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設計成兩部分:及時部分精選了施老師在10多年前發表過的論文,從中我們可以重溫或發現他的觀點、思想以及他的研究方法、治學態度;第二部分是朋友們的紀念論文,主要涉及課程、教學、學習、教師領域的研究成果。每篇紀念論文前都有一段作者發自肺腑的感言,這些感言如同被歲月磨礪而愈加明澈的鏡子。恍惚的眼前,施老師音容如昔,笑貌宛然——那不經意間遺落塵世的笑聲、汗水、沉思,仿佛把我們帶回到與施老師朝夕相伴、青春如歌的崢嶸歲月。
施良方(1951—1997),寧波人,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碩士。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課程和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課程、教學、學習理論專家,著、編、譯著作17本,曾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主任兼師范教育研究所所長、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首任院長。當兵、留學、
前
及時部分 良方文選
課程與課程論
學習與學習理論
論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課程理論的關系
論課程的基
論課程的心理學基
論課程的社會學基
簡論課程目標的三種取向
西方課程探究范式評析
泰勒及其《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形式教育與實質教育
[附件]施良方論著目錄
第二部分 紀念良方
杜成憲 中國課程概念從傳統到近代的演變
黃顯華 研討課程:求真求善
吳康寧 再議課程
黃向陽 再論課程價值取向
吳剛平 教學改革需要強化課程意識
楊小微 新課程實施中若干問題的反思
孔企平 關于課程目標模式方法論基礎的討論
徐佳 西方校本課程開發的回落與轉型
王建軍 施老師和我的個人課程
郭元祥 論學校課程制度及其生成
崔允漷 課程理論何為:一種實踐的旨向
陳玉琨 學習的代價與學習的選擇
尹后慶 關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再思考
丁念金 試論學習社會學的構建
唐曉杰 知識與能力:追求新的平衡
聶幼犁 關于考試改革的思考.
周艷關 于中小學作業的價值觀研究
陳振華 中國教育學者何以更好地安身立命
鄭金洲 學校教育科研的發展趨向
朱家雄 向瑞吉歐教育學習什么
陳時見 課程的建構與實施——以幼兒適應性發展課程為例
……
后記
這本書里是論文選集,讓人思考的好書
書有點臟,內容一般
書真心不錯,就是有點舊封皮
以前沒怎么研究過課程,現在才知道課程也是教師研修的一個重要方面。
施老師的三交響曲可謂經典,值得每一位學教育的人讀,真不敢想象,如果施老師還健在的話,我們的教育理論會是什么的。
施良方先生是中國當代學習、課程與教學理論發展進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值得每一個教育學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