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不合時宜的人,是個真正的孤獨者,孤獨到讓人悲憫的地步。他孤獨不是因為他高深,而是因為他與人群總處在游離狀態之中。他與時代并不合拍,與父親不共戴天,和家人冷漠客套,與朋友幾乎無真交心者,日記里記下了許多朋友陰暗的生活。進入他日記里的名人,幾乎都有不堪的記錄。
與帕金森病患者同行,了解疾病,了解自己,了解社會。
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份,其一屬于健康王國,另一則屬于疾病王國。
——蘇珊·桑塔格
冉云飛的博客我天天讀,有思想有史料更有文采。他的文章和著作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精神財富。
——謝泳
從"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到那個時代中"中國社會的病人",此書于胡適對吳虞的評價不是"照著講"、"接著講",而是"對著講",門戶另立,別開生面。
不獨是一介病夫的病理學報告,這里固有精彩的癥候性分析。更是民初前后蜀地生態的文化地圖:精神的、物質的。點線交疊,可窺處多,可圈點處亦多。
——邵建
除了大師熱,近年還有一股民國熱,鬧得人人都想在故紙堆中翻出一兩個"被遺忘的民國大師",仿佛民國文人皆大家。在這樣的背景下,冉云飛這本《吳虞和他生活的民國時代》就顯得格外珍貴了。因為吳虞不算一個大人物,學問上也沒多了不起的成就,人品更是可議;冉云飛卻苦苦考掘他留下來的日記,不是為了翻案,而是要以小見大,從一個不算大紅也不至默默無聞的文人身上,喚回那個年代一般知識社群的平常日子。老實說,冉云飛那令人不忍釋卷的敘事技巧與觸類旁通的洞察力,甚至使得這一個人的故事變成了一部整個民國時期的微觀歷史,是蕓蕓同類著作中的難得佳構。
——梁文道
冉云飛,生于重慶酉陽鄉下的蠻子,1987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著有《沉疴:中國教育的危機與批判》、《尖銳的秋天:里爾克》、《陷阱里的先鋒:博爾赫斯》、《莊子我說》、《像唐詩一樣生活》、《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通往比傻帝國》等書十數部,現供職于某刊。
自序
研究出一個病人
一、生活面貌
民國成都人販交易
民國成都餐飲
家人看病
買房置業
生活中消費的新事物
二、人物交
吳虞與廖平
吳虞與陳獨
吳虞與馬幼漁
吳虞與馬敘倫
吳虞與周作人
吳虞與劉師培
吳虞與黃侃
吳虞與柳亞子
吳虞與青木正兒
吳虞與胡適
吳虞與李劼人
吳虞與林損
吳虞與郁達夫
吳虞與巴金
三、思想歷程
吳虞與北京大學
閱讀消費與知識譜系
對吳虞的心理學分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