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事條約匯編(第2卷)》匯編了下列國際海事條約:《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公約(1989年綜合文本)》;《1978年國際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公約》;《(1978年國際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公約)的1991年修正案》;《1979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1977年托列莫利諾斯國際漁船安全公約》和《1965年便利國際海上運輸公約(1991年綜合文本)》,可供廣大航運、外貿、保險、海事法律、科教等人員工作之參考。
1. 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公約(1989年綜合文本)
2. 1978年國際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公約
3. 《1978年國際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公約》的1991年修正案
4. 1979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
5. 1977年托列莫利諾斯國際漁船安全公約
6. 1965年便利國際海上運輸公約(1991年綜合文本)
3.(1)長度小于12米的機動船,可以顯示一盞環照白燈和舷燈以代替本條款現規定號燈;
(2)長度小于7米且其較高速度不超過7節的機動船,可以顯示一盞環照白燈以代替本條1款規定的號燈。如可行,也應顯示舷燈;
(3)長度小于12米的機動船的桅燈或環照白燈,如果不可能裝設在船的首尾中心線上,可以離開中心線顯示,如果其舷燈合并成一盞,則應裝在船的首尾中心線上,或盡量裝設在桅燈或環照燈所在首尾線的附近。
第二十四條拖帶和頂推
1.機動船當拖帶時應顯示:
(1)垂直兩盞桅燈,以取代第二十三條1款(1)項或1款(2)項規定的號燈。當從拖輪船尾量到被拖物體后端的拖帶長度超過200米時,垂直顯示三盞這樣的號燈;
(2)兩盞舷燈,
(3)-盞尾燈;
(4)-盞拖帶燈垂直于尾燈的上方;
(5)當拖帶長度超過200米時,在最易見處顯示一個菱形體號型。
2.當一頂推船和一被頂推船牢固地連接成為一組合體時,則應作為一艘機動船,顯示第二十三條規定的號燈。
3.機動船當頂推或旁拖時,除組合體外,應顯示:
(1)垂直兩盞桅燈,以取代第二十三條1款(1)項或1款(2)項規定的號燈;
(2)兩盞舷燈;
(3)-盞尾燈。
4。適用本條1或3款的機動船.還應遵守第二十三條1款(2)項的規定。
5.除本條7款所述外,一被拖船或被拖物體應顯示:
(1)兩盞舷燈;
(2)一盞尾燈;
(3)當拖帶長度超過200米時,在最易見處顯示一個菱形體號型。
6.任何數目的船舶如作為一組被旁拖或頂推時,應作為一艘船來顯示號燈:
(1)一艘被頂推船,但不是組合體的組成部分,應在前端顯示兩盞舷燈;
(2)一艘被旁拖的船應顯示一盞尾燈,并在前端顯示兩盞舷燈。
7.一艘不易覺察的、部分淹沒的被拖船舶或物體或者這類船舶或物體的組合體應顯示:
(1)除彈性拖曳體不需要在前端或接近前端處顯示燈光外,如寬度小于25米,在前后兩端或接近前后兩端處各顯示一盞環照白燈;
(2)如寬度為25米或25米以上時,在兩側最寬處或接近最寬處,另加兩盞環照白燈;
(3)如長度超過100米,在(1)和(2)項規定的號燈之間,另加若干環照白燈,使得這些燈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00米;
(4)在一艘被拖船舶或物體的末端或接近末端處,顯示一個菱形體號型,如果拖帶長度超過200米時,在盡可能前部的最易見處另加一個菱形體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