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是著名的語言學家、佛學家、印度學家、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研究專家,作家,在佛經語言、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眾多領域,成果豐碩,著作等身,是國內少數幾位被譽為"學術大師"的學者之一。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由季羨林先生親自定名的散文叢書——"季羨林作品珍藏本"。
引
1930-1932年的簡略回顧
我的老師們
自序
日記 及時冊
日記 第二冊(1932.10.29-1993.10.31)
日記 第三冊(1933.11.1-1934.11.23)
高中國文教員一年
一 校長
二 教員
三 上課
四 我同學生的關系
五 我同校長的關系
六 我的苦悶
七 我親眼看到的一幕滑稽劇
八 天賜良機
在當當買了很多次書了,一直感覺很不錯,這是第一次收到沒有塑封的,買了三本,有兩本沒有塑封,而且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這本最是嚴重。看起來不像新書。
書不怎么樣,大多是寥寥數語,乏善可陳的流水賬而已。
我對一個大學生的平常日記內容不敢興趣,這是我幫我同學買的,我只看了一點,所以我只能說季老的文筆還不錯,即使是在青年時期。
季老的日記一定要看。會從中找到共鳴,一下子把季老拉近了。
當當的書我一向不擔心盜版,這一點很放心,不過這次書皮都破了,很嚴重,唯一的一次呢,有點失望誒
看了季老的我這一生,我一口氣將這套集子中的八本書買來了,季老的文采真的是瑰寶啊!太經典了!
包裝的非常嚴實首先封面就讓人非常滿意內容更是有趣
之前買過一次,幫同事買的,很真實需要慢慢閱讀的一本書。
包裝很好,印刷的自己也很清楚,就是紙張很白,有點刺眼
慢慢欣賞季大師的日志,看看他老人家的大學生活是如何過的
就是一本簡單的學校生活記事,還沒有看完 但是也蠻有趣的
季老的文章,平淡樸實,大家風范,是《天龍八部》里少林寺的掃地僧
清華園日記 可以多了解一下季老的求學生活 很好
清華園日記(季羨林作品珍藏本)——是至今為止最精美、最完整的季羨林散文珍品。
書很好,當當的發貨速度真的是快的沒話說。但是這次書沒有保護的很好!
語言普通平易近人,也有對于教育制度的不滿,對于考試的抱怨。很喜歡。
很棒!極度佩服季羨林在那個年代還能如此廣泛地閱讀原著
印刷質量很好,正版的,近距離的了解一代大師、文學巨匠。
不錯。風格簡單。但是,書有褶,在快遞過程中壓的吧。已經不是一次的…………
這次在當當買書 快遞第一次感覺不是很給力 另外就是這本書外邊破了一個洞 有點影響完美的感覺 但是介于這本書經常是缺貨狀態 另外就是怕麻煩不想更換的緣故 還是算了 整體還行
雖然說是珍藏版,,但是紙質一般,非常白。。以及這個版本不知道是不是修改過,總之不是季羨林先生前序所說的繁體字版,另外感覺罵人的臟話也可能修飾過了(嘛
名家日記,寫的真實,讓人們知道即使是大文化家,也是一個正常人。
書皮破了表示不開心。但是對季老先生的作品還是很有興趣的。
書紙質量挺好的,很有檔次。季老的日記還是值得一看的,會有共鳴的。昨天下單,今天就到了,果然天氣好就是不一樣。很滿意。大愛。
這本書很有趣,起先也讀過季老的文章,沒想到季老先生也會有如此可愛的時候,小孩心態。是在網上聽說的這本日記,讀了一部分之后毫不猶豫的買了,不是很有文學價值,但反映了一個人年輕時的喜怒哀樂。
在季羨林自傳中看到過一些摘錄,感覺季老特別真實,言語很有趣,到處買都買不到,不想這書如此難買,今天剛收到,激動。翻看了一下,書頁面淡雅大方,特別棒,內頁也非常好,書的內容就更不必多說了。難得的好書,可惜現在的人肯靜下心來讀這種書的人不多了。
這本書收到的時候封皮就掉了,因為是直接郵寄美國的,和別的書一起寄過來的一大箱子。我收到的時候里面的書都摔散了,亂七八糟的疊在一起。這本書是紙封皮,折了。但是內容還是很好,推薦大學的孩子們讀讀。
已經讀完了,回味無窮,似乎跟著季羨林先生一起回味了兩年清華大學的生活。從日記中也可看出季羨林先生是不太喜歡考試的,跟現在的大學生很相似,但他非常喜歡讀書和寫文章,這是值得現在的大學生學習的地方。