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稚暉長于政論,喜為筆戰,筆耕不輟,著作豐碩,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領域均有獨到見解。本卷旨在涵蓋吳稚暉對無政府主義、國音統一、社會教育等問題的思考,使讀者能夠多方位地了解吳稚暉的所思所言,并選擇特定時間段內最能代表其思想的文章,凸顯吳稚暉思想中的變與不變。
吳稚暉,名,后名敬恒,字稚暉,生于1865年3月25日,江蘇陽湖縣(今武進縣)人,近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哲學家、書法家。吳氏熱心政治,卻從不為官,早年曾主張改良,后傾向排滿革命,既是近代中國傳播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旗手,也是宣傳三民主義的干將、國民黨的重要元老。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普及,提倡科學,倡導國音統一與勤工儉學,參與創辦里昂中法大學,對近代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代表作有《盦客座談話》、《上下古今談》,《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等。
編者簡介
金以林,1967年12月生于北京?,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國民黨黨史、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較高領袖"地位是如何確立的》、《近代中國大學研究:1895—1949》、《大學史話》、《中共黨史辨疑》等。
馬思宇,1987年6月生于哈爾濱。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上《蘇報》館大記者書(1901
與友人書論新世紀(1907
推廣仁術以醫世界觀(1908
編造中國新語凡例(1908
宗教道德與社會主義(1908
新語問題之雜答(1908
談無政府之閑天(1908
書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后(1908
無政府主義可以堅決革命黨之責任心(1908
中國人之腐敗病(1908
帝國主義之結果(1908
革命商(1908
無政府主義以教育為革命說(1908
論社會主義答某君(1908
答誰君宗教談(1909
書自由營業管見后(1909
二十世紀者軍人革命之世紀也(1910
辟謬(1910
革命黨之光榮(1910
致蔡鶴卿論學書(1911
何謂真知識(1912
中國之社會教育應兼兩大責任(1912
復蔡孑民書(1913
學問標準宜遷高其級度說(1917
予之個人今日外交觀(1917
朏盦客座談話(節選)(1917
論善惡之進化(1917
論國利民福(1917
論善亦進惡亦進(1917
論普及教育(1917
論道德教育(1917
致錢玄同君論注音字母書(1918
論工黨不興由于工學不盛(1918
機器促進大同說(1918
補救中國文字之方法若何?(1918
"他"、"我"論(1921
就批評而運動"注釋"(節錄)(1923
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1923
二百兆平民大問題最輕便的解決法(1924
箴洋八股化之理學(1924
物質文明與科學
——臭茅廁與洋八股(1924
說文解字詁林》敘(1927
李石岑講演錄》序(1927
草鞋與皮鞋(1927
怎樣應用注音符號(1930
我的人生觀(1930
在工商會議閉幕時之演講詞(1930
三民主義為達到世界大同的途徑(1931
以人的精神能力支配物質(1931
民生主義實現之途(1931
摩托救國論(一)(1931
小工程扶助大工程(1931
教育改造與救國(1933
摩托救國論(二)(1933
救國須改良教育(1933
人與人的交涉好不談人與物爭應當仁不讓(1935
用資本來生產為當前急務(1938
門外漢意中之教育問題(1939
知難行易(1939
精神物質應當并重說(1941
禮、義、廉、恥在中國倫理史上的發展(1941
反侵略要互助與優勝并用說(1941
孔子大同學說(1943
世界有四(1943
西北為文明之搖籃(1943
蔡先生的志愿(1944
救濟青年與中等教育改制(1944
答畢修勺先生書(1945
吳稚暉年譜簡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