,對于《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該部門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目前,省級以下,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人事行政部門并沒有完成機構的整合,相信隨著時問的推移,也會逐步完成機構整合?!?/p>
這本書我當時在買的時侯,在商品廣告信息中沒有標明出版社和編者。買完后,發現不是我想買的那本。而且這本書里有的內容與最后定稿的實施條例有不一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