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道—周夢蝶世紀詩選》為臺灣著名詩人、“孤獨國王”周夢蝶的詩選集,收錄詩人自一九五九年到二○○○年間創作的部分詩歌共五十篇,系全球華語世界首部簡體版周夢蝶詩集。
周詩融合儒、釋、道哲學,兼攝中外宗教,冶為一爐。其詩禪合一,直追王維;其以詩為生命的存在方式,“苦吟”為詩之態度,堪比孟郊、賈島。那些“交融著火的凄哀與雪的凄寒”,宛如雨珠雪花飛舞、似夕照晚風輕拂的詩句,是詩人數十年垂釣歲月的街心倒影,將帶給你獨特的藝術享受。
本書附錄部分收入周夢蝶生前好友、臺灣文化界人士緬懷周公的文章數篇,讓人對這位“孤獨國王”的傳奇人生得以一窺。另附有彩色插頁,含二十幅彩色及黑白照片,有的照片系首次面世,彌足珍貴。布面燙金的裝幀精致典雅,高貴大方,是文學愛好者、藝術收藏者不可錯過的珍品。
華語世界首部簡體版周夢蝶詩集——眾所周知,周夢蝶出版的詩集都是繁體版,甚至二〇一〇年由海豚出版社在大陸出版的詩集《剎那》也是繁體版。本書不僅是中國大陸出版的首部簡體版周夢蝶詩集,也是兩岸三地乃至全球華語世界首部簡體版周夢蝶詩集。
五十首絕美詩篇,堪稱“臺灣文學經典”。——從內容上看,前二卷選自詩人早期代表作《孤獨國》和《還魂草》。此二階段,其詩的意境多屬清幽、閑曠乃至蕭瑟,于其中體現詩人淡漠、孤獨、幽冷的情緒。卷三選自詩集《約會》,這時期,已顯見詩人將詩的禪境轉化為生命的悟境的成熟,風格漸趨空靈飄逸,幽深靜謐,蘊含無窮趣味。首首精彩絕倫,堪稱臺灣文學經典。用心品味,定讓人雕刻時光,參悟生命,物我兩忘。
私密照片獨家披露,內容比繁體版更豐富——本書繁體版名為《周夢蝶世紀詩選》(臺北,爾雅出版社),自二〇〇〇年在臺首版后,多次再版重印,深受讀者歡迎。但由于受年代的限制,書中部分內容如著作書目、詩評索引等均止于二〇〇〇年。本書不僅對有關內容進行了補充,還增加了“附錄”一章,收入周夢蝶生前好友、臺灣文化界人士(向明、曹介直、曾進豐等)緬懷周公的文章數篇,并附有彩色插頁——含二十幅彩色及黑白照片,有的照片系首次與讀者見面——立體而多方位地展現了詩人的傳奇人生及仙風道骨。
詩人周夢蝶,一道讓人難以忘懷的文學風景。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在大陸熱映,其中《化城再來人》講述的就是周夢蝶的故事。
他以詩為生命的存在方式,其淡泊世情、孤峭卓絕,巍然如一座山峰。
周夢蝶,詩與人一樣孤寂冷落,“交融著火的凄哀與雪的凄寒”(葉嘉瑩語)。
五十首絕美詩篇,宛如雨珠雪花飛舞;
二十幅珍貴照片,展現詩人仙風道骨;
生前好友深情追憶,生死訣別令人動容。
華語世界首部簡體版周夢蝶詩集,精致圖文珍藏本。
文青必備之物,詩歌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文學盛宴。
周夢蝶,本名周起述,河南省淅川縣人,一九二○年十二月三十日生,卒于二○一四年五月一日。父早喪,家貧,仰母十指為活。宛西鄉村師范肄業,一九四七年參加青年軍,次年隨軍隊來臺。一九六五年自軍中退伍,做過書店店員、小學教員等工作。一九五九年起在臺北武昌街擺書攤維生,專賣詩集和純度極高的文學作品,吸引當時許多響往文學的青年男女,使武昌街頭成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北重要的文化街景之一,直到一九八○年因胃疾而結束。他曾參加《藍星》詩社,詩作之外,曾為《聯合報》副刊撰寫專欄“風耳樓尺牘”。早年著有詩集《孤獨國》和《還魂草》。平時惜墨如金,三十七年后始出版詩集《約會》、《十三朵白菊花》以及《周夢蝶詩文集》、《有一種鳥或人》。作品曾獲第二屆《中央日報》文學獎成就特別獎及及時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等臺灣重要文學獎項
周夢蝶詩導論曾進豐
卷一《孤獨國》
冬天里的春天
菱角
晚安!剎那
行者日記
孤獨國
及時班車
川端橋夜坐
乘除
卷二《還魂草》
天窗
朝陽下
濠上
擺渡船上
二月
六月
十三月
菩提樹下
山
行到水窮處
還魂草
晚安!小瑪麗
囚
落櫻后,游陽明山
孤峰頂上
卷三《約會》
秋興
積雨的日子
九宮鳥的早晨
牽牛花
不怕冷的冷
兩個紅胸鳥
第九種風
所謂伊人
疤
紅蜻蜓
于桂林街購得大衣一領重五公斤
藍蝴蝶
鳥道
老婦人與早梅
凝視
盛夏
半個孤兒
風
約會
即事
詠雀五帖
用某種眼神看冬天
細雪
集句六帖
斷魂記
我選擇
蝸牛與武侯椰(附跋)
周夢蝶《十句話》
周夢蝶著作書目
周夢蝶評論索引
附錄
周公的工作室向明
無言的厚重向明
漫說夢公的另一面曹介直
病里種善緣紫鵑
相遇曾進豐
孤獨國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這里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
(這里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
這里沒有嬲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
這里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
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
這里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
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這里白晝幽闃窈窕如夜
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
而這里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菩提樹下
誰是心里藏著鏡子的人呢?
誰肯赤著腳踏過他底一生呢? 孤獨國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這里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
(這里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
這里沒有嬲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
這里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
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
這里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
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這里白晝幽闃窈窕如夜
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
而這里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菩提樹下
誰是心里藏著鏡子的人呢?
誰肯赤著腳踏過他底一生呢?
所有的眼都給眼蒙住了
誰能于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
在菩提樹下。一個只有半個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以嘆息回答
那欲自高處沉沉俯向他的蔚藍。
是的,這兒已經有人坐過!
草色凝碧。縱使在冬季縱使結趺者底跫音已遠逝
你依然有枕著萬籟
與風月底背面相對密談的欣喜。
坐斷幾個春天?
又坐熟多少夏日?
當你來時,雪是雪,你是你
一宿之后,雪既非雪,你亦非你
直到零下十年的今夜
當及時顆流星然重明
你乃驚見:
雪還是雪,你還是你
雖然結趺者底跫音已遠逝
唯草色凝碧。
作者謹按:佛于菩提樹下,夜觀流星,成無上正覺。
行到水窮處
行到水窮處
不見窮,不見水─
卻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你是源泉,
我是泉上的漣漪;
我們在冷冷之初,冷冷之終
相遇。像風與風眼之
乍醒。驚喜相窺
看你在我,我在你;
看你在上,在后在前在左右:
回眸一笑便足成千古。
你心里有花開,
開自及時瓣猶未涌起時;
誰是那及時瓣?
那初冷,那不凋的漣漪?
行到水窮處不見窮,不見水─
卻有一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不怕冷的冷
——答陳媛兼示李文
即使從來不曾在夢里魚過
鳥過蝴蝶過
住久了在這兒
依然會惚兮恍兮
不期然而然的
莊周起來
由于近山,近水近松近月
冷,總免不了有些兒
而冷是不怕冷的!
已三十三年了
的異鄉。還有,更長更深重于三十三年
異鄉人的孤寂─
冷,早已成為我的盾
我的韻腳。我的不知肉味的
韶。媚嫵
紺目與螺碧……
據說:嚴寒地帶的橘柑最甜
而南北極冰雪的心跳
更猛于悅歡
最宜人是新雨后晚風前
當你曳杖獨游,或臨流小立
猛抬頭!一行白鷺正悠悠
自對山,如拭猶濕的萬綠叢中一字兒沖飛─
冷冷里,若有鼓翼之聲來耳邊,說:“先生冒寒不易”
── 一九八二年三月十四日《聯合報》副刊
約會
謹以此詩持贈
每日傍晚
與我促膝密談的
橋墩
總是先我一步
到達
約會的地點
總是我的思念尚未成熟為語
他已及時將我的語
還原為他的思念
總是從“泉從幾時冷起”聊起
總是從錦葵的徐徐轉向
一直聊到落日銜半規
稻香與蟲鳴齊耳
對面山腰叢樹間
裊裊
生起如篆的寒炊
約會的地點
到達
總是遲他一步─
以話尾為話頭
或此答或彼答或一時答
轉到會心不遠處
竟浩然忘卻眼前的這一切
是租來的:一粒松子粗于十滴楓血!
高山流水欲聞此生能得幾回?明日
我將重來;明日
不及待的明日
我將拈著話頭拈著我的未磨圓的詩句
重來。且飆愿:至少至少也要先他一步
到達約會的地點
── 一九九○年八月于淡水 《藍星詩刊》第二十七號
我選擇
——仿波蘭女詩人WislawaSzymborska[1]
我選擇紫色。
我選擇早睡早起早出早歸。
我選擇冷粥,破硯,晴窗;忙人之所閑而閑人之所忙。
我選擇非必不得已,一切事,無分巨細,總自己動手。
我選擇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
我選擇以水為師──高處高平,低處低平。
我選擇以草為性命,如卷施,根拔而心不死。
我選擇高枕:地牛動時,亦欣然與之俱動。
我選擇歲月靜好,獼猴亦知吃果子拜樹頭。
我選擇讀其書誦其詩,而不必識其人。
我選擇不妨有佳篇而無佳句。
我選擇好風如水,有不速之客一人來。
我選擇軸心,而不漠視旋轉。
我選擇春江水暖,竹外桃花三兩枝。
我選擇漸行漸遠,漸與夕陽山外山外山為一,而曾未偏離足下一毫末。
我選擇電話亭:多少是非恩怨,雖經于耳,不入于心。
我選擇雞未生蛋,蛋未生雞,及時最初威音王如來未降跡。
我選擇江欲其怒,澗欲其清,路欲其直,人欲其好德如好色。
我選擇無事一念不生,有事一心不亂。
我選擇迅雷不及掩耳。我選擇一人成究竟覺。
── 二○○四年甲申端節后十日
善哉十行
人遠天涯遠?若欲相見
即得相見。善哉善哉你說
你心里有綠色
出門便是草。乃至你說
若欲相見,更不勞流螢提燈引路
不須于蕉窗下久立
不須于前庭以玉釵敲砌竹……
若欲相見,只須于悄無人處呼名,乃至
只須于心頭一跳一熱,微微
微微微微一熱一跳一熱
——《中央日報》副刊,二〇〇六年一月二日
……
如果沒有詩,周夢蝶只是被大時代撥弄的退伍軍人、騎樓下小販,或是殘酷時代的風中蓬草,他的孤單身影將是歲月的凄涼與人生辛酸。可是,因為有詩,他成為一種態度,他的一生清冷也成為美學。
周先生,以他寧守孤獨的文學深邃,告訴我們動蕩的世界,這世上總有一些東西,是永恒的。
——龍應臺(作家)
以我習慣于論評舊詩詞的眼光來看人,我以為周先生詩作的好處,乃在于詩中所表現的一種獨特的詩境,這種詩境極難加以解說,如果引用周先生自己在《菩提樹下》一詩中的話“誰能于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則我以為周先生的詩境所表現的,便極近于一種自“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的境界。
——葉嘉瑩(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
周詩融合儒、釋、道哲學,兼攝中外宗教,冶為一爐。真情消融于詩情,賡續了古典詩詞“悠閑情境”之描述,興味盎然。又因長期浸淫佛經天地,得以參悟生命實境,冷暖人間,千帆過盡,娑婆世界,圓滿歡喜。發之于詩,機趣橫生,滋味無限。不但續寫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新頁,更為當前千奇百怪、嘵嘵不休的詩壇亂象,開拓一條新路,對于當代禪詩,兼具啟示之功與廓清之效。其人間形色雖然孤絕、沉默,藝術表現卻蒼翠、浩瀚。
——曾進豐(臺灣高雄師范大學教授)
周公一直是非常神秘的。及時,他并不是來自學院,沒有在大學教書,更沒有受過任何文學訓練。他就是一個退伍的老兵,靠著擺書攤維持最簡單的生活。第二,他的詩和宗教的結合已達到一種很神秘的境界,他詩里流露非常多佛教的典故,甚至用了佛經上的語言,而他的生活本身也是在修行。第三,他已經是一個臺北非常重要的文化風景,整個臺北文化界如果少了周夢蝶,幾乎是少了非常大的一頁。
——陳傳興(《他們在島嶼寫作:化城再來人》導演)
偶爾看到這書,就馬上購買了,沒想別的,對周夢蝶很熟悉
同學推薦的,周夢蝶先生是一位真有文化的讀書人,文字很美很好,書皮包裝也很棒
周夢蝶,在我的認知里,屬于神話級別的人物。他的經歷感人,詩,未必能讀懂。買來收藏,倒也算是對這樣神話人物的敬仰吧。
很喜歡的詩集。以前看過周夢蝶老先生的紀錄片,感觸良多……冷粥、破硯、晴窗,早睡、早起、早歸
鳥道:周夢蝶世紀詩選耳10樓尺牘。早年著有詩集《孤獨國》和《還魂6草》。平時惜墨如金,三十七C年后始出版詩集《約
境,這種詩境G極難加以解說,如果引用周先生自己在《菩提樹下》一詩B中的話誰能于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鳥道:周夢蝶世
鳥道:周夢蝶世紀詩選街景G之一,直到一九八○年因胃疾而結束。他曾參加《藍星》詩社,詩作之外,曾為《聯合報》E
很喜歡讀詩,所以買來感受~周夢蝶的詩之前讀過,是海豚出版社的,這次買來再讀
鳥道:周夢蝶世紀詩選自學院,沒有在大學教書,更沒有受過任何文學訓練。他就是一個退伍的老兵,靠著擺F書攤維持最簡單的生活O。第小瑪麗囚
周夢蝶的詩比較難讀懂,個人認為,但是能看出來積淀很深,看了他的個人紀錄片之后感覺好了很多。
周夢蝶的書收藏夾放很久了,這次半價,果斷出手。
以前買過一本,丟了,所以重新買一本。一直喜歡周夢蝶的詩,無疑要保存一本。
周夢蝶的詩很有特點,在大陸也是近年才有其個人詩集。
鳥道:周夢蝶世紀詩選孤獨、幽冷2的情緒。卷N三選自詩集《約會》,這時U期M,已顯見詩人將詩的禪境轉化為生命的悟
鳥道:周夢蝶世紀詩選孤獨、F幽冷的情緒。卷三選自詩集《約會》,這時期,已顯見詩人將詩的禪境轉化為生命的悟境的成
周夢蝶的傳奇一生,傳奇著作,一直是文學史上的重要話題。
因為看《他們在島嶼寫作之化城再來人》,知道了周夢蝶,并且喜歡上這個人和他的詩,才買了這本書。很不錯,裝幀排版都很簡約漂亮。
鳥道:周10A夢蝶世紀詩選社在大陸出版的詩集《剎那》也是繁體版。本書不僅是中國大陸出版的首部簡體版周夢蝶詩集,也是兩岸三地乃G
前好友深6情追憶,生死訣別令人動容。華語L世界首部簡體版周夢Q蝶詩集,精致圖文珍藏本。文青必備之物,詩歌愛鳥道:周夢蝶世紀詩選于二○一四年五
前好友深情追憶,生死訣別令人動容。華語世界首M部簡體版周夢蝶R詩集,精致圖文珍藏本。文青必備之物F,8詩歌愛鳥道:周夢蝶世紀詩1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波士頓。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愛默生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國前總統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
周夢蝶的詩,當真如夢境般虛幻,卻又如蝶翼般翩然。
喜歡周夢蝶的詩“誰是心里藏著鏡子的人呢?誰肯赤著腳踏過他的一生呢?所有的眼都給眼蒙住了,誰能于雪中取火,又鑄火為雪?”周夢蝶的詩充滿了禪意,和人生哲理!
周夢蝶,是在《他們在島嶼寫作》的紀錄片里看到的,心中很有好感,于是買來閱讀,在其的孤獨王國中。
終于買到了周夢蝶老先生的詩集,很喜歡那一首行到水窮處。行到水窮處 不見窮,不見水 卻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老先生的詩讀起來特別舒服,在島嶼上寫詩。這本書的品相也很好,第一次買這個出版社的書,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