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本紀
五帝本紀…………………………………………………………………… 2
秦本紀……………………………………………………………………… 14
項羽本紀…………………………………………………………………… 40
高祖本紀…………………………………………………………………… 66
史記?世家
齊太公世家………………………………………………………………… 98
楚世家………………………………………………………………………121
越王勾踐世家………………………………………………………………154
陳涉世家……………………………………………………………………167
蕭相國世家…………………………………………………………………177
留侯世家……………………………………………………………………184
史記?列傳
管晏列傳……………………………………………………………………198
老子韓非列傳………………………………………………………………203
孫子列傳…………………………………………………………………… 211
伍子胥列傳………………………………………………………………… 217
商君列傳…………………………………………………………………… 227
孟嘗君列傳………………………………………………………………… 235
平原君列傳………………………………………………………………… 347
魏公子列傳………………………………………………………………… 252
春申君列傳………………………………………………………………… 260
樂毅列傳…………………………………………………………………… 269
廉頗藺相如列傳…………………………………………………………… 276
屈原列傳…………………………………………………………………… 288
呂不韋列傳………………………………………………………………… 295
刺客列傳…………………………………………………………………… 301
淮陰侯列傳………………………………………………………………… 318
扁鵲列傳…………………………………………………………………… 338
魏其武安侯列傳…………………………………………………………… 344
李將軍列傳………………………………………………………………… 355
衛將軍驃騎列傳…………………………………………………………… 364
游俠列傳…………………………………………………………………… 377
滑稽列傳…………………………………………………………………… 383
史記》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情況,及帝王將相、儒林游俠等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跡。全書分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本紀"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因為帝王是統理國家大事的首腦,為他們作傳記而名之曰"本紀",正所以顯示天下本統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綱紀的緣故。
"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
"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它們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與后世的專門科學史相近。
"世家"記載了諸侯王國的大事,這是因為諸侯開國承家、子孫世襲,也就把他們的傳記叫做世家。
"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列傳則是敘述國外和國內少數民族君長統治的歷史。
總之,司馬遷寫作《史記》以"本紀"敘帝王,以"世家"載諸侯,以"列傳"記人物,以"書"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網羅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為起迄,如《春秋》的編年史以地域劃分和《國語》的國別史的局限,從而創立了貫穿古今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通史先例,成為正史的典范。
五 帝 本 紀
原文]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譯文]
黃帝是少典族的子孫,姓公孫,名叫軒轅。一生下來就與眾不同,幾個月大就能說話,自幼聰明伶俐,長大后誠實勤勉,成年后見多識廣,通曉天下大事。
軒轅的時候,炎帝神農氏的后代衰敗沒落。諸侯相互侵犯征伐,殘害百姓,而神農氏卻無力征討他們。見于此種情況軒轅便操練軍隊,用來征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四方諸侯于是稱臣歸服。但是蚩尤為殘暴,暫時還沒有誰能征服他。炎帝想侵犯凌辱諸侯,諸侯都來投靠軒轅。軒轅于是推行德政,強化軍隊,順應四時五方的自然現象,種植五谷,安撫百姓,丈量規劃四方土地使他們安居樂業;訓練勇猛的部隊,與炎帝在阪泉的郊野展開了激戰。經過幾番戰斗,終于取得了徹底的勝利。蚩尤發動叛亂,不服從軒轅的命令,于是軒轅向四方諸侯征調軍隊,與蚩尤在涿鹿的原野上展開決戰,活捉蚩尤,并將蚩尤斬首示眾。四方諸侯都公推軒轅為天子,代替神農氏,軒轅就是黃帝。天下有不歸服的,黃帝便去征伐;平定之后,就帶兵離開。披荊斬棘,開山鑿道,黃帝就從來沒享受過24小時安逸的生活。
原文]
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云命,為云師。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策。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譯文]
黃帝東到海濱,登過丸山和泰山;往西到過崆峒,登上了雞頭山;南邊到達長江,登上了熊山和湘山;往北驅逐過少數民族葷粥和四方諸侯在釜山合符,然后在涿鹿山下的廣闊平原上,建起了自己的都城。他往來遷移,四處奔波,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居住,往往是在軍隊營房的周圍搭建臨時住地。所設百官都用云命名,他的軍隊稱為云師。他設立左右大監,負責督察各地諸侯。四方諸侯和睦相處,一派升平氣象。然后設壇祭祀鬼神山川,大到封禪。這樣的事情,比以往任何時候的規模都大。黃帝又獲得寶鼎以及能預測節氣日辰的通靈蓍草。挑選了風后、力牧、常先、大鴻四人,讓他們管理民眾。他順應天地四時運行的規律,預測陰陽五行的變化、制定了人們死生的禮儀規范,考慮研究國家安危存亡的道理。他遵循時令,按季節種植百谷草木,馴化鳥獸昆蟲,他所關注的事情,大到日月、星辰的運行,小到水波、土石、金玉的性能,可謂包羅萬象。心不懈于思考,力不懈于實行,眼睛不懈于觀察萬物,耳朵不懈于傾聽四方。他教導民眾山林川澤的物產要按照時令收采禁捕,有節度地利用。他即位的時候,因為有土德的瑞兆出現,所以人們稱他為黃帝。
原文]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圣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誠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譯文]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終獲得姓氏的有十四個。
黃帝住在軒轅之丘,他娶了西陵氏的女兒為妻,這就是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了兩個兒子,兩個人的后代都擁有天下:一個名叫玄囂,這就是青陽,青陽封為諸侯,封地在長江;另一個名叫昌意,封為諸侯,封地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名叫昌仆,生了兒子高陽,高陽也可謂功德無量。黃帝逝世,葬在橋山,他的孫子也就是昌意的兒子高陽即位。這就是顓頊帝。
顓頊帝高陽,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他沉著穩練,足智多謀,疏曠通達,明曉事理,種植莊稼,養育牲畜,以便充分發揮土地作用,按照季節辦事以順應自然規律,根據對鬼神的盡心敬事制定禮儀法度;協調五行逆順以教育勸化百姓,真心誠意進行祭祀。那時的疆土北到幽陵,南到交●,西到流沙,東到蟠木。動如鳥獸,靜如草木等物類,大如五岳四瀆,小如丘陵墳衍等神靈,凡是日月能照耀的地方,無不平服歸屬。
原文]
帝顓頊生子曰窮蟬。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
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極,●極父
司馬遷,字子長。生于公元前145年,卒年不詳。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遷出生于史學世家。他的先世是周朝的史官,其父司馬談在漢武帝前期官為太史令,有志于著述漢史,臨終囑咐司馬遷記漢事、修史書。司馬遷10歲誦"古文",后來博通典籍、掌握史書,善于詩賦,精于散文。他20歲開始遠行,遍游長江與黃河的中下游地區、長城內外,還奉使于西南,侍從漢武帝巡游各地。他到處調查訪問,搜集資料,了解風俗,為修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官為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記事、圖書、檔案,開始著述歷史,還曾參與修訂《太初歷》。42歲時,司馬遷開始寫《史記》。47歲時,因上書替投降匈奴的西漢將軍李陵辯解,獲罪被施以宮刑投入監獄,三年后得以出獄,任中書令。所遭橫禍并沒有影響司馬遷的修史工作,他更是發憤著述,直到55歲,終于完成了這部巨著。
好
很好
不錯
昨天拿到的,謝謝!
質量很好,物流給力,內容精彩,非常喜歡
好
快遞態度真差,沒見過態度這么不好的快遞,有毛病的快遞,一般還對快遞人員的印象挺好,說他態度不好他還說我態度就是不好
值得購買。
選書備份,一般,不適合我們用。
不錯,很好的紙質。
書很正。內容 好。質量很滿意。孩子 也喜歡。
書很好,就是快遞包裝過于簡單,書有些臟,不過還好書不錯。
需要慢慢消化,很好的書
正版圖書,已經是當當鉆石會員很久了,值得信賴!
紙質跟翻版書無異,不過內容比較時候大眾閱讀,一般人閱讀比較合適,我初略看了一下,應該是節選部優秀的章節出來的
翻譯得也都挺準確,雖然不全但選的都是比較經典的篇目,對學習古文很有幫助
很喜歡這種版本的,有點儒雅的感覺。讀起來很舒服。紙質非常好。可惜的是這是節選。
這本書很好的,受益匪淺!!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原文好,不愧是巨著,歷經這么多年代仍然通俗易懂,語言優美簡潔。譯文也不賴。
這書其實是《史記》的節選,并非全譯。但好文皆錄入。值這個價。
兒子對項羽和劉邦感興趣,買了這本書后,他會去翻查,這就很好了
很喜歡!版面設計、制作、印刷都很精良,愛不釋手。古文和原文對照,很實用,已開始每天放在床頭,開始閱讀了,有了和念書時學它,完全不一樣的心情,也許是人成熟,有了沉淀,懂得理解其中的歷史了……
中國文學家魯迅曾經說過: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后,我更深有感受,推薦各位參讀。
封面包裝、紙張、印刷都不錯。原來以為《史記》全譯都有,但是打開一看,十二本紀,只有四篇。三十世家,只有六篇。七十列傳,只有二十一篇。而且十表,八書,一篇也沒有。翻譯是有了,可是沒通假字的注釋。還有一些個別字,根本就沒解釋。只能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