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中國思想家評傳簡明讀本圖書
人氣:25

中國思想家評傳簡明讀本

本書是一部系統地考述徐渭生平,研究徐渭文學、藝術、思想的學術著作。在研究方法上,有四個特點:一、注重學術與文藝思想及創作的綜合性研究。從文學、藝術的實踐中見其思想底蘊;從學術、思想的高度觀照文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系統地考述徐渭生平,研究徐渭文學、藝術、思想的學術著作。在研究方法上,有四個特點:一、注重學術與文藝思想及創作的綜合性研究。從文學、藝術的實踐中見其思想底蘊;從學術、思想的高度觀照文學、藝術創作。揭示貫穿徐渭人生以及諸文藝形式的思想內核。二、在文獻考稽的基礎上分析徐渭的思想內涵。三、從時代潮流的激蕩交匯中透視徐渭的思想特色、文學藝術貢獻,厘定其歷史地位。四、從人生與藝文的互動中分析風格的成因。

編輯推薦

本書通過對徐渭的評述,從各個側面展現了他在不同時期中的思想活力和業績,是一部系統地考述徐渭生平,研究徐渭文學、藝術、思想的學術著作。向每一個愿意了解中國思想的讀者提出一個又一個我們和古人共同面臨的問題,引導大家與中國古代思想家展開心靈的對話。

本書資料翔實,考證精詳,論述細致,文筆流暢,總結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目錄

一、"喪門星"降落人間

二、奮發的苦命少年

三、一手執筆,一手執劍

四、嬉笑怒罵《四聲猿》

五、兩次幕府生涯

六、入獄七年前后

七、開啟文人繪畫先河

八、依附門墻北國行

九、文壇的一縷清風

十、用微笑告別凄苦人生

在線預覽

10歲以后,少年徐渭的孤兒生活日漸困窘。父親早死后,嫡母又亡故,生母被賣,長兄與二兄遠走巴蜀與貴州,分在自己名下的童仆逃亡,杳無蹤影。還未能獨立生活的孤兒便仰仗長兄繼娶的大嫂奚氏過活。據徐渭自述,家里人"骨肉煎逼",這位繼娶的女人對于年幼的孤兒不能相容,更說不上有什么親情的溫暖。徐渭年歲漸長,不得不早熟地考慮自立的可能。十幾歲的少年如何自立呢?徐渭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條,便是科舉之路。天真無邪的少年徐渭很自負,別人走科舉之路可能艱難,而徐家三少爺,一位可比謝靈運的天才,一位為縣官認定的神童,取得秀才、舉人、進士的資格,應當如走在山陰道上采一朵野花,折一根柳條那么便利。民間這樣傳說:徐渭在縣府應考,總是早早完卷,卷子上有空白處,便畫一組報喜的隊伍,敲鑼打鼓,祝賀徐府少爺高中。

可是少年徐渭碰壁了,童試一而再,再而三地未能入選。按照科舉制度的規定,初級學銜為縣學、府學的生員,俗稱秀才。秀才在經濟、政治兩方面的待遇,都會受到官府的照應。秀才有定額,需要經過若干次考試才能被選中,取得秀才資格,才能參加`省一級的選拔。讀書人倘若連秀才都算不上,即便白須垂胸,也只能叫做童生。如果尋求職業,可以種田、經商,成為工匠,做官則通常無可能。秀才的選拔是國家未來選拔官員的基礎,極為鄭重,朝廷派駐各省的學官要巡視指導,加以調控。兩次童試落榜,使得名滿山陰的徐府神童顏面丟盡。徐渭絕望中無可奈何,思前慮后,他給主考提學副使張大人寫了一封引經據典的長信,約2000字,展示才華,要求補考。

這封信是篇奇文,也是一篇美文。其中,敘述苦況,如泣如訴:提出要求,人情人理。加上語言懇切,用典妥帖,今人讀來,也不得不拍案叫絕。信中他并不自卑,自述下筆萬言,片刻可成,而才情之茂盛,可以比得上許多前代文豪。他說他的落選,僅僅是行文不合當時的某種規矩而已。他說,他命運不濟,走進了末路窮途,有才不為時人所識,悲憤之極,幾乎要抱屈投水,點火自焚。他說他的處境是"俯仰牽制,桎梏加躬,憤懣抑郁,若蹈湯火",他說他知道張大人是當今的歐陽修與胡瑗,是提攜后學的天下宗師,德高天地,文比前賢,他希望張大人"大雅含弘,君子矜憫",希望張大人生憐才之心,讓他補考。張大人為他的美文所感動,也被徐渭恰當的吹捧動了心,于是網開一面,和府縣商量后,讓徐渭補上了一名山陰縣學生員的名額。徐渭終于在他20歲那一年成了秀才。

仔細品味徐渭20歲時寫給張大人的這封信,可知其早年輪廓。他少年不幸,但是早慧,讀書甚多,長于文辭;他熱衷科舉,但又個性張揚,并不熟悉科舉進身之道。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他是一個感情容易激動的人,難于自制,遇到挫折,容易走向極端。

奮進中的青年徐渭,給當權者寫了一封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山陰的秀才,這佳話在鄉里傳開了。書信里一些精彩的句子,也在年輕人中傳誦。這樣的故事在旅居外地的紹興同鄉中也傳開了,一直傳到在粵東陽江縣縣衙擔任主簿的一位老人的耳朵里,老人名潘克敬。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一位在外鄉作宦多年的老人怦然心動。

潘克敬思鄉心切。他有個14歲的女兒,容貌端麗,待字閨中?,F在老人聽說家鄉有這樣的才子,出身于官宦之家,門當戶對,但孤貧無依,便有意將徐渭招贅為婿,以便將來葉落歸根,有個照應。這邊徐府主事的是長兄長嫂。長兄長嫂覺得幼弟倘遠走粵東,離開家門,省得未來弟兄爭奪家產,便樂得順水推舟。于是,兩方家長做主,這門親事便確定了下來。

在中國古代,年輕男子被女方招贅,并不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情。往日男尊女卑,通常女人只能從屬于男人。但就當時20歲的徐渭而言,為人招贅卻是一種幸運。"骨肉煎逼"的家門無留戀可言。迎娶名門之女,家中又拿不出豐厚的聘禮。招贅到陽江名義上也許難聽一點,但可以遠走高飛,不用多少銀子卻能獲得漂亮的女人,正如唐人傳奇中所述的,窮書生遇上了仙女?;橐龃蟮涫窃陉柦偕崤e行的。新郎21歲,新娘15歲,徐渭記得,舉行婚禮的那24小時,"掩映雙鬟繡扇新,當時相見各青春",新娘用有刺繡畫面的扇子遮住青春的面龐,無限嬌羞;自己則著了新制的窄袖長袍,半醉半醒,激動無比。當時的簫聲鼓點,若干年后仍在徐渭耳畔縈回,"傍人細語親聽得,道是神仙會里人"。徐門的才子進入陽江官府的舍屋,丈人的寬厚使他滿意,婚禮的排場使他滿意,妻子兄弟的謙和有禮使他滿意,當然,最使他滿意的,是他美麗而溫柔的妻子。

古代女子往往有姓無名,出嫁后以姓稱,如潘家女兒成婚后便稱潘氏。潘氏的特點,在徐渭的印象中是"慧而樸廉",既聰明、樸實又正派。潘女的脾氣和徐渭一樣,爽快、正直,不為謀取私利鉆營,父親給她的私房錢,她竟交給兄長,以維持大家庭的用度,這一點,深為徐渭敬佩。一對小夫妻恩恩愛愛地過了五年舒心的日子,又生了一個兒子,名徐枚。這五年,是徐渭一生中難得陽光明媚的短暫的時光,接著,又是烏云蓋頂,電閃雷鳴,不幸的打擊接踵而至。

先是,19歲的妻子生子后因肺疾去世,徐渭的哀痛是可以想見的。他為亡妻起了個名字:潘似。他說她的性格類似自己;又為她取字:介君,意思是說,夫婦性格相似之處在于正直而率真。取名取字這件事反映了徐渭對亡妻懷想之深。隨后,打擊繼踵而來。他赴省考試,又名落孫山。另外,妻亡之時,岳家已遷回紹興,按理,徐渭應遷回故宅,但此時徐府兩位兄長均先后亡故,老屋以及貲財為一姓毛的人所奪,老岳丈助婿訟官,但無力回天。這一年的冬天,青年徐渭經常抱著幼子在紹興街頭躑躅,月光中的石板路上,留著寒風中苦命人的瘦長身影。

P18-23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便于攜帶,內容易懂

2012-02-01 17:50:12
來自McCulle**的評論:

這個商品還可以

2014-07-14 12:11:22
來自金夕何**的評論:

是個縮寫本吧算是。很薄很小。

2015-05-03 19:57:14
來自易烊喜**的評論:

很好啦~都很給力 ?。。?

2015-07-03 20:26:4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

2015-07-22 20:59:20
來自小胖福**的評論:

由于書比較薄,書中描述徐文長的內容較少——一些經歷以及一些評述。遠不能達到了解的目的。花點時間從網上搜搜,就能和看這本書了解的一樣多。不過,徐文長這個人物確實值得一品。

2012-01-04 18:29:15
來自雨西奧**的評論:

就當一本普及讀物隨便翻翻就行了,內容太簡略,談及徐渭詩詞的特點時連原文都不引用,根本不知道徐渭是怎么寫的。

2014-08-27 12:13:1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