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飲食宜忌?當天氣變冷或變暖時我們要怎樣養護自己的身體?有哪些簡單又實用的減肥養生小竅門?《向老天爺要健康(24節氣養生大法四季合輯)》是元瑜伽創始人、著名養生專家迷羅在節氣養生方面的精華之談,融入了中醫、瑜伽相關內容,是一套匯集經絡、瑜伽、食療的三合一健康養生手冊。《向老天爺要健康(24節氣養生大法四季合輯)》中的方法簡單高效,事半功倍,老少咸宜。多年的實踐證明,這是一套極適合國人的養生大法。
向老天爺要健康(24節氣養生大法四季合輯)》介紹的是以天養人,中國的瑜伽,中國的經絡處方,適合中國人的養生法,多年的實踐證明,這是一套極適合中國人的養生大法。本書的作者為中醫養生人,國際中醫針灸師,京城帥瑜伽老師迷羅,他教您輕松練就健康美麗的自己。
迷羅,出生中醫世家,潛心研習國學及中醫多年,亦是國內知名瑜伽大師,國際中醫針灸師,元和堂堂主。對中醫學和瑜伽養生有獨到的見解和領悟,并在教學中將二者結合,創立了中國的瑜伽——元瑜伽,被譽為受歡迎的瑜伽老師、"京城帥瑜伽老師"、中醫養生瑜伽人。已出版((24節氣養生法》、《美著瘦下來》、《從一到九的健康秘密》《向老天爺要健康:24節氣養生大法 春季篇》、《向老天爺要健康:24節氣養生大法 秋季篇》等多部暢銷養生圖書。
前言 天人合一才養健康
春季篇
及時章 立春
立春防風邪
立春養生要養肝
立春養肝亦需養脾胃
女士祛斑有妙招
男士多喝苘蒿粥
久坐族不妨多伸懶腰
第二章 雨水
第三章 驚蟄
第四章 春分
第五章 清明
第六章 谷雨
夏季篇
第七章 立夏
第八章 小滿
第九章 芒種
第十章 夏至
第十一章 小暑
第十二章 大暑
秋季篇
第十三章 立秋
第十四章 處暑
第十五章 白露
第十六章 秋分
第十七章 寒露
第十八章 霜降
冬季篇
第十九章 立冬
第二十章 小雪
第二十一章 大雪
第二十二章 冬至
第二十三章 小寒
第二十四章 大寒
后記 健康只這三件事
立春防風邪進入立春,也就意味著進入了春天的季節,但是不要以為到了立春,馬上就會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因為在立春時,冬天才剛剛過去,氣候仍舊比較寒冷。老話有"倒春寒"一說,這一段時間里,一定要注意防寒防風。中醫總結有六種氣候會導致人生病:風、寒、暑、濕、燥、火。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風邪,中醫理論講"風為百病之長",所有的寒氣、熱氣或者燥氣都會依附著風來侵入身體,從而導致人生病。春天養生重要的是要做到防風。
那么風邪是通過什么地方吹進我們的身體,從而導致人生病的呢?主要的地方就在后頸這個部位。
有一句老話叫作"春捂秋凍",到了春天,一定要做好"春捂"這個功課,不要馬上把厚衣服去掉,很著急地換上一些薄的春裝,這樣很容易受風寒。春天的風是很厲害的,而且春暖花開時,人的毛孔跟著開放,而我們的身體防御體系相對脆弱,這時候更要保護好身體。
為了防止在春天受風寒,出門之前我們應該做好兩個功課:個功課是盡量戴帽子、戴圍巾:第二個功課是在出門之前,用手掌把頸后的大椎穴搓熱,這里是人體陽氣的制高點,搓熱這里的話,能提升人的保護能力,使人免受風寒。
中醫講,"春主升發",在這個時節。人的陽氣升發起來。陽氣相當于人體的一個免疫機制,所以陽氣升發起來,人就有很好的身體保護能力,不會感受風寒風邪。那怎么做才能幫助我們的陽氣升發呢?在人體上有一條重要的經絡,叫作膽經。《黃帝內經》講,"凡十一臟取決于膽","膽者,少陽春升之氣,春氣生則萬物安"(《脾胃論》)。意思是說,所有臟腑經絡的陽氣都會依附著膽經升發起來,這強調了膽在臟腑活動中的重要性。所以在立春時節,我們早晨運動的時候,應該多敲一敲膽經。
膽經是在什么位置呢?如果看人體經絡圖會發現,膽經在我們身體的側面。想減肥的女生們要注意了,敲這條膽經能有效地瘦大腿,所以我們也管這條經叫"瘦人忌"——如果您實在太瘦又不想減肥,那就可以不用去敲。
這條經絡在大腿外褲線的位置,早晨起來的時候,握緊拳頭雙手用力地在大腿正外側肌肉豐厚的地方來回敲打,每天敲打10分鐘,膽經得到激發,陽氣升發,人這24小時就都充滿了活力。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春天的早晨敲敲膽經,陽氣升發,會使我們保持一個很好的狀態,給一年開一個好頭。
立春養生要養肝春天應該怎樣更好地養生呢?這里要介紹一些中醫養生的基本知識。
從中醫的養生觀點來看,人體有五臟六腑,其中五臟是心、肝、脾、肺、腎。我們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但對于養生來說,是有五個季節的——在春夏秋冬之間還存在一個叫"長夏"的季節。這五個季節就對應著五臟。
春天養生的重點是要養肝,中醫上講"肝主升發",肝氣升發符合春天萬物生長的規律,所以春天要養肝。夏天則要養心,因為夏天熱,而心臟怕熱氣,所以夏天要重點保養心臟。在長夏的時候,也就是平常講的三伏天,這時候可能濕氣比較重,出現了所謂的"桑拿天",悶熱潮濕,就容易傷脾胃,很多人在長夏時會出現脾胃功能下降的現象,胃口不太好,所以在長夏要重點養脾。秋天氣候干燥,而肺怕燥,所以秋天要養肺。到了冬天,天氣寒冷,五臟中腎臟是怕冷的,所以在冬天要養腎。這是一年中五個季節的養生原則。
那么在立春這個節氣上,人們應該通過吃哪些食物來養肝呢?個原則,在飲食中一定要盡量多一點顏色。春天養肝,而養肝要多吃青色或者綠色的食物。生活中什么樣的食物是青色或綠色的呢?那就是各種蔬菜。所以一到春天,各種蔬菜要多吃,尤其是各種發芽的蔬菜,比如說豆芽。豆芽能好地提升身體的肝氣升發的能力,還有香椿芽、豆苗等發芽蔬菜,效果同樣不錯。有一句老話叫"立春四芽炒",就是把各種發芽的蔬菜放在一起來炒。
這些蔬菜在春天是很常見的,也適合在春天尤其是立春時節來進補。這是個原則,多吃一點青色食物。
食物的味道也是養生的重要方面,酸甜苦辣咸,不同的味道會人不同的臟腑,能人肝的是酸味。但是到了春天,反倒應該少吃酸,為什么呢?因為酸味是有收斂效果的,會收斂肝火,當我們特別想吃酸味的時候,可能代表我們近期肝火偏旺一點。但是到了春天,人的肝氣是升發的,我們就不要去收斂肝氣,以免起到相沖、相反的效果。所以《黃帝內經》建議我們在春天的飲食上要少一點酸,多一點甜。為什么要吃甜呢?按五行生克來講,肝木克脾土,肝火越是旺,肝氣越是升發,人的脾胃功能反倒越下降,所以我們在這一段時間多吃一些甜味的東西能養脾,但是這個甜味并不是指糖,而是指甘甜的食物,一般就是糧食蔬菜一類。這是第二個原則,多一點甘甜少一點酸。
后一個原則,因為春天肝氣升發,人的脾胃功能受到克制,會偏弱一點,那怎么養脾胃呢?就是喝粥。中醫認為粥為養胃物,所以越是脾胃不和、脾胃虛、脾胃不好的人,越要多喝粥食。
在這里要給大家推薦一款好的元神養生粥,這是每到春天我的家人都會喝的一款粥,可以很好地養心安神、補養脾胃、補氣養血。
P3-5
好書
好!
超好的,喜歡
正版,很喜歡
內容實用,可讀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