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雜志經典珍藏書系之散文集:林語堂、張愛玲、王鼎鈞、楊絳、龍應臺、胡蘭成、汪曾祺、林海音、史鐵生、劉亮程、東山魁夷、帕慕克、門羅、韓寒、劉瑜、李娟……誠懇、曼妙,匯聚中外散文妙品,如沐春風如飲甘露。
有人的地方,就有《讀者》
讀者》雜志創刊三十三年之精華結集[1981—2013]
佳作一網打盡
名家薈萃 余香滿口
溫情 真摯 純正 優雅
中國人的心靈讀本
是紀念,也是再次出發
讀者卷首:清新 睿智
讀者的詩:優美 醇厚
讀者小品:雋永 端莊
讀者散文:典雅 澄澈
讀者故事:奇妙 溫暖 《《讀者》雜志經典珍藏書系·詩·正直的田野》點擊進入
《讀者》雜志經典珍藏書系·卷首語·笨拙的力量 》點擊進入
《讀者》雜志經典珍藏書系·故事·靈魂的馬車駛上高坡》點擊進入
《讀者》雜志經典珍藏書系·小品·偏見疾走 正見緩行》點擊進入
《讀者》雜志經典珍藏書系(套裝全五冊)》點擊進入
讀者》雜志創刊于1981年1月,是由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讀者雜志社編輯出版的一份綜合類文摘雜志。《讀者》自創刊以來,始終以弘揚人類文化為己任,堅持"博采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的辦刊宗旨,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在刊物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讀者》雜志發行量從創刊時月發行量3萬冊到2005年4月份月發行量已達910萬冊,2006年月平均發行量898萬冊,穩居中國期刊排名及時,亞洲期刊排名及時,世界綜合性期刊排名第四。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期刊"。《讀者》行銷世界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擁有眾多讀者,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讀者》。影響力極廣。
許地山:蟬
東山魁夷:聽泉
張潔:我的四季
于 列那爾:一個樹木的家庭
亞歷山大 基蘭:大海
紀伯倫:內心的告誡
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
席慕蓉:獨白
張愛玲:天才夢
王芳 編譯:這片土地是寶貴的
梁實秋:送行
簡媜:美麗的繭
冰心:往事
赫爾曼 黑塞:樹之贊
余光中:假如我有九條命
米哈依勒 努埃曼:你是人
豐子愷:漸
尤今:魚來雁往情長在
張曉風:不朽的失眠
葦岸:大地上的事情
揚之水:陽關月
索爾仁尼琴:索爾仁尼琴散文四章
巴羅哈-內西:牧笛散唱
沈從文:西山的月
歌德:自然——斷片
老舍:無題
張曼娟:人間情分
葉廣芩:拾取逝去生命的碎片
豐子愷:靜觀人生
孫犁:亡人逸事
林清玄:月光下的喇叭手
簡媜:一竿冷
Kevin Cope :追憶似水年華
德富蘆花:斷崖
周偉:看見的日子
普賈 貝蒂:請不要打擾她的靈魂上路
別卡寧:遙遠的島
貝聿銘:把每個睡醒后的早晨都當成一件禮物
永井龍男:十年如昔
阿拉旦 淖爾:母羊的眼淚
羅蘭:寫給秋天
厄納斯特 海明威:克拉克河谷懷舊
史鐵生: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
余光中:四月,在古戰場
琦君:下雨天,真好
朱成玉:詩意的火光
于比克 舒比格: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村上春樹:動物聽笛
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楊絳:走到人生邊上
劉靜峰:一塊地的懷念
汪曾祺:冬天
王鼎鈞:臣心如水
史鐵生:我的輪椅
熊芬蘭:詩意棲居的影子
簡媜:相忘于江湖
張麗鈞:今夜你不必盛裝
朱成玉: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葉
李翔:麥黃黃杏黃黃
安徒生:花與贊美詩
簡默:穿過生命的眼睛
劉梅花:本草 萊菔子
吉田兼好:徒然草
林清玄:季節十二帖
周國平:寶貝,寶貝
茨威格:發光的羅丹
張曉風:念你們的名字
張曼娟:我想念你
林海音:冬陽 童年 駱駝隊
張小嫻:天涯的天涯
吉姆 韋利士:貓禪
周潔薇:一個人的梅塘
David Osborne:愛的信箋
王小波:靈魂深處
柯靈:巷
王鼎鈞:中國在我墻上
張曉風: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村上春樹:如果你愛我
普里什文:時間之主
蔣勛:最初最美的書寫
余光中: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顧城:樹枝的疏忽
沈從文:夢里來趕我吧
東山魁夷:自然與色彩
清少納言:感人的事
隱地:身體是一艘船
茨威格:向書致謝
劉亮程:一片葉子下生活
宗璞:柳信
胡蘭成:我身在忘川
李曉:那些生活已然消逝
權蓉:北堂種萱草,花開不見還
林海音:母親的秘密
蘇童:八百米故鄉
李娟:深處的那些地方
黃裳:驚夢
李娟:荒野漫步
古清生:一個乞丐的心靈
Chelsea Fagan:那些人,那些愛
德富蘆花:初春的雨
奧爾罕 帕慕克:我的父親
老愚:青草和少年
龍應臺:寒色
董橋:云姑
楊絳:憶孩時
韓寒:一次告別
愛麗絲 門羅:親愛的生活
漸
豐子愷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為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恒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于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行了。假使人生的進行不像山坡而像風琴的鍵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變成青年;或者像旋律的"接離進行",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為青年而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驚訝,感慨,悲傷,或痛感人生的無常,而不樂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漸"維持的。這在女人恐怕尤為必要:歌劇中,舞臺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將來火爐旁邊的老婆子,這句話驟聽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認,實則現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漸漸"變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巨富的紈袴子弟因屢次破產而"漸漸"蕩盡其家產,變為貧者;貧者只得做雇工,雇工往往變為奴隸,奴隸容易變為無賴,無賴與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兒??這樣的例子,在小說中,在實際上,均多得很。因為其變衰是延長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漸漸"地達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強烈的刺激。故雖到了饑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貪戀著目前的生的歡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變了乞丐或偷兒,這人一定憤不欲生了。
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則,造物主的微妙的功夫!陰陽潛移,春秋代序,以及物類的衰榮生殺,無不暗合于這法則。由萌芽的春"漸漸"變成綠蔭的夏;由凋零的秋"漸漸"變成枯寂的冬。我們雖已經歷數十寒暑,但在圍爐擁衾的冬夜仍是難以想象飲冰揮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24小時24小時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24小時24小時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間實在沒有顯著的痕跡可尋。晝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書,書頁上"漸漸"地黑起來,倘不斷地看下去,(目力能因了光的漸弱而漸漸加強)幾乎永遠可以認識書頁上的字跡,即不覺晝之已變為夜。黎明憑窗,不瞬目地注視東天,也不辨自夜向晝的推移的痕跡。兒女漸漸長大起來,在朝夕相見的父母全不覺得,難得見面的遠親就相見不相識了。往年除夕,我們曾在紅蠟燭底下守候水仙花的開放,真是癡態!倘水仙花果真當面開放給我們看,便是大自然的原則的破壞,宇宙的根本的搖動,人類的末日臨到了!
"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恒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這有一個比喻的故事:某農夫每天朝晨抱了犢而跳過一溝,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過溝回家。每日如此,未嘗間斷。過了一年,犢已漸大,漸重,差不多變成大牛,但農夫全不覺得,仍是抱了它跳溝。有24小時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這牛而跳溝了。造物的騙人,使人留連于其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辛苦,就是用這個方法的,人們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溝,不準停止。自己誤以為是不變的,其實每日在增加其苦勞!
我覺得時辰鐘是人生的好的象征了。時辰鐘的針,平常一看總覺得是"不動"的,其實人造物中最常動的無過于時辰鐘的針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覺得我是我,似乎是"我"永遠不變,實則與時辰鐘的針一樣地無常!一息尚存,總覺我仍是我,我沒有變,還是留連著我的生,可憐受盡"漸"的欺騙。
"漸"的本質是"時間"。時間我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猶之時間藝術的音樂比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秘。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絕地相追逐而已。性質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議,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為一般人對于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于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座位于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暫時的美譽);有的見眾人爭先下車,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所以我覺得百年的壽命,定得太長。像現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們搭船乘車的期間的壽命,也許在人類社會上可減少許多兇險殘慘的爭斗。而與火車中一樣地謙讓,和平,也未可知。
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并空間于方寸的心中。試聽Blake的歌:
一粒沙里看出世界,
一朵野花里見天國,
在你掌里盛住無限,
一時間里便是永劫。
1997年第7期
臣心如水
王鼎鈞
你為什么說,人是一個月亮,每天盡心竭力想畫成一個圓,無奈天不由人,立即又缺了一個邊兒?
你能說出這一句話來,除了有智慧,必定還得加上了不起的滄桑閱歷。我敢預言這句話將要流傳下去,成為格言。
多年以后,我不知道你經歷了一些什么樣的境況,從你這句話里,我有一些感觸和領悟。我從水成巖的褶皺里想見千百年驚濤拍岸。
哦,褶皺,年輪;年輪,畫不圓的圈圈;帶缺的圓,月亮;月亮,磨損了的古幣;古幣,模糊而又沉重的往事。往事知多少,有多少是可與人言的呢?中天明月,萬古千秋,被流星隕石撞出多少傷痕,人們還不是只看見她的從容光潔?我們只有默誦自己用血寫成的經文,天知地知,不求任何人的了解。
你提起故鄉,你問我歸期。這個問題叫我怎樣答復你呢?你怎能了解我的經文呢?沒有故鄉,哪有歸期?幾十年來,故鄉只在"柳條兒細柳條兒長"的歌詞里。記得八年抗戰,我們在祖國大地上流亡,一路唱"哪里是我們的家鄉",唱"我們已無處流浪,已無處逃亡",唱得浪漫雄壯,竟唱出源源不斷的勇氣來。那時候,我們都知道,祖國的幅員和青天何其遼闊,我們的草鞋不能踏遍;我們也知道,青山老屋、高堂白發也都在那兒等待游子。但是如今,我這樣的人真的沒有家鄉也沒有流浪的余地了,舊曲重聽,竟只有悲傷,不免恐懼!
你說還鄉,是的,還鄉,為了努力畫成一個圓。還鄉,我夢見過一千次。我在金色的麥浪上滑行而歸,不折斷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樓蹣跚著來迎我,一路上灑著碎磚,柳林全飄著黑亮的細絲,猶如秀發……
但是,后來,做夢回家,夢中我竟找不到回家的巷路,一進城門就陷入迷宮,任憑流淚流汗也不能脫身。夢醒了,仔細想想,也果然記不清巷弄了。我知道我離家太久、太久了。
不要瞞我,我知道,我早已知道,故鄉已沒有一間老屋(可是為什么?),沒有一棵老樹(為什么?),沒有一座老墳(為什么?)。老成凋謝,訪舊為鬼。如環如帶的城墻,容得下一群孩子在上面追逐玩耍的,也早已夷為平地。光天化日,那是一個陌生的村莊,是我從未見過的地方。故鄉只在傳說里,只在心上、紙上。故鄉要你離她越遠她才越真實,你閉目不看她才最清楚……光天化日,只要我走近她,睜開眼,轟的一聲,我的故鄉就粉碎了,那稱為記憶的底片,就曝光成為白版,麻醉消退,新的痛楚占領神經,那時,我才真的成為沒有故鄉的人了。
"還鄉"對我來說有什么意義呢?對我來說,那還不是由一個異鄉到另一個異鄉?還不是由千百個業已被人接受的異鄉到一個不熟悉、不適應的異鄉?我離鄉已經四十四年,世上有什么東西,在你放棄了它、失落了它四十四年之后,還能再真正屬于你?回去,還不是一個倉皇失措、張口結舌的異鄉人?
昨夜,我喚著故鄉的名字,像呼喚一個失蹤的孩子。你在哪里?故鄉啊,使我刻骨銘心的故鄉,使我捶胸頓足的故鄉啊!故鄉,我要跪下去親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的想象和鄉愁裝飾過、雕琢過的藝術品,你是我對大地的初戀,注定了終生要為你魂牽夢縈,但是不能希望再有結局。
我已經為了身在異鄉、思念故鄉而飽受責難,不能為了回到故鄉、懷念異鄉再受責難。
那夜,我反復誦念多年前讀過的兩句詩:"月魄在天終不死,澗流赴海料無還。"好沉重的詩句,我費盡全身力氣才把它字字讀完。只要讀過一遍,就是用盡我畢生的歲月,也不能把它忘記。
中秋之夜,我們一群中國人聚首了,看美國的月亮,談自己的老家。我說,我們只有國沒有家,我們只有居所,只有通信地址!舉座悵然,猛灌茅臺。
月色如水,再默念幾遍"月魄在天終不死,澗流赴海料無還"。任月光伐毛洗髓,想我那喜歡在新鋪的水泥地上踩一個腳印的少年,我那決心把一棵樹修剪成某種姿容的青年,我那坐在教堂里構思無神論講義的中年,以及坐待后院長滿野草的老年。
想我看過的瀑布河源,想那山勢無情,流水無主,推著、擠著、踏著急忙行去。那進了河流的,就是河水了;那進了湖泊的,就是湖水了;那進了大江的,就是江水了;那蒸發成汽的,就是雨水、露水了。我只是天地間的一瓢水!
我是異鄉養大的孤兒,我懷念故鄉,但我感激我居住過的每一個地方。啊,故鄉,故鄉是什么?所有的故鄉都是異鄉演變而來的,故鄉是流浪的一站!"澗流赴海料無還!"可是"月魄在天終不死"。如果我們能在異鄉創造價值,則形滅神存,功不唐捐,故鄉有24小時也會分享吧。
啊,故鄉!
2008年第10期
不朽的失眠
張曉風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紙那么大那么長,然而,就是沒有他的名字。啊!竟單單容不下他的名字"張繼"那兩個字。
考中的人,姓名被一筆一畫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慚沮喪。
離開京城吧!議好了價,他踏上小舟。本來預期的情節不是這樣的,本來也許有插花游街、馬蹄輕疾的風流,有衣錦還鄉袍笏加身的榮耀。然而,寒窗十年,雖有他的懸梁刺股,瓊林宴上,卻并沒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風。
江楓如火,在岸上舉著冷冷的爝焰,這天黃昏,船,來到了蘇州。但,這美麗的古城,對張繼而言,也無非是另一個觸動愁情的地方。
如果說白天有什么該做的事,對一個讀書人而言,就是讀書吧!夜晚呢?夜晚該睡覺以便養足精神第二天再讀。然而,今夜是一個憂傷的夜晚。今夜,在異鄉,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節,容許一個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憂傷。江水,可以無限度地收納古往今來一切不順遂之人的淚水。
這樣的夜晚,殘酷地坐著,親自聽自己的心正被什么東西嚙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聲音。并且眼睜睜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勁風中的殘燈,所有的力氣都花在抗拒,油快盡了,微火每一剎那都可能熄滅。然而,可恨的是,終其一生,它都不曾華美燦爛過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張繼,睡著,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敗葉落余的枯樹,似梁燕飛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罷,這半生,不是處處都遭排拒嗎?)而后,是他在賭氣,好,無眠就無眠,長夜獨醒,就干脆徹底來為自己驗傷,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有鳥啼,粗嗄嘶啞,是烏鴉。那月亮被它一聲聲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結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絕。
在須角在眉梢,他感覺,似乎也森然生涼,那陰陰不懷好意的涼氣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來貼綴他慘淡少年的容顏。
江上漁火二三,他們在干什么?在捕魚吧?或者,蝦?他們也會有撒空網的時候嗎?世路艱辛啊!即使瀟灑的捕魚人,也不免投身在風波里吧?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項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張繼,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個,是既沒有權利去工作,也沒福氣去睡眠的一個??
鐘聲響了,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鐘聲。一般寺廟,都是暮鼓晨鐘,寒山寺廟敲"夜半鐘",用以驚世。鐘聲貼著水面傳來,在別人,那聲音只是睡夢中模糊的襯底音樂。在他,卻一記一記都撞擊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鐘聲那么美麗,但鐘自己到底是痛還是不痛呢?
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寫下"楓橋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來。我說"照抄",是因為那二十八個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墻上的黑字一樣分明凸顯: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感謝上蒼,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我們的某一種心情,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
一千二百年過去了,那張長長的榜單上(就是張繼擠不進去的那紙金榜)曾經出現過的狀元是誰?哈!誰管他是誰?真正被記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張繼"。有人會記得那一屆狀元披紅游街的盛景嗎?不!我們只記得秋夜的客船上那個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場不朽的失眠。
2000年第1期
一片葉子下生活
劉亮程
如果我們要求不高,一小洼水邊,一塊土下,一個淺淺的牛蹄窩里,都能安排好一生的日子。針尖小的一絲陽光暖熱身子,頭發細的一絲清風,讓我們涼爽半個下午。
我們不要家具,不要床,困了你睡在我身上,我睡在一粒發芽的草籽上,夢中我們被手掌一樣的蓓蕾捧起,越舉越高,醒來時就到夏天了。扇扇雙翅,我要到花花綠綠的田野轉一趟。一朵叫紫胭的花上你睡午覺,一朵叫紅媚的花兒在頭頂撐開涼棚。誰也不驚動你,紫色花粉沾滿身子,紅色花粉落進夢里。等我轉一圈回來,拍拍屁股,寶貝,快起來懷孕生子,東邊那片麥茬地里空空蕩蕩,我們把子孫繁衍到那里。
如果不嫌輕,我們還可以像兩股風一樣過日子。春天的早晨你從山谷吹過來,我從那片田野刮過去。我們遇到一起合成一股風。是兩股緊緊抱在一起的風。
我們吹開花朵,不吹起一粒塵土。
吹開塵土,看見埋沒多年的事物,跟新的一樣。
當更大更猛的風刮過田野,我們在嘩嘩的葉子聲里藏起了自己,不跟它們刮往遠處。
圍繞村子,一根楊樹枝上的紅布條夠你吹動一個下午,一把舊鐮刀上的斑駁塵銹夠我們拂拭一輩子。生活在哪兒停住,哪兒就有銹跡和累累塵土。我們吹不動更重的東西,石磨盤下的天空草地,壓在深厚墻基下的金子銀子,還有更沉重的這片村莊田野的百年心事。
也許,吹響一片葉子,搖落一粒草籽,吹醒一只眼睛里的晴朗天空——這些才是我們最想做的。
可是,我還是喜歡一片葉子下的安閑日子,葉子上懷孕,葉子下產子。田野上到處是我們可愛的孩子。
如果我們死了,收回快樂忙碌的四肢,一動不動躺在微風里。說好了,誰也不蹬腿,躺多久也不翻身。
不要把我們的死告訴孩子。死亡僅僅是我們的事,孩子們會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
如果我們不死,只有頭頂的葉子黃落,身下的葉子也黃落。落葉鋪滿秋天的道路。下雪前我們搭乘拉禾稈的牛車回到村子。天漸漸冷了,我們不穿冬衣,長一身毛。你長一身紅毛,我長一身黑毛。一紅一黑站在雪地。太冷了就到老鼠洞穴螞蟻洞穴避幾日。
不想過冬天也可以,選一個隱蔽處昏然睡去,一直睡到春暖草綠。睜開眼,我會不會已經不認識你,你會不會被西風刮到河那邊的田野里?冬眠前我們好手握手面對面,緊抱在一起。春天最早的陽光從東邊照來,先溫暖你的小身子。如果你先醒了,坐起來等我一會兒。太陽照到我的臉上我就醒來,動動身體,睜開眼睛,看見你正一口一口吹我身上的塵土。
又一年春天了。你說。
又一年春天了。我說。
我們在城里的房子是否已被拆除,在城里的車是否已經跑丟了轱轆,城里的朋友,是否全變成老鼠,順著墻根溜出街市,跑到村莊田野里?
你說,等他們全變成老鼠了,我們再回去。
2012年第14期
我身在忘川
胡蘭成
愛玲:
我坐在忘川的湖邊,看微風拂過,湖面浮著枯黃的柳葉,柳枝垂落水面,等待著風給予的飄落,那是種凋零的美。風的蒼涼里,我聽到了那款款襲來的秋的腳步正透過水面五彩的色調,蕩漾而來。湖水的深色給人油畫般的厚重感,那天邊的夕陽,是你愛看的。不知道你經常仰望天空的那個窗臺,如今是何模樣,如今是誰倚在窗邊唱歌。
我常以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鏡子,所以才會如此湛藍。我坐在這兒,靜靜地等你,我的愛。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見了嗎?記得那時,我們整日地廝守在你的住所——靜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號公寓六樓六五室。愛玲,你可還記得我們及時次見面時的情景?想想也是好笑的,到現在我還無法解釋當時的魯莽。在《天地》上讀了你的文,就想我是一定要見你的。從蘇青那里抄得了你的地址后就急奔而來,得來的卻是老媽媽的一句"張小姐不見人的"。我是極不死心的人,想要做的事一刻也耽擱不下,想要見的人是一定要見的。那時只有一個念頭,"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是關于張愛玲的,便皆成為好。"當即就立于你家門口寫下我的電話和地址,從門縫塞進。
你翌日下午就打電話過來,我正在吃午飯,聽得電話鈴聲,青蕓要去接,我那時仿佛已感應是你的,就自己起身接了。你說你一會兒來看我,我就飯也不吃了,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吩咐青蕓泡茶,只等你來了。我那時住大西路美麗園,離你家不遠,不一會兒你就來了。我們一談就是五個小時,茶喝淡了一壺又一壺。愛玲,你起身告辭,我堅持要送你歸去。二月末的天氣里,我們并肩走在大西路上,梧桐樹兒正在鼓芽,一枝枝蠢蠢欲動的模樣,而我們,好得已經宛若多年的朋友。
翌日一早,忍不住地一睜開眼就想要見到你。我打電話去,老媽媽接的,說張先生忙了一夜,在休息。但我還是很早就去了,從電梯管理員那里拿了報紙,坐于你家門口的樓梯上等你。老媽媽開門出去買菜,見到我,一定要我到屋里坐,我怕擾了你,還是坐在樓梯上,直到你醒。你從門洞里歪出半張臉,眼睛里看得到你是欣喜的,這是我希望得到的回應。換了鞋,跟在你身后進了房間,你房里竟華貴到使我不安,那陳設與家具原簡單,亦不見得很值錢,但竟是無價的,一種現代的新鮮明亮幾乎是帶刺激性的……當時我就想:三國時,劉備到孫夫人房里竟然膽怯,愛玲你的房里亦像這樣有兵氣。在愛玲面前,我想說什么都像生手抱胡琴,辛苦吃力,仍道不著正字眼,絲竹之音變為金石之聲。那天,你穿寶藍綢褲襖,戴了嫩黃邊框眼鏡,越顯得臉兒像月亮。你給我倒茶,放了糖的,才知道你原是跟孩子一般極喜歡甜食的。此后的數日,每隔一日,我是必去的,到后來竟是止不住地天天要去了,而你也是愿意見我的。我們整夜整夜地說話,才握著手,天就快亮了。
這樣,有半年光景,我們就結婚了。可是世事布下的局,誰能破了?
之后,因為時局發展,我又輾轉到了武漢,在那里認識了小周,自此背信于你。可是生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人人都要瘋掉了。次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我被劃為文化漢奸被政府通緝,到溫州老家避難,與秀美成婚。你來看我,要我于小周同你之間做出選擇。我不愿舍去小周,更不愿失去你,我無法給出選擇,你在大雨中離去。間隔沒幾日,我又回到上海,去你那里,我們再不像從前那般親近,甚至我輕觸你手臂時,你低吼一聲,再不愿我碰你。我睡了沙發,早晨去看你,你伏在我肩頭哽咽一聲"蘭成",沒想到那竟是我們一面。我起身離去,回到溫州。數月后收到你寄來的訣別信,隨信附一張三十萬的支票,是你的《太太萬歲》和《不了情》的劇本費。
自你與我分手后,我依舊是每寫一文都要寄予你,直至寫成《吾妻張愛玲》后,你把我寄去的所有書信原址退回。想我是不自量力的,而你是說到做到的。"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你不要再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了。"愛玲是真的不喜歡我了,那個"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的愛玲不見了。愛玲,記否我們初見時我寫給你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如今看來,我終究是不能明白你的。你原是極心高氣傲的,寧可重新回到塵埃之中,也不甘讓我時時仰望了。之前我竟一直愚笨到想你永遠是我窗前的那輪明月,我只要抬頭,就時時都能仰望見你的。
上次遇見炎櫻,炎櫻說我們:"兩個超自以為是的人不在一起,未必是個悲劇。"我說:"愛玲一直在我心上,是愛玲不要我了。"聽了這話炎櫻在笑,又說:"兩個人于千萬人當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什么大的仇恨要不愛了呢,必定是你傷她心太狠。有一次和張愛一起睡覺,張愛在夢中喊出`蘭成`二字,可見張愛對你,是傾心,沒有任何條件的,哪怕你偷偷與蘇青密會,被她撞個正著。還有秀美為你墮胎,是張愛給青蕓一只金手鐲讓她當了換錢用。這些,雖然她心頭酸楚,但也罷了,因為你在婚約上寫的要給她現世安穩的。"我無語,只能用李商隱的兩句詩"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來形容我的懊悔。當時炎櫻是我們的證婚人,你在婚書上寫道:"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我親手在后面又加了一句"愿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可是沒有做到的是我。
忽然又想起那日你對我說:"我自將萎謝了……"不,愛玲,我立時慌張起來,你要好好的。我去找你,熟悉的靜安寺路,熟悉的一九二號公寓六樓六五室,門洞緊閉。我曾經無數次地在門洞打開后看到你可愛的臉,可是你畢竟是不在了。六三室的婦人粗聲對我說,六個月前你已經搬走。我想象不出那一屋的華貴隨你到了哪里,那一層金黃的陽光如今移居到了哪兒,還有那隨風翻飛的藍色窗簾遺落在何處。離開的時候及時次沒走樓梯,我在這昏黃的公寓樓梯間里隔著電梯的鐵柵欄,一層層地降落,仿佛沒有盡頭,又恍惚如夢,我仿佛是橫越三世來見你的,而你卻不在。
想你與我之間的事,仿佛是做了一場夢,你是一直清醒著的,而我……
夢醒來,我身在忘川,立在屬于我的那塊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愛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愛玲你在哪兒,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歲月空惆悵,而我,終將是要等著你的。
2012年第16期
驚夢
黃裳
春天下午,是那種給人帶來無端慵倦的天氣。太陽正好,也許是太好了,才使盛開的花朵低垂,使柳絲飄拂得無力,使楊花毫無目的地漫天飛揚。
十六歲的杜麗娘幾乎拿不穩手里的繡繃,針早已停了,彩線也重得拈不起,何況又是那么長。她只好嘆口氣放下手中的活計。
春香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也許是躲在后樓里打瞌睡。
不知怎的,近來她隱約地感到了母親對自己明顯增添了的關心。娘總是習慣地摸著她那頭又厚又軟的黑發,頻頻嘆息著,好像有無窮的心事。"孩子,你知道做娘的辛苦嗎?"她仰面看著娘的眼睛,迷惑不解。娘并不親自照管自己的生活,可是她知道,娘的心時時都在自己身上,娘確實辛苦。
娘說過:"女孩子不能大天白日里睡午覺,那是懶婆娘才干得出來的,沒規矩沒教導的。"
娘又說過:"那花園子里一直沒有人,女孩子要少去。萬一碰上個花精柳怪就不好了。"
娘還有好些別的教導。娘疼自己,從不說什么叱責的話,可是娘的眼睛卻厲害。哪些是允許的,哪些就不行。這些從娘的眼神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她能用眼光給你劃出一個活動的圈子來。
杜麗娘的繡房里不僅有梳妝的鏡奩、女紅的刀尺,還有筆硯、紙絹。她喜歡畫兩筆,開頭只是描幾張花樣子,后來也試著畫畫人物。她有一冊仕女圖,閑時就照著臨摹。她覺得仕女圖里的美人都和自己差不多,都那么美,那么文雅,又好像都有什么心事。杜麗娘想自己并沒有什么心事,因此覺得奇怪,不可理解。
除了仕女圖,還有一部《列女傳》,也是娘給的。書里有許多幅刻得精致的圖像,畫的也都是女人。每幅圖寫個故事,這些故事又往往是不幸的。女人的不幸好像又總與男人有關。她想也許這就是娘千叮萬囑的用意所在。只要一輩子不見男人也許就能免去一切不幸吧。
杜麗娘也確實沒有機會看見更多的男人,除了自己的父親和在書房里坐著的老夫子。她想,世上的男人一定不都是這樣的,難道他們真能為女人帶來那許多形形色色的不幸嗎?
列女傳》里寫的都
包裝不錯,都收集盡30年精品的卷首語,可惜快遞這次不太好 。。但不可否定這本書的價值 呵呵。
厚厚的一本哦,內容和印刷都不錯,字的大小既適合孩子們閱讀也合適上點年紀的人看,給好評。
選文很好,但是有個別的文章挺難讀懂的,不過語言很精致,對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讀者》【1981-2013】精華結集,是一本值得看的書,很適合中學生的刊物,希望對寫作有幫助。
上次買了正直的田野和它,它都沒拆包裝就送人了,這次趁做活動又買了一本自己看。
暑假閑來無事買了這本書,等了三四天終于送到。打開一看還不錯的確是《讀者》散文之精華,收錄的內容也很全。可讀!
好書,讀者30年精華,值得一讀!好書,讀者30年精華,值得一讀!好書,讀者30年精華,值得一讀!好書,讀者30年精華,值得一讀!
很棒呀 包裝很好 紙張手感不錯。感覺好小一本呀。看了一篇 感覺挺精彩的。
!!!非常棒!!里面的內容都很豐富而深奧 適合高中以上的學生看 名家的散文有很多
散文很美,有一些文章高中的時候還做過閱讀理解,讀起來很親切的感覺。
剛知曉這一系列書,是在讀者上,幾乎每一期讀者都有買。也想買上一本來珍藏,原以為是同雜志一樣的大小,卻也沒料到如此小巧,許是好久都沒讀這種尺寸的書,有些驚喜吧。書的材質和包裝是不必說了,真真是極好的。里面的散文也都是精挑細選的,乍看名字,最令我心動的便是其中一篇名為《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葉》,開頭如是說:"門半開半閉,如秋之眸"。看罷后,竟不自覺的忽然記起一句話"有風颯然而至"。
不錯,剛收到貨,就迫不及待拆開看,書皮好精美,紙質好……讓我愛不釋手啊!
讀者·散文·青草地上落滿花瓣(《讀者》雜志創刊三十三年之精不錯
這本書我買錯了 以為是雜志月刊 唉 讀者的東西越來越差了 當當你們不要進貨了
讀者雜志33年精華,值得珍藏,散文典雅、澄澈。
生命的碎片豐子愷:靜觀人生孫犁:亡人逸事林清玄:月光下的喇叭手簡媜A:一竿冷:追
買給學生的,學生很喜歡,都不愿意放下,里面的文章很經典,選的都是名家名作。
讀者 散文 青草地上 落滿花瓣 三十三年經典作品,很值得珍藏,非常非常的喜歡!贊贊贊!封面也很好,紙質也不錯
拿在手里感覺挺好的,只是里面的插圖與書名嚴重不符呀。
秋:送行簡媜:美麗的繭冰心:往事赫爾曼黑塞:樹之贊余光中:假如我有九條命米哈V依勒努埃曼4:你
我是因為近一年真正接觸到了《讀者》后購買的。散文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文章類型之一,買了這本就相當于買了我曾今錯過的《讀者》中的好文章!
詩一樣的文章,詩一樣的名字,美好的文字總是這樣的感動著我們。青草地上的花瓣又何嘗不是自己心里的花瓣呢。
此套書來講還是最喜歡這本,值得反復欣賞與回味.另外,前面發貨錯了,隨后當當就主動重發,這是我這么多次購書中第一次碰到,服務著實不錯!信賴有加!
有些過時了,可能是因為我不是個能欣賞以前散文美感的人,覺得買了有點虧,始終覺得收錄的散文不走心。
自己已經買了一本,這是給同買的。里面都是一些很經典的名家之作。有勵志的,有小清新的,等等。有幾張很有意境的插畫,個人很喜歡。封面也好看,紙質也不錯
太喜歡了,當當還是一如既往的好,昨天訂單,今天中午就到了。今天快遞員也很好。贊一個。書很好,書簽漂亮,插圖也漂亮,內容更別說了,就喜歡這樣的合集。排版也很好。買這么多的書啥時候能看完?越買越多。排著慢慢看吧。
這本書一個系列五本,好像類型不同。但我只看過這一本散文卷的,里面收錄的文章簡直太美了!等看好這本再看看同系列其他的。發貨速度很快!書的質量,好的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