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孩子也要斷舍離圖書
人氣:52

孩子也要斷舍離

全球“斷舍離”創(chuàng)始人山下英子 教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養(yǎng)成好習慣 和孩子一起斷舍離 樹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思考、自發(fā)努力、自我決斷的能力 輕松應對未來生活重重挑戰(zhàn)
  • 所屬分類:圖書 >親子/家教>素質(zhì)教育  
  • 作者:[山下英子]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4215663
  • 出版社:文化發(fā)展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12
  • 印刷時間:2016-12-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nèi)容簡介

斷舍離并非單純的“整理術(shù)”,而是幫助孩子以現(xiàn)在的自己為中心,直面物品、事物、他人,思考、選擇、決斷,剔除不必要、不合適、不舒適的部分,樹立自我反省的意識,幫助孩子順利通過人生的及時關(guān)——考試。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見,理解相互的差異和彼此的改變,構(gòu)建和諧、幸福的親子關(guān)系。

1)通過斷舍離,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2)通過斷舍離,陪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3)通過斷舍離,保持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4)為了考試成功,父母可以學習的具體方法

編輯推薦

全球“斷舍離”創(chuàng)始人山下英子

教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養(yǎng)成好習慣

和孩子一起斷舍離

樹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思考、自發(fā)努力、自我決斷的能力

輕松應對未來生活重重挑戰(zhàn)

作者簡介

山下英子

生于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yè),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并通過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zhí)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后便致力于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chǔ)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shù)“斷舍離”,通過對日常家居環(huán)境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欲和執(zhí)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

從2000年起,以雜物管理咨詢師的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引起日本NHK、TBS、東京電視臺、《每日新聞》、《日本經(jīng)濟新聞》等各大媒體競相采訪,令斷舍離講座成為社會流行話題,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全民斷舍離的熱潮,參加講座的學員也日益增多。

目錄

第1 章 為了幫助孩子通過考試,父母可以做什么?

“斷舍離”是絕佳的“思維”訓練 3

整理物品,可以鍛煉思考能力 4

鼓勵孩子以自我為軸心,做最終決斷 6

父母可以表達意見 7

父母先行嘗試 9

父母淡定,孩子才能平和 11

尊重他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13

以“詢問”的方式激發(fā)孩子的熱情 14

對孩子要愛屋及烏 16

培養(yǎng)“審美意識”以提高學習能力 18

思考“你自己的想法呢?” 20

整個日常生活等于天然的模擬考場 22

第2 章 從填鴨式考試到重視自主性和思尊重他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雖說盡量不去侵犯孩子的領(lǐng)地,但是做父母的,仍然不免焦慮。“孩子的房間老是亂糟糟的,實在看不下去。” 的確如此,相比于自己的東西,我們往往更關(guān)注別人的。

孩子房間里堆積如山的舊漫畫雜志,在父母看來,不過是垃圾而已。

但是對于孩子而言,那也許就是一堆珍寶。

強行介入孩子與漫畫雜志的關(guān)系,命令孩子“把那些垃圾扔掉”,或者干脆替孩子做主處理掉,這些都是不明智的舉動。

這里不妨再贅述一遍:孩子的東西,終歸屬于孩子。做父母的,不要介入,不要入侵孩子的領(lǐng)地。

孩子難道不是歸我所有嗎?父母們好以此為契機, 打消這個錯誤念頭。我們應當嘗試寬容,認識到:盡管我無法理解,但是在我的孩子看來,那也許非常重要。

即便是同一件事物,每個人對它的感受,原本就不盡相同。

近來人們開始倡導“diversity”,即“多樣性”。企業(yè)在錄用人才時,也開始不問人種、國籍、性別、年齡等, 以便可以圓融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huán)境。

同樣,在“斷舍離”的實踐過程中,有一點至關(guān)重要, 就是要容許他人有獨立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父母自身要重新建立起多元化認知,接受與自我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這樣才能做到比從前更輕松地應對人生、生活、工作、育兒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作為父母,假如我們可以展現(xiàn)出這樣一種姿態(tài),孩子的思考能力,必然也能受到一股積極力量的帶動。

以“詢問”的方式激發(fā)孩子的熱情

父母切忌在孩子身上強加自己的意志;反之,應當先傾聽孩子的心聲。

不要迷信自己就是對的,而應當試著改變立場去考慮:沒準孩子才是正確的。

你對孩子的真實想法不聞不問,孩子自然也不愿意理會你的看法。假如我們從來不把孩子的傾訴當回事, 那么孩子必然也會叛逆:“我才不要聽媽媽(爸爸)嘮叨呢!”

經(jīng)我指出,你也許會說“是這樣的啊”“這一點我可以理解”。但是現(xiàn)實生活當中,父母們表現(xiàn)出來的, 往往卻是“辦不到”。

其實,我們不妨先問問自己的孩子。

“媽媽(爸爸)覺得你的房間太亂了,你怎么看呢?”

不去灌輸意見,而是通過詢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主地思考、選擇、決斷。

也不要強求孩子給出合乎你心意的答案,而是征求孩子自身的想法——孩子自己想怎么處理。

要真正做到不侵犯孩子的領(lǐng)地,尊重孩子的感受。

總而言之,父母最首要的任務(wù),是引導孩子自行思考并抉擇。并且,通過對孩子的不懈守護,讓孩子意識到, “原來我一直被尊重、被愛護著”,從而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數(shù)。

對孩子要愛屋及烏

假設(shè)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畫好的畫他都想留著,一張都不舍得扔。

作為父母,我們又很難要求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扔掉”。但是不扔的話,孩子又會把畫丟得屋子里到處都是……

現(xiàn)在假設(shè)你是這個孩子的父母,正處于這種困境。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你最喜歡哪一幅啊?”

于是,孩子會做出選擇:“嗯……這個吧。”

接著,你就可以對其做出相應的表揚:“這個啊, 畫得真好!媽媽(爸爸)也特別喜歡這個!”

真正做起來,可能有點兒居心叵測的意味,但這對

孩子來說,會是一個有力的鼓勵。然后,孩子會慢慢變得不再關(guān)注其他沒有受到表揚的畫,放棄保存它們的執(zhí)念。

即使大量留存會很有負擔,父母們也還是常常自欺欺人:“總不能扔孩子的作品吧。”但是,全部保存下來, 就等于尊重孩子了嗎?

父母這個時候更應當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幫助孩子做選擇。并且,在孩子思考、選擇、決斷的過程中,父母要一直陪伴左右,這才真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自然而然地,“催促其扔掉”這件麻煩事,也就無須再做了。

我家里一直擺放著一件裝飾品,那是兒子小時候用黏土做的手工,是一只雞。它雖然怎么看怎么幼稚,但卻是我的“心頭好”。而且我相信,在已經(jīng)步入社會的兒子看來,兒時的手工一直被母親珍藏著,比起難為情, 他感受更多的,是幸福。

培養(yǎng)“審美意識”以提高學習能力

要提高學習能力,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培養(yǎng)“欣賞空間的審美意識”。

“思考能力與審美意識”,乍一看,這個組合令人費解。事實上,稍加留意便不難察覺,“審美意識”與歷來的傳統(tǒng)考試不同,答案永遠沒有。

直面事物,并且做到不苛求答案地反復思考、選擇、決斷,這便是我們所說的“斷舍離”。假如孩子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感受到快樂,那么思考能力就可以得到質(zhì)的飛躍,對于今后的考試,孩子也可以應付自如。

所謂思考能力,是以自主性和人性的廣度為根基的能力,它區(qū)別于單純的填鴨式教育所培養(yǎng)的能力。

背誦一個正確的答案,的確會是一個奏效的小手段。然而,一旦考查來臨,要求我們必須具備各種各樣的思維方式時,忽然之間,之前記憶下來的知識又或者技術(shù),就會顯得捉襟見肘。

如前所述,即便是同一事物,親與子對它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審美亦是如此。“雖然媽媽(爸爸)是這么認為的,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感受。”只有讓孩子意識到, 自己和別人的想法之間存在差異,才能真正鍛煉孩子的感知能力。

因此,審美意識也不能由父母強加給孩子。

孩子的房間,即便在父母看來如何地不堪,但是假如你因此對孩子發(fā)號施令,叫囂“這個那個都沒用,通通給我扔掉”,孩子的思考能力、自尊心、感受能力以及審美意識都得不到長進。

父母對孩子寬容,孩子才能將這份寬容惠及他人。這種寬容的實質(zhì),便是思考的寬容。換言之,即拓寬思維的空間。

思考“你自己的想法呢?”

通過“斷舍離”,反復思考、選擇、決斷過后余下的事物,等同于自我的思考、感知和審美本身。

只有以自我為軸心去感受、思考、選擇、決斷,才能建立自信。因為這些無關(guān)他人,最終都得當事人自己承擔責任。

在主張“斷舍離”的實踐過程中,也有很多成年人來咨詢,問我“這個應該扔掉嗎”,顯然,這些咨詢者, 都沒有做到以自我為軸心。

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我會反問“你自己的想法呢”, 以便來者自行思考、選擇、決斷。

因為只有這樣,當事人才能在自己的頭腦中描繪出思考的路線。哪怕是很小的一次嘗試,也可以幫助其確立自我準軸。

直面自己的事物,重新審視自己與該事物的關(guān)聯(lián)。

此時呈現(xiàn)在眼前的事物“對自己來說是必要還是非必要的”,對此做出思考、選擇、決斷。這一過程,檢驗的就是人的思考能力。

“是否適用于現(xiàn)在的自己”,是“感覺”;“是否能令現(xiàn)在的自己舒心”,則是“感性”。我們需要左右腦并用,然后做出決斷。

毋庸置疑,“斷舍離”便是鍛煉思考能力的絕佳訓練。

整個日常生活等于天然的模擬考場

學習用心觀察日常生活,與仔細思考當下,道理相通。

正因如此,父母應當給孩子展現(xiàn)一種享受“斷舍離” 的狀態(tài),從而引導孩子自發(fā)加入實踐,而不是命令或者強制孩子也參與其中。

那么,孩子如何才能不斷積累自行面對事物,并且自主思考、選擇、決斷的經(jīng)驗呢?我們大可以將整個日常生活,看作一個天然的模擬考場。這樣一來,在日常中就可以開展訓練了。

應試學習的入手點,居然在日常生活?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不曾考慮到這一點。

鎖定報考院校很容易,但是如何著手應試,卻是個大難題。為了適應接下來的考試體系,光是對著學習機, 還遠遠不夠。事實上整個日常生活,都可以充當我們準備考試的訓練場地。

而能否實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訓練的關(guān)鍵,在于父母的引導方式。

起初,可以只是很小很小的一步。

如前所述,哪怕是從整理抽屜里的一支圓珠筆開始也無妨。“我要對整個屋子‘斷舍離’!”如果一上來就好高騖遠,結(jié)果往往會平添挫敗。

與其這樣,倒不如一步一步地積累微小的成功體驗, 先充分享受“斷舍離”的樂趣。

越是臨近考試,我希望大家越能注意積累生活中的小小成就感。因為這對于考試和“斷舍離”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步驟。

考能力

日本的考試將發(fā)生巨變! 27

樹立全球觀,摒棄固有常識 28

“思考”是怎樣的一種能力? 30

能夠自主發(fā)散思維的考生勝出 31

隨機應變,思考并解決沒有答案的問題 33

增強思考的力量 34

于空間,除舊納新 35

心情也要新陳代謝 37

給孩子一個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空間 39

第3 章 父母先要學會“斷舍離”

家長,你是否在利用孩子實現(xiàn)自我滿足? 43

自我也可以成為培養(yǎng)自尊心的“堅實后盾” 44

父母切忌優(yōu)先自我滿足 46

孩子不愿做道具,伺機報復 47

你有沒有患上“自私無感征”? 49

家長,你知道你是在自我滿足嗎? 50

用“減法”思考“斷舍離” 52

幫助孩子積極、自主地坐在書桌前 54

第4 章 大人過得快樂,孩子才能變得積極

請父母們?yōu)榱撕⒆樱淇斓厣?59

父母身心輕松,孩子才能沐浴“和風” 60

“為了孩子”,不過旗號而已?! 62

原本年級倒數(shù)的兒子,現(xiàn)在居然名列前茅 64

單憑技巧,不足以提高成績 65

看到“大人是愉快的”,孩子自然會埋頭學習 67

第5 章 親子之間“斷舍離”培養(yǎng)孩子的才能

不知不覺陷入“明明”癥候群 71

過分干涉孩子,等于撕裂親子關(guān)系 72

對孩子承認強加了私欲 74

勿用自己的不安和執(zhí)念強求孩子學習 76

孩子不是你的私人物品 77

和諧的親子關(guān)系,始于彼此間輕松開玩笑 79

悠著點兒好 80

第6 章 做“有主見的孩子”,拿下考試

考試與“斷舍離”均可以從家里的物品開始 85

富足的家庭,訪客看不到垃圾桶 87

書桌凌亂,致人思考停滯 88

在富余的空間里提升孩子的自我印象 90

親子同步,磨煉“思考、感覺、感性” 91

將釋放空間和時間的方法應用于考試 93

第7 章 父母嘗試改變自己,并接受孩子的改變

孩子的未來不僅僅要有漂亮的學歷 97

父子關(guān)系日益惡化的原因 99

物品支配自尊心 100

物品像“過去的證據(jù)”一樣陰魂不散 102

整理“扼殺孩子可能性的證物” 104

接受孩子的變化 106

第8 章 實踐!親子間的“斷舍離”

及時步,直面肉眼可見的物品 111

親子之間展開關(guān)于所有物的討論 112

孩子有孩子的價值觀 114

理解彼此的差異 116

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強加 118

第9 章 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能耳濡目染

逃離“加拉帕戈斯列島” 123

自信、自尊是所有學習能力的起始點 125

父母首先樹立自尊心 127

教給孩子“成長是美好的” 128

讓孩子感知父母的自尊心 130

第10 章 要考試,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

重返“體能化” 135

擁有健康的體魄 137

培養(yǎng)“節(jié)奏感” 139

端正“姿勢” 141

調(diào)整“呼吸” 143

讓新鮮的空氣進入房間 145

第11 章 親子同盟,共同面對考試

孩子向往富士山的話,父母就得瞄準珠穆朗瑪峰 149

考試讓孩子更加自尊 151

掛科又怎樣? 153

為什么要學習? 155

“答案”不是必需,“思考”才最重要 156

親子同盟,共同思考無解的問題 158

第12 章 孩子的幸福需要自己爭取

為什么希望孩子上那所學校? 163

引進父母以外的“必要、合適、舒適” 164

孩子終于可以自發(fā)開展學習 166

“斷舍離”的行為哲學,直達思考能力 168

結(jié) 束 語 171

在線預覽

尊重他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雖說盡量不去侵犯孩子的領(lǐng)地,但是做父母的,仍然不免焦慮。“孩子的房間老是亂糟糟的,實在看不下去。”的確如此,相比于自己的東西,我們往往更關(guān)注別人的。

孩子房間里堆積如山的舊漫畫雜志,在父母看來,不過是垃圾而已。

但是對于孩子而言,那也許就是一堆珍寶。

強行介入孩子與漫畫雜志的關(guān)系,命令孩子“把那些垃圾扔掉”,或者干脆替孩子做主處理掉,這些都是不明智的舉動。

這里不妨再贅述一遍:孩子的東西,終歸屬于孩子。做父母的,不要介入,不要入侵孩子的領(lǐng)地。

孩子難道不是歸我所有嗎?父母們好以此為契機,打消這個錯誤念頭。我們應當嘗試寬容,認識到:盡管我無法理解,但是在我的孩子看來,那也許非常重要。

即便是同一件事物,每個人對它的感受,原本就不盡相同。

近來人們開始倡導“diversity”,即“多樣性”。企業(yè)在錄用人才時,也開始不問人種、國籍、性別、年齡等,以便可以圓融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huán)境。

同樣,在“斷舍離”的實踐過程中,有一點至關(guān)重要,就是要容許他人有獨立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父母自身要重新建立起多元化認知,接受與自我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這樣才能做到比從前更輕松地應對人生、生活、工作、育兒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作為父母,假如我們可以展現(xiàn)出這樣一種姿態(tài),孩子的思考能力,必然也能受到一股積極力量的帶動。

以“詢問”的方式激發(fā)孩子的熱情

父母切忌在孩子身上強加自己的意志;反之,應當先傾聽孩子的心聲。

不要迷信自己就是對的,而應當試著改變立場去考慮:沒準孩子才是正確的。

你對孩子的真實想法不聞不問,孩子自然也不愿意理會你的看法。假如我們從來不把孩子的傾訴當回事,那么孩子必然也會叛逆:“我才不要聽媽媽(爸爸)嘮叨呢!”

經(jīng)我指出,你也許會說“是這樣的啊”“這一點我可以理解”。但是現(xiàn)實生活當中,父母們表現(xiàn)出來的,往往卻是“辦不到”。

其實,我們不妨先問問自己的孩子。

“媽媽(爸爸)覺得你的房間太亂了,你怎么看呢?”

不去灌輸意見,而是通過詢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主地思考、選擇、決斷。

也不要強求孩子給出合乎你心意的答案,而是征求孩子自身的想法——孩子自己想怎么處理。

要真正做到不侵犯孩子的領(lǐng)地,尊重孩子的感受。

總而言之,父母最首要的任務(wù),是引導孩子自行思考并抉擇。并且,通過對孩子的不懈守護,讓孩子意識到,“原來我一直被尊重、被愛護著”,從而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數(shù)。

對孩子要愛屋及烏

假設(shè)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畫好的畫他都想留著,一張都不舍得扔。

作為父母,我們又很難要求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扔掉”。但是不扔的話,孩子又會把畫丟得屋子里到處都是……

現(xiàn)在假設(shè)你是這個孩子的父母,正處于這種困境。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你最喜歡哪一幅啊?”

于是,孩子會做出選擇:“嗯……這個吧。”

接著,你就可以對其做出相應的表揚:“這個啊,畫得真好!媽媽(爸爸)也特別喜歡這個!”

真正做起來,可能有點兒居心叵測的意味,但這對

孩子來說,會是一個有力的鼓勵。然后,孩子會慢慢變得不再關(guān)注其他沒有受到表揚的畫,放棄保存它們的執(zhí)念。

即使大量留存會很有負擔,父母們也還是常常自欺欺人:“總不能扔孩子的作品吧。”但是,全部保存下來,就等于尊重孩子了嗎?

父母這個時候更應當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幫助孩子做選擇。并且,在孩子思考、選擇、決斷的過程中,父母要一直陪伴左右,這才真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自然而然地,“催促其扔掉”這件麻煩事,也就無須再做了。

我家里一直擺放著一件裝飾品,那是兒子小時候用黏土做的手工,是一只雞。它雖然怎么看怎么幼稚,但卻是我的“心頭好”。而且我相信,在已經(jīng)步入社會的兒子看來,兒時的手工一直被母親珍藏著,比起難為情,他感受更多的,是幸福。

培養(yǎng)“審美意識”以提高學習能力

要提高學習能力,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培養(yǎng)“欣賞空間的審美意識”。

“思考能力與審美意識”,乍一看,這個組合令人費解。事實上,稍加留意便不難察覺,“審美意識”與歷來的傳統(tǒng)考試不同,答案永遠沒有。

直面事物,并且做到不苛求答案地反復思考、選擇、決斷,這便是我們所說的“斷舍離”。假如孩子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感受到快樂,那么思考能力就可以得到質(zhì)的飛躍,對于今后的考試,孩子也可以應付自如。

所謂思考能力,是以自主性和人性的廣度為根基的能力,它區(qū)別于單純的填鴨式教育所培養(yǎng)的能力。

背誦一個正確的答案,的確會是一個奏效的小手段。然而,一旦考查來臨,要求我們必須具備各種各樣的思維方式時,忽然之間,之前記憶下來的知識又或者技術(shù),就會顯得捉襟見肘。

如前所述,即便是同一事物,親與子對它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審美亦是如此。“雖然媽媽(爸爸)是這么認為的,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感受。”只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想法之間存在差異,才能真正鍛煉孩子的感知能力。

因此,審美意識也不能由父母強加給孩子。

孩子的房間,即便在父母看來如何地不堪,但是假如你因此對孩子發(fā)號施令,叫囂“這個那個都沒用,通通給我扔掉”,孩子的思考能力、自尊心、感受能力以及審美意識都得不到長進。

父母對孩子寬容,孩子才能將這份寬容惠及他人。這種寬容的實質(zhì),便是思考的寬容。換言之,即拓寬思維的空間。

思考“你自己的想法呢?”

通過“斷舍離”,反復思考、選擇、決斷過后余下的事物,等同于自我的思考、感知和審美本身。

只有以自我為軸心去感受、思考、選擇、決斷,才能建立自信。因為這些無關(guān)他人,最終都得當事人自己承擔責任。

在主張“斷舍離”的實踐過程中,也有很多成年人來咨詢,問我“這個應該扔掉嗎”,顯然,這些咨詢者,都沒有做到以自我為軸心。

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我會反問“你自己的想法呢”,以便來者自行思考、選擇、決斷。

因為只有這樣,當事人才能在自己的頭腦中描繪出思考的路線。哪怕是很小的一次嘗試,也可以幫助其確立自我準軸。

直面自己的事物,重新審視自己與該事物的關(guān)聯(lián)。

此時呈現(xiàn)在眼前的事物“對自己來說是必要還是非必要的”,對此做出思考、選擇、決斷。這一過程,檢驗的就是人的思考能力。

“是否適用于現(xiàn)在的自己”,是“感覺”;“是否能令現(xiàn)在的自己舒心”,則是“感性”。我們需要左右腦并用,然后做出決斷。

毋庸置疑,“斷舍離”便是鍛煉思考能力的絕佳訓練。

整個日常生活等于天然的模擬考場

學習用心觀察日常生活,與仔細思考當下,道理相通。

正因如此,父母應當給孩子展現(xiàn)一種享受“斷舍離”的狀態(tài),從而引導孩子自發(fā)加入實踐,而不是命令或者強制孩子也參與其中。

那么,孩子如何才能不斷積累自行面對事物,并且自主思考、選擇、決斷的經(jīng)驗呢?我們大可以將整個日常生活,看作一個天然的模擬考場。這樣一來,在日常中就可以開展訓練了。

應試學習的入手點,居然在日常生活?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不曾考慮到這一點。

鎖定報考院校很容易,但是如何著手應試,卻是個大難題。為了適應接下來的考試體系,光是對著學習機,還遠遠不夠。事實上整個日常生活,都可以充當我們準備考試的訓練場地。

而能否實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訓練的關(guān)鍵,在于父母的引導方式。

起初,可以只是很小很小的一步。

如前所述,哪怕是從整理抽屜里的一支圓珠筆開始也無妨。“我要對整個屋子‘斷舍離’!”如果一上來就好高騖遠,結(jié)果往往會平添挫敗。

與其這樣,倒不如一步一步地積累微小的成功體驗,先充分享受“斷舍離”的樂趣。

越是臨近考試,我希望大家越能注意積累生活中的小小成就感。因為這對于考試和“斷舍離”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步驟。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滿意!

2017-03-15 18:15:23
來自小***(**的評論:

看推薦買的,有道理

2017-03-27 08:36:5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孩子也要斷舍離 發(fā)貨速度真快,買了很多,還沒看,質(zhì)感不錯

2017-03-30 10:19:2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學習了,內(nèi)容很好

2017-04-19 09:36:15
來自xuanxua**的評論:

價格實惠,送貨快

2017-05-09 13:22: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nèi)容很實用

2017-05-21 20:32:5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可以看看

2017-05-22 16:03:56
來自J***6(**的評論:

推薦,好書……

2017-05-26 23:47: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沒有開始看,朋友推薦的,應該不錯

2017-05-30 12:27:1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孩子很喜歡

2017-06-02 08:07:5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家庭教育不錯的選擇

2017-06-03 14:35:27
來自小***(**的評論:

書很好,一直在當當買書,價格優(yōu)惠質(zhì)量好

2017-06-05 09:07:56
來自銅***p(**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性價比很高!

2017-06-06 22:05:5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般,換湯不換藥,還不如其他幾本

2017-06-29 08:51: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N次采購,這次快遞很給力,本以為要好幾天,沒想很晚下單第三天就到了,內(nèi)容豐富,紙質(zhì)好,

2017-07-06 01:01:25
來自n***m(**的評論:

和斷舍離理念差不多。兒子做不到

2017-07-08 20:02:07
來自貝***(**的評論:

書的內(nèi)容不錯,包裝精美,物流運輸速度很快

2017-07-25 08:23: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次買了很多書。慢慢看著,需要多多學習!

2017-08-09 21:40: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棒超級棒超級贊!

2017-08-27 08:00: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

2017-08-29 09:22:27
來自愛讀書**的評論:

很喜歡斷舍離

2017-09-20 14:47: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可以滿意的

2017-09-25 16:14: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2017-10-30 18:24:2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沒有名字寫的那么好,沒有想象中的好。根據(jù)日本國情寫的 不實用 很一般。

2017-02-14 17:30: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個觀點很新穎,希望能給孩子看看,希望他能從梳理自己的所有物開始,培養(yǎng)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7-02-06 15:43:22
來自a***0(**的評論:

這本書,其實,有了原作就很好了,這本子有點標題黨了。不過很好了。

2017-09-17 12:32: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斷舍離與極簡主義類似,觀點也差不多。實用價值更大點,扔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影響個人價值觀與思維空間。扔的好心痛

2017-09-07 12:35: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山下英子老師又一本經(jīng)典之作,整理自我整理生活,從娃娃抓起!

2017-10-10 23:58:0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