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人民司法》雜志的七十篇文章,個別內容也作了適當調整,本書分為聽訟篇、司改篇、布局篇三個部分,既是對人民法院高奏公正司法樂章的回聲與和鳴,也是從媒體的視角對近年來人民司法工作的觀察與思考。
聽訟篇
聽訟者的素養與氣度
文化積累是提升法官素養的基
精耕于內外秀于形
提高同媒體打交道能力
院長是職務更是責任
重溫安泰的故事
以“零容忍”態度懲治司法腐敗
法官形象的認知與塑造
人才決定未來教育成就夢想
落實和尊重法官主體地位
播種一種觀念收獲一種行為
把人民放在心中較高位置
傳統信念為民
守正求真不隨俗流
共同追憶鄒碧華凝神聚力再出發
推介電影《南平紅荔》
贊“群眾說事、法官說法”
法官主持庭審時應引入“歸零思維”
在人民法庭推行主審法官責任制
“一斷于法”方能建威立信
為民法典編纂貢獻智慧和力量
法律研修學者制度:推動司法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
繁榮應用法學研究的重大舉措
司改篇
增強三個意識不辱改革使命
按照內在邏輯順序推進司改項目落實
通過深化改革來度過改革陣痛期
指導全國法院落實中央部署的關鍵抓手
司法改革走向精準化
推進司法改革宜謀定而后動
公平參與是庭審改革的引擎
將司法審查制度引入刑事司法領域
實施立案登記制須說透“三個基本”
保障庭審的決定性作用
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一切都要靠證據說話
司法公開要主動應和互聯網時代
公開是解決司法難題的一劑良方
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司法新常態
刑事審判的價值觀
凝聚司法改革的四點共識
重新審視陪審制度的價值與功能
訴訟制度的發展與程序觀念的強化
尊重司法規律解決深層問題
期待精彩的司改項目評估與答問
刑事訴訟制度的重大發展
從黨的會議看司法的方向與未來
布局篇
站在新起點當有新作為
中國夢•幸福夢•法治夢
站在新起點擔當新使命
圍繞主線定措施緊盯目標抓落實
躍上新高度踏上新征程
在堅韌不拔中成就夢想
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看司法如何謀篇布
審判新坐標改革新布局隊伍新內涵
政黨政治與國家法治的有機融合
司法要切實服務于國家治理
在法治中國釋放司法正能量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信息化擔綱司法現代化
互聯網 訴訟服務
從孔子的“先有司”談起
強化統籌管理抓好均衡結案
法律體系形成司法任務繁重
法律統一適用的意義與方法
繁榮法院文化推動司法進步
把握法院文化建設的三個邏輯環節
向執行難宣戰
增強風險意識提高應急能力
回顧正義審判鏡鑒文明發展
人民司法》雜志是較高人民法院的機關刊,創刊于1957年1月。60年櫛風沐雨,這本雜志以其對司法政策的精準闡述,對審判工作經驗的系統總結,對法律疑難問題和司法制度改革的深入探討等鮮明特色,在全國法院系統乃至整個法學研究領域享有盛譽,在期刊界獨樹一幟,具有很高的性、實用性、學術性。
雜志社在每期雜志的首頁均設置一個話題,關注司法時事,傳遞高層聲音,闡述重點工作。我自2009年兼任雜志社社長后,每月的話題,大多是由我根據較高人民法院當時的中心工作確定,并在會后編余,焚膏繼晷,精心撰寫。這些話題性文章,雖然都是千余字的小短文,但所議話題并不小,涉及特定時期人民司法工作的方向、重點、政策、熱點、難點。這些話題性文章,不同于學術研究、坐而論道,更在于關注人民司法工作的現實,通過夾敘夾議,進行鉤沉提要,簡明解讀,力求把較高人民法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部署,講正確、講明白、講透徹。雖屬管窺蠡測、一家之言,也希望能起到釋疑解惑、凝聚共識、統一思想的作用。
收錄于本書的七十篇文章,除少數篇目外,主要是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形成的。這幾年,恰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描繪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明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強調"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號召"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勾畫深化改革光明前景的關鍵幾年,是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入新階段的關鍵幾年,也是全國法院三十多萬工作人員,在以同志為院長的較高人民法院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緊緊圍繞提出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工作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發揚優良傳統,勇于改革創新,加強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為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的重要幾年。作為一名游走在司法和新聞之間的法律人,生逢其時,恰逢其盛。這是我自己的幸運,也是本書誕生的時代背景。
媒體在很多時候被賦予"時代風云觀測站,時代航船瞭望哨,時代變化記錄者,時代進步見證人"的角色。黨和人民希望媒體要有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能夠"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較高人民法院所辦報刊、雜志、網站、影視和新媒體也不例外。院長考察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時,要求我們積極傳播黨的聲音,宣傳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特別是要深入宣傳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及時報道好、解讀好較高人民法院的重大工作部署和重大司法政策,積極奏響公正司法的壯麗和聲。收錄于本書的這些文章,既是對較高人民法院高奏公正司法樂章的回聲與和鳴,也是從媒體的視角對近年來人民司法工作的觀察與思考。本書取名《觀思集》,即寓意于此。
本書編輯過程中,沒有按照時間排序,而是根據具體內容,分為聽訟篇、司改篇、布局篇三個部分,個別內容也作了適當調整。水平所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批評指正。
是為序。
單位買的書,不錯。
書籍對于我,比王位更為寶貴。”他還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