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同鈞著作較豐,計有《大清律講義》二十卷,《現行律講義》二十六卷,《秋審條款講義》六卷,《審判要略》一卷,《樂素堂文集》八卷、《樂素堂詩存》四卷、《西曹公牘》二卷、《隨扈紀程》、《南游紀程》、《東行紀程》各二卷,《日記》四卷。
此書僅編輯整理了《樂素堂文集》、《樂素堂詩存》、《東行日記》、《審判要略》四種,其余著作也將陸續編輯整理出版。本書中《東行日記》據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史史資料》第七十八輯,但其中明顯錯誤予以改正。書中所有衍文和錯字仍予保留,加括號。所補缺字及所改正字加方括號。書中原有的小注,尤其是《詩存》中的夾注,一律改為腳注,并以"自注"標識。
"陜派律學"出現在國法律古今交替的時候,其代表人物具有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出身科舉,且長期在刑部供職,具有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和精湛的傳統律學知識,既有"理論"又有"經驗"。但是迄今為止,學術界對"陜派律學"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進行系統的研究。因此,研究"陜派律學"有著重大的學術意義。由閆曉君、陳濤主編的這本書為陜派律學代表人物吉同鈞的文集,包括:《樂素堂文集》、《審判要略》、《東行日記》、《樂素堂詩存》。
樂素堂文集》
審判要略》
東行日記》
樂素堂詩存》
立身不可無固窮之節,立國不可有貧窮之象。《書》日:四海困窮,天祿永終。甚哉!今日之國,窮至此極矣。小民無隔宿之糧,司農有仰屋之嘆。外債如山,已越三百余兆。內庫如洗,竟無百金積儲。竊思致此之由,蓋有三焉,請為當事陳之:
一日官冘(冗)不能減也。夫大學理財,生眾必兼食寡,今則朝有俸位,官多素餐,爵祿及于私昵,奴仆且擁商位,額外局所多于官衙,掛名干俸,虛靡國帑,舊例一二品大員歲俸不過二百兩,今日五六等微職月薪多至一百元,一國三公,十羊九牧,此足致窮者一也。
二日兵多不能裁也。夫孔子論政,足食莫如去兵,今則軍無定額,自由招募,中央無馭將之術,閫外有擅兵之權,鐵廠工局遍及封疆,飛艇師船月耗百萬,竭黎民之脂膏,供軍閥之揮霍,兵因多而處處生變,民被搶而家家呼饑,此足致窮者二也。
三日浮費不能節也。夫國家之敗,多由官邪,奢侈之害甚于天災,今則揮金如土,無物不洋。官一裘之值抵中人十戶之賦,尋常一筵之費當寒士半年之惰。淫巧奇技,娛帨(悅)妾婦。丹楹朱戶,僭擬王侯。青樓一曲,纏頭之紅綃無數;梨園半響,賣座之白鏹盈千。此足致窮者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