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針對《世界銀行自然人破產問題處理報告》的翻譯作品,全書由前言、及時章"概述"、第二章"自然人破產體制的核心法律屬性"、第三章"總結和結論"四部分組成。全書分別就自然人破產的方法論、自然人破產的術語、自然人破產的基礎、對抗因素、制度框架、債權人的參與、免責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本書將《世界銀行自然人破產問題處理報告》翻譯成中文,對于我國破產法的理論及實踐均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殷慧芬 法學博士(破產法方向),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副教授,美國維克森林大學訪問學者,兼任上海市法學會破產法研究會常務理事。講授破產法、公司法等課程。著、譯有《破產法學》《美國破產法》(第二譯者)等,主持和參與"自然人破產制度比較研究" "自然人破產法律問題研究"等多項省部級課題,先后在《比較法研究》等法學核心期刊上發表《消費信用與消費者破產制度的建立》等破產法方向論文10余篇。張 達 清華大學法學學士,上海交通大學法學碩士,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綜合部法務專員。曾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法學院交流訪問,兼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英語教師。
及時章概述及時節本報告的目標和性質第二節方法論第三節術語第四節先例第五節本報告的預期使用者第六節自然人破產處理的背景和協調第七節自然人破產制度的范圍、總體目標以及
突出特征第八節自然人破產的基礎第九節對抗因素:應對道德風險、
欺詐與恥辱第二章自然人破產體制的核心法律屬性及時節總體制度設計:程序選項與非正式
和解的關系第二節制度框架第三節正式破產制度的準入第四節債權人的參與第五節破產程序的解決方案和債權的清償第六節免責第三章總結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